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综合实训教程:机械手模型加工》以製作三维机械手为载体,将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中的“引导文教学法”贯穿于机械手模型加工,每个环节都採用引导文教学法的六个步骤进行实训与教学。全书共有绪论和七大模组:绪论主要介绍“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核心,详细讲述了“信息——计画——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实施方法。七大模组则将引导文教学法贯穿于三维机械手的製作过程中,涵盖了“钳、车、铣”三大金属加工工种的基本操作工艺和技能的训练。《机械综合实训教程:机械手模型加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大能力为主旨,着重培养学生如下能力:独立工作和学习的能力、认真的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和协调能力、,团队能力和对团队负责的意识、事先处理问题的能力、接受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快速和灵活地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本书还改革了传统考核模式,变学期一次性考核评价,为过程评价,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本书可作为大中专及高、中职院校机械、机电类专业机械综合实训的一体化教材和机械加工实训指导教材,也可用作其他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方法类辅助教材。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综合实训教程:机械手模型加工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页数:343页
- 开本:16
- 品牌: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者:陈强 等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8099042, 7308099040
内容简介
《机械综合实训教程:机械手模型加工》严格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要求实施教学,还为下阶段的电气实习做好了铺垫。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及高、中职学校机械类一体化教材和机械专业实训指导教材,也可用作其它专业引导文教学法的辅助教材。
图书目录
绪论引导文教学法
任务一引导文教学法
任务二机械实训操作的几个基本问题
任务三三维机械手模型
模组一底座及X轴导向部件
工序一U型底座粗锉
工序二U型底座精锉
工序三基础板(划线)
工序四基础板(錾削)
工序五基础板(钻孔)
工序六基础板(孔加工)
工序七U型底座/夹条
工序八车削练习一
工序九车削练习二
工序十活塞导向桿车削,攻丝
工序十一导块钻孔和铰孔,前、后挡板加工和钻孔
工序十二模组1装配
模组二手动夹钳部件及装配
模组三垂直滑座
模组四手动装置
工序一轴承座
工序二横挡板和导向块
工序三曲柄手轮和主动螺桿
工序四手动装置装配
模组五气动装置
工序一气缸车削练习一
工序二气缸车削练习二
工序三气缸车削练习三
工序四气缸车削练习四
工序五气缸加工
工序六加工气缸盖板、活塞桿和活塞
工序七气缸装配及性能测试
模组六气动夹钳
工序一平行面和垂直面的铣削加工
工序二台阶与沟槽的铣削
工序三铣削半封闭槽
工序四铣削封闭槽
工序五气动夹钳组件加工
工序六气动夹钳的装配
模组七水平滑座(Y轴导向)部件及总装配
配套教学资源与服务
任务一引导文教学法
任务二机械实训操作的几个基本问题
任务三三维机械手模型
模组一底座及X轴导向部件
工序一U型底座粗锉
工序二U型底座精锉
工序三基础板(划线)
工序四基础板(錾削)
工序五基础板(钻孔)
工序六基础板(孔加工)
工序七U型底座/夹条
工序八车削练习一
工序九车削练习二
工序十活塞导向桿车削,攻丝
工序十一导块钻孔和铰孔,前、后挡板加工和钻孔
工序十二模组1装配
模组二手动夹钳部件及装配
模组三垂直滑座
模组四手动装置
工序一轴承座
工序二横挡板和导向块
工序三曲柄手轮和主动螺桿
工序四手动装置装配
模组五气动装置
工序一气缸车削练习一
工序二气缸车削练习二
工序三气缸车削练习三
工序四气缸车削练习四
工序五气缸加工
工序六加工气缸盖板、活塞桿和活塞
工序七气缸装配及性能测试
模组六气动夹钳
工序一平行面和垂直面的铣削加工
工序二台阶与沟槽的铣削
工序三铣削半封闭槽
工序四铣削封闭槽
工序五气动夹钳组件加工
工序六气动夹钳的装配
模组七水平滑座(Y轴导向)部件及总装配
配套教学资源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