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机会主义

(2019-01-11 08:18:23) 百科
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也称投机主义(Opportunism ),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突出的表现是不按规则办事,视规则为腐儒之论,其最高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结果来衡量一切,而不重视过程,如果它有原则的话,那幺它的最高原则就是成者王、败者寇这一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机会主义
  • 外文名:Opportunism 
  • 拼音:jī huì zhǔ yì
  • 例句:你不要有~的侥倖。

词语解释

利用机会或情况的技巧、策略或实践,特别是很少顾及原则或中间的过程。
近义词:投机取巧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利用机会。

理论含义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一部分高额垄断利润用于收买工人中的上层分子,培植工人贵族。工人贵族的形成是机会主义的社会基础。机会主义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右倾机会主义,表现为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着变化了的情况前进,而是拘泥保守,停步不前,甚至企图开倒车;只顾眼前的暂时的局部利益,而不顾工人阶级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他们或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或低估计人民民众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革命形势的有利因素,散布悲观情绪,不敢斗争甚至主张搞阶级合作;或者害怕革命形势,屈从反动势力,压制民众斗争,放弃原则,甚至出卖革命,投降敌人,其特徵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分离。又叫右倾投降主义。
北伐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表现为不是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而是放弃党的领导权,致使党不能组织有力的斗争。抗日战争初期,曾经犯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王明,在只要联合,不要斗争,“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以退让求联合的思想指导下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把抗日领导权交给蒋介石,严重影响了江南新四军的发展。
右倾和“左”倾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徵。它们虽是从两个各不相同的极端出发,但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斗争中,既反对“左”倾,也反对右倾。
另一种是“左”倾机会主义,表现为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堕入空想和盲动。 “左”倾主义者或者急于求成,夸大革命主观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採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採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
这种“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出现过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1931~1934年,以教条主义为特徵的、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理论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备,影响最深,危害最大。
在社会主义时期,1957~1976年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理论指导下,发生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左”倾和右倾一样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因此既反对右,也反对“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