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实验指导书(第2版)》是2014年8月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崔怡。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专业实验指导书(第2版)
- 作者:崔怡
- ISBN:978-7-118-09750-4
-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出版信息
书名:机械专业实验指导书(第2版)
书号:978-7-118-09750-4
作者:崔怡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译者:
版次:2版1次
开本:16
装帧:平装
出版基金:
页数:286
字数:341
中图分类:TH.33
丛书名:
定价:48.00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按照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範、培养计画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要求而编写的实验教材。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製造基础》、《机械原理》、《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机械设计》、《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传动》、《电器控制与PLC》、《数控技术与数控工具机》、《特种加工与自动化製造技术》、《机械製造工艺学》等19门课程的实验指导。本书十分注重学生知识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在本教材的编写内容上增加了一些联繫生产实际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高职类工科院校的实验教学参考书。
目录
上篇专业基础课实验指导
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实验3
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3
实验二碳钢的热处理及硬度测试8
实验三金相试样的製备及显微组织观察11
实验四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及合金钢、铸铁的组织观察14
实验五定量金相分析22
实验六扫描电镜观察技术实验26
第二章《机械製造基础》实验30
实验 焊缝检验30
第三章《机械原理》实验51
实验一机构认识实验51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及分析53
实验三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及分析(1)55
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及分析(2)61
实验四刚性转子动平衡65
实验五机构创新设计77
第四章《互换性原理与测量》实验83
实验一尺寸测量83
实验1-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的直径83
实验1-2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直径87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90
实验三平面度误差测量93
实验四位置度误差测量96
实验五齿轮测量99
第一章《机械工程材料》实验3
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3
实验二碳钢的热处理及硬度测试8
实验三金相试样的製备及显微组织观察11
实验四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及合金钢、铸铁的组织观察14
实验五定量金相分析22
实验六扫描电镜观察技术实验26
第二章《机械製造基础》实验30
实验 焊缝检验30
第三章《机械原理》实验51
实验一机构认识实验51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及分析53
实验三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及分析(1)55
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及分析(2)61
实验四刚性转子动平衡65
实验五机构创新设计77
第四章《互换性原理与测量》实验83
实验一尺寸测量83
实验1-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的直径83
实验1-2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直径87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90
实验三平面度误差测量93
实验四位置度误差测量96
实验五齿轮测量99
实验5-1齿轮径向综合总偏差的测量99
实验5-2齿轮齿厚偏差测量101
实验5-3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测量103
实验5-4齿轮径向跳动测量105
实验六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尺寸误差及形位误差107
实验5-2齿轮齿厚偏差测量101
实验5-3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测量103
实验5-4齿轮径向跳动测量105
实验六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尺寸误差及形位误差107
第五章《微机原理与套用》实验113
实验一8255并行口实验:PA 口控制PB口和PB口控制PA 口113
实验二定时/计数器实验:8253方波114
实验三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117
第六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119
实验一二阶系统瞬态回响和稳定性实验119
实验二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124
第七章《机械设计》实验134
实验一机械零件认识实验134
实验二带传动实验139
实验三滑动轴承实验150
实验四轴繫结构设计与组装157
实验五机械传动性能163
实验六减速器结构分析169
第八章《工程测试技术》实验175
实验三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117
第六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119
实验一二阶系统瞬态回响和稳定性实验119
实验二频域法串联超前校正124
第七章《机械设计》实验134
实验一机械零件认识实验134
实验二带传动实验139
实验三滑动轴承实验150
实验四轴繫结构设计与组装157
实验五机械传动性能163
实验六减速器结构分析169
第八章《工程测试技术》实验175
实验一电桥加减特性175
实验二梁的振动测试177
实验三扭矩标定180
实验四动态应变测量182
第九章《液压传动》实验184
实验一油泵性能184
实验二溢流阀性能188
实验三节流调速迴路性能193
实验四液压基本迴路的设计组装与分析200
下篇专业课实验指导
第一章《电器控制与PLC》实验211
实验一低压电器工作原理211
实验二PLC基本指令编程实验(一)213
实验三PLC基本指令编程实验(二) 215
实验四PLC控制系统设计实验 217
第二章《微机控制技术》实验220
实验一工业控制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220
实验二梁的振动测试177
实验三扭矩标定180
实验四动态应变测量182
第九章《液压传动》实验184
实验一油泵性能184
实验二溢流阀性能188
实验三节流调速迴路性能193
实验四液压基本迴路的设计组装与分析200
下篇专业课实验指导
第一章《电器控制与PLC》实验211
实验一低压电器工作原理211
实验二PLC基本指令编程实验(一)213
实验三PLC基本指令编程实验(二) 215
实验四PLC控制系统设计实验 217
第二章《微机控制技术》实验220
实验一工业控制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220
实验二微机XY平台运动控制系统实验222
第三章《数控技术与数控工具机》实验226
实验一数控车床的编程及操作226
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及操作229
第三章《数控技术与数控工具机》实验226
实验一数控车床的编程及操作226
实验二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及操作229
实验三数控线切割工具机的编程及操作232
第四章《特种加工与自动化製造技术》实验236
实验一快速原型製作236
实验二模组化生产系统实验240
实验2-1机械安装调试240
实验2-2气动技术242
实验三电火花加工技术认识实验244
第五章《机械製造工艺学》实验246
实验一丝槓螺距误差测定246
实验二切削用量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252
实验三螺纹加工仿真及误差分析254
第六章《机械製造装备设计》实验256
实验一车床主轴箱结构分析256
实验二複杂刀具认识260
实验三夹具装夹实验263
第七章《CAD/CAM》(《模具CAD/CAM》)实验267
实验一基于网路化的CAD/CAM系统在数控车床中的套用267
实验二基于网路化的CAD/CAM系统在数控加工中心的套用270
第八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272
实验一三自由度机器人教学模组实验272
实验二FANUC机器人编程与操作273
第九章《模具製造工艺学》实验279
实验一複杂刀具认识279
实验二夹具装夹实验279
实验三模具型腔加工279
第十章《模具快速成型技术》实验281
实验一快速原型製作281
实验二硅橡胶快速模具製作281
实验三套用硅橡胶模具翻制零件283
参考文献286
"
第四章《特种加工与自动化製造技术》实验236
实验一快速原型製作236
实验二模组化生产系统实验240
实验2-1机械安装调试240
实验2-2气动技术242
实验三电火花加工技术认识实验244
第五章《机械製造工艺学》实验246
实验一丝槓螺距误差测定246
实验二切削用量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252
实验三螺纹加工仿真及误差分析254
第六章《机械製造装备设计》实验256
实验一车床主轴箱结构分析256
实验二複杂刀具认识260
实验三夹具装夹实验263
第七章《CAD/CAM》(《模具CAD/CAM》)实验267
实验一基于网路化的CAD/CAM系统在数控车床中的套用267
实验二基于网路化的CAD/CAM系统在数控加工中心的套用270
第八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272
实验一三自由度机器人教学模组实验272
实验二FANUC机器人编程与操作273
第九章《模具製造工艺学》实验279
实验一複杂刀具认识279
实验二夹具装夹实验279
实验三模具型腔加工279
第十章《模具快速成型技术》实验281
实验一快速原型製作281
实验二硅橡胶快速模具製作281
实验三套用硅橡胶模具翻制零件283
参考文献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