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技术(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2019-12-02 00:34:40) 百科
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技术(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技术(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技术》是2008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峰。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技术
  • ISBN:9787301135808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8月
  • 装帧:平装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页码:2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301135808
·条形码:97873011358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全国套用型本科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包括:互换性、标準化等的基本概念,尺寸精度设计,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表面粗糙度,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常用典型件的精度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和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
本书内容全部根据最新国家标準编写,所涉及的公式、数据、图表準确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机械製造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丛书特点:
1.定位準确,突出实用性,在保证内容反映国内外机械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以满足套用型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教学要求,实现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
2.体系新颖,结构合理,把握机械相关学科、课程之间的关係,各课程教材既反映本学科发展水平,保证教材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又避免内容的重複,全系列丛书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体系架构。
3.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特性和性能,又注重现行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背景,面向就业,培养能力和职业素质。
4.按照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课程特点,反映了学科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教材。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原则
1.2.1 互换性的定义
1.2.2 互换性的分类
1.2.3 互换性在机械行业中的作用
1.2.4 互换性生产的实现
1.3 加工误差和公差
1.4 标準化和优先数系
1.4.1 标準和标準化
1.4.2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5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尺寸精度设计
2.1 概述
2.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2.1 孔和轴
2.2.2 有关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2.2.3 有关配合的术语和定义
2.3 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準简介
2.3.1 配合制(fit system)
2.3.2 标準公差(standard tolerance)系列
2.3.3 基本偏差(fundamental deviation)系列
2.3.4 公差带与配合的标準化
2.4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2.4.1 配合制的选用
2.4.2 公差等级的选用
2.4.3 配合种类的选用
2.5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2.5.1 线性尺寸一般公差的概念
2.5.2 标準的有关规定
2.5.3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套用
2.6 尺寸精度的检测
2.6.1 用通用计量器具检验
2.6.2 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
3.1 概述
3.2 形状和位置公差
3.2.1 基本概念
3.2.2 形位公差特徵项目及符号(symbols)
3.2.3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3.2.4 形位公差带
3.3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评定
3.3.1 形状误差的评定
3.3.2 位置误差的评定
3.4 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係
3.4.1 有关术语和定义
3.4.2 独立原则
3.4.3 相关要求
3.5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用
3.5.1 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3.5.2 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的选择
3.5.3 形位公差值(或公差等级)的选择
3.5.4 基準的选择
3.6 形状和位置精度的检测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表面粗糙度
4.1 概述
4.1.1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的定义
4.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4.2.1 术语和定义
4.2.2 评定基準
4.2.3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parameters)
4.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4.3.1 评定参数的选用
4.3.2 参数值的选用
4.4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标注方法
4.4.1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4.4.2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和其他技术产品档案中的注法
4.5 有关表面粗糙度新旧国家标準的演变
4.6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几何参数检测技术基础
5.1 技术测量概述
5.2 长度和角度计量单位与量值传递系统
5.2.1 米的定义与量值传递系统
5.2.2 量块(gauge block)
5.2.3 角度单位与多面稜体
5.3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5.3.1 计量器具的分类
5.3.2 测量方法的分类
5.4 计量器具度量指标
5.5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5.5.1 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5.5.2 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处理
5.5.3 测量精度
5.5.4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常用典型件的精度设计
6.1 滚动轴承结合的精度设计
6.1.1 滚动轴承的组成
6.1.2 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其套用
6.1.3 与滚动轴承结合的轴颈和壳体孔公差带的选用
6.2 平键、矩形花键结合的精度设计
6.2.1 平键连线的精度设计
6.2.2 矩形花键连线的精度设计
6.3 螺纹结合的精度设计
6.3.1 螺纹的种类及使用要求
6.3.2 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和主要几何参数
6.3.3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连线精度的影响
6.3.4 普通螺纹的精度设计
6.3.5 普通螺纹精度的检测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7.1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7.2 圆柱齿轮的加工误差分析
7.3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参数
7.3.1 渐开线圆柱齿轮轮齿同侧齿面偏差
7.3.2 渐开线圆柱齿轮径向综合偏差和径向跳动
7.3.3 齿厚偏差及齿侧间隙
7.4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準
7.4.1 精度等级
7.4.2 各偏差允许值(公差)的计算公式和标準值
7.5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7.5.1 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
7.5.2 最小侧隙和齿厚极限偏差的确定
7.5.3 轮齿检验项目的确定
7.5.4 齿轮坯精度、齿轮轴中心距、轴线平行度
7.5.5 齿轮齿面表面粗糙度和轮齿接触斑点
7.5.6 齿轮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
7.6 齿轮精度的检测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
8.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8.2 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
8.2.1 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的基本步骤和公式
8.2.2 用完全互换法进行校核计算
8.2.3 用完全互换法进行中间计算
8.2.4 用完全互换法进行设计计算
8.3 用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
8.3.1 大数互换法的基本公式
8.3.2 用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实例
8.4 解尺寸链的其他方法
8.4.1 分组互换法(分组法)
8.4.2 修配补偿法(修配法)
8.4.3 调整补偿法(调整法)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