《机械製图习题集(第6版)》是由钱可强、何铭新、徐祖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函授大学、电视大学等其他类型学校有关专业选用。
该习题集共10章,内容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等。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习题集(第6版)
- 作者:钱可强、何铭新、徐祖茂
- ISBN:9787040297799
- 类别:“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页数:128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5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8开
- 版面字数:190千字
成书过程
该该习题集是在2004年第五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订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兄弟院校使用该习题集第五版的反馈信息、修订发布的有关机械製图的国家标準、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向,以及配套主教材第六版修订的。该习题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审稿。
该习题集仍保留了第五版的特点、基本内容和构架,该版所作的调整和使用建议简要说明如下:
- 配合主教材的修订,将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题、作业安排到本习题集的最前面。
- 该习题中删除了作业上墨的要求。
- 该习题也相应增添了形体枃型的习题。
- 主教材对展开图内容作了部分删减,所以该版的展开图习题也相应缩编成一页。
- 该习题集删掉了第五版习题集中的三页附页。
该习题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託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董国耀教授审阅,同意作为高等学校教材出版。审稿人提出了意见。该习题集由钱可强、何铭新、徐祖茂主编。参加该习题集与配套课件《机械製图习题与解答》修订工作的有同济大学钱可强、何铭新、徐祖茂、司徒妙年、李怀健、杨裕根、陈立群、潘群、陈晓蕾、陈国根、孙雄,上海交通大学卞樽等。
2010年7月15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习题集共10章,内容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螺纹、齿轮、常用的标準件及其连线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
教材目录
第一章 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字型练习 图线、比例、绘图仪器和製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 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线 在A3图纸上用1∶1抄绘两个图形 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点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一) 平面的投影(二))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二) 用换面法求解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 平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曲面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和线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分析迴转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穿孔的迴转体的三面投影 分析迴转体的截交线,并补全这些截断的、缺口的迴转体的三面投影 分析迴转体表面的交线,补全迴转体相贯、切割、穿孔后的诸投影 第五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型 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关係 任选六个立体图,在下面粗线框内按细线格数量画组合体三视图的徒手草图 根据立体图上所注尺寸,用1∶1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 在组合体上作线面分析 读图初步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根据立体图或模型在A3图纸上用1∶2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 构型设计*展开图 第六章 轴测图 用简化伸缩係数画出下列物体的正等测 画出下列物体的斜二测 第七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剖视图的概念与全剖视图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 用两个平行的或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后,把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剖视图综合练习 断面图 根据所给视图,在A3图纸上画出机件所需的剖视图、断面图和其他视图、并标注尺寸 第八章 螺纹、齿轮、常用的标準件及其连线的表达方法 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纹紧固件的画法和规定标记 螺纹紧固件的连线画法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键、滚动轴承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第九章 零件图 零件表达方案与尺寸标注 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的代(符)号及其标注 读零件图 画零件图 第十章 装配图 画装配图(一):夹紧卡爪 画装配图(二):手压阀 读装配图(一):夹线体 读装配图(二):换向阀 读装配图(三):齿轮泵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该教材是《机械製图(第6版)》的辅助教材,与该习题配套还有《机械製图习题解答》多媒体课件。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作者 |
---|---|---|---|
《机械製图(第6版)》 | 978-7-04-029779-9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钱可强、何铭新、徐祖茂 |
教材特色
该习题集的编排顺序与主教材一致。考虑到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该课程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学时,该习题集的习题和作业有一定余量,各高等学校可参照教学基本要求,按教学大纲选取所需内容。
作者简介
钱可强,男,1936年7月出生,江苏常州人,汉族,1956年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留校任教,从事工程图学教学。同济大学副教授、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何铭新,男,1930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画法几何及工程製图教研室主任、机械製图教研室主任;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教授,製图教研室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工科製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高校工科画法几何及工程製图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常务理事、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1年和1978年分别评为同济大学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工作积极分子。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徐祖茂,男,同济大学副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铁道机械化专业;1984年7月至1985年8月在上海铁道学院校办工厂工作;1985年9月至2000年8月于上海铁道学院任教,主讲机械製图课程;2000年9起于同济大学任教,主讲机械製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