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橙头地鸫

(2019-02-06 01:18:00) 百科
橙头地鸫

橙头地鸫

橙头地鸫(学名:Geokichla citrina)为鹟科地鸫属的鸟类,俗名黑耳地鸫。分布于东南亚不丹、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寮国、高棉、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湖北、安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常见于在海南多在地面活动、在云南潞西见于海拔1250米的三台山上、栖于榕树等高大乔木上、在贵州望谟以及见于海拔700米的阔叶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察查县(Cachar)。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橙头地鸫
  • 拉丁学名:Zoothera citrina
  • 别称:黑耳地鸫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鸟纲
  • :雀形目
  • :鸫科
  • :地鸫属
  • :橙头地鸫
  • 命名人及年代:Latham,1790
  • 英文名称:Orange-headed Thrush

简介

橙头地鸫是雀形目,鸫科的一种鸟类我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及华南海南等地。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全长约20厘米。雄鸟上体蓝灰色,头、颈及下体橙栗色,臀白色,翼上有白色横斑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背面为橄榄灰色,头及体腹面羽色较淡。栖息于山地阔叶林。鸣声甜美。在地面或树上取食昆虫、草籽。营巢于苔藓植物或灌木中,每窝产卵约4枚。

外形特徵

中等体型(22厘米)、头为橙黄色的地鸫。雄鸟:头、颈背及下体深橙褐,臀白,上体蓝灰,翼具白色横纹(亚种innotata翼上无横纹)。亚种courtoisi,melli及 aurimacula 的颊上具两道深色的垂直斑纹。雌鸟上体橄榄灰色。亚成鸟似雌鸟,但背具细纹及鳞状纹。虹膜-褐色;嘴-略黑;脚-肉色。
当地最善鸣的鸟,鸣声甜美清晰。告警时发出高声刺耳的哨音 teer-teer-teerrr。

分布範围

分布巴基斯坦至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有些亚种为候鸟。不常见留鸟及候鸟,高可至海拔1500米。亚种aurimacula为留鸟于海南岛;melli繁殖于贵州南部、广西及广东;innotata于云南西部及南部有记录;courtoisi 繁殖于安徽(霍山)。

生活习性

性羞怯,喜多荫森林,常躲藏在浓密覆盖下的地面。从树上栖处鸣叫。

亚种分化

  • Z. c. albogularis
  • Z. c. andamanensis
  • Z. c. aurata
  • 橙头地鸫海南亚种(学名:Zoothera citrina aurimacula)。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 橙头地鸫指名亚种(学名:Zoothera citrina citrina)。
  • 橙头地鸫安徽亚种(学名:Zoothera citrina courtois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安徽、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
  • Z. c. cyanotus
  • Z. c. gibsonhilli
  • 橙头地鸫云南亚种(学名:Zoothera citrina innotota)。分布于缅甸、泰国、寮国、高棉、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NicobarIs.及马来亚。
  • 橙头地鸫两广亚种(学名:Zoothera citrina mell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霍山。
  • Z. c. orientis
  • Z. c. rubecula
印度亚种、东南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亚种、印尼亚种、中国亚种。各自的主要特徵如下:
印度亚种——眼周及颈脖处白色,两道深色“泪痕”明显,翅膀上有白色羽片,成年雄鸟雌鸟区别明显。
东南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亚种——羽毛鲜橙色,但是无明显的两道深色“泪痕”,翅膀上亦无明显白色羽片,可能是地域临近印尼的缘故,就体徵上来说,比较类似印尼亚种。
印尼亚种——羽毛鲜橙发红,无两道深色“泪痕”,翅膀上有明显白色羽片。
中国亚种——羽毛较灰暗,暗黄色较橙色要多,不如其他亚种一般鲜亮,有两道深色“泪痕”,翅膀有白色羽片,体型较大,明显区别于其他亚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