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Qiao Tou Zhen)】 位于县境东南部,县府驻地。人口6.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蒙古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6.2%,藏族占3.2%。面积33.6平方千米。辖胡基沟、向阳堡、红河限、暗门滩、元树尔、小煤洞、大煤洞7个村委会和人民路、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桥东、氂牛山、园林北路、园林南路7个居委会。1952年建桥头乡,1956年设桥头镇。1958年改为五星人民公社,次年更名为桥头公社。1965年复设桥头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桥头镇
- 行政区类别:青海省大通县桥头镇
- 下辖地区:11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暗门滩
- 电话区号:0971
- 邮政区码:810100
- 地理位置:县境东南部
- 面积:33.6平方千米
- 人口:6.2万
- 车牌代码:青A
概况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是县政府驻地,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东南部。辖11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暗门滩。地处河谷地、山地,北川河沿境东向南流过。为西(宁)大(通)铁路终点,227国道、S1宁大高速公路穿境。古蹟有明代古建筑边墙。
沿革
1952年建桥头乡,1956年设桥头镇,1958年改五星公社,次年更名桥头公社,1965年复设桥头镇。1996?年,面积33.6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6.2%,藏族占3.2%,辖胡基沟、向阳堡、红河限、暗门滩、元树尔、小煤洞、大煤洞7个行政村和人民路、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桥东、氂牛山、园林北路、园林南路7个居委会。2001年,原新城乡和元朔镇的老营庄、毛家寨、贺家寨、毛家沟、大湾、水泉湾6个村併入桥头镇,总面积121.8平方千米,总人口1013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954人。原元朔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千米。地处河谷平原,北川河沿境西向南流过。民国廿六年(1937)设元朔乡,1951年改第五区第四乡,1952年复设元朔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管辖,1960年复归大通县设元朔公社,1984年改元朔乡。1996?年,面积52.8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上鲍堡、鲍家寨东、鲍家寨西、水泉湾、毛家寨、老营庄、贺家寨、新添堡、毛家沟、大湾10个行政村。2001年撤镇,将老营庄、毛家寨、贺家寨、毛家沟、大湾、水泉湾6个村併入桥头镇,新添堡、上堡、鲍东、鲍西4个村併入长宁镇。
原新城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千米。地处河谷平原,北川河沿境东向南流过。民国廿五年(1936)设永安乡,民国三十四年改新城乡,1951年改第五区第一乡,1952年复设新城乡,1956年划归西宁市管辖,1960年又划归大通县设新城公社,1984年改为新城乡。1996?年,面积59.2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16.4%,辖新城、上关、后庄、南关、古城、上庙、下庙、窑庄、后子沟9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
630121100:~001 121人民路南居委会~002 121人民路北居委会~003 121园林路北居委会~005 121园林路南居委会~006 121解放路北居委会~007 121解放路南居委会~008 121元朔居委会~009 121桥电居委会~010 121小石山居委会~011 121矿山居委会~012 121八一居委会~200 122大煤洞村~201 122元树尔村~202 122安门滩村~203 220胡基沟村~204 122小煤洞村~205 220向阳堡村~206 122红河限村~207 122毛家寨村~208 220老营庄村~209 220大湾村~210 220水泉湾村~211 220毛家沟村~212 122贺家寨村~213 122古城村~214 122后庄村~215 220后子沟村~216 122南关村~217 122上关村~218 220上庙沟村~219 220下庙沟村~220 122新城村~221 220窑庄村
发展建设
桥头镇人大开展走访慰问人大代表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繫,根据镇人大《关于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和“三联繫”制度的要求,8月29日—30日,镇人大开展走访慰问人大代表活动。镇人大主席赵持位、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治邦参加了慰问活动。
此次走访慰问活动以村、社区人大代表为主,共走访慰问市、县、镇代表8名,送去了价值达3000元的慰问品。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深入了解和掌握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为进一步密切镇人大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繫奠定了基础。
走访慰问中,镇人大主席赵持位与代表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代表履职和对镇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要求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开展调查研究和走访选民活动,认真準备议案和建议,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
桥头镇集中整治环境卫生
7月25日至27日,桥头镇组织新城片区5个党政军企共建示範村党员、民众进行村容村貌整治,按照“乾净、整洁、有序、畅通”的要求,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髒、乱、差治理力度,确保“党政军企共建示範村”活动扎实推进。
桥头镇按照全县“党政军企共建示範村”活动村容村貌环境整治的要求,组织新城片区5个村党员、民众300余人集中在村庄内开展了环境整治活动。一是清理了巷道内柴草、垃圾、沙石等杂物;二是清理了排水沟污物;三是对巷道内两侧砖墙乱贴乱画的标语广告进行彻底清理。同时,投入资金对庄点沿途沙石等人力难以清理的杂物,雇用大型铲车进行了重点清理。
在此次村容村貌环境整治活动中,共投入劳动力386人(次),动用车辆4台(次),清理整治巷道19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和乱堆乱放56处,清运垃圾50余方,整治排水沟及污染源16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整治氛围,使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桥头镇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做出了样板,起到了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