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斑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 科名(Family Danaidae)为斑蝶科,其学名为Danaus chrysippus ,俗名为金斑蝶。金斑蝶展翅宽50~65mm。翅膀橙色;上翅表面端部黑色,其中有白色斑纹。雌雄差异在于,雄蝶下翅中央有4枚黑色斑点,雌蝶只有3枚。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金斑蝶
- 拉丁学名:Danaus chrysippus (Linnaeus, 1758)
- 界:动物界
- 门:节肢动物门
- 亚门:六足亚门
- 纲:昆虫纲
- 亚纲:有翅亚纲
- 目:鳞翅目
- 亚目:锤角亚目
- 科:斑蝶科
- 属:斑蝶属
- 种:桦斑蝶
基本分类
生物学分类: | 斑蝶科 |
寄主植物: | 萝藦科之马利筋或钉头果 |
蜜源植物: | 马利筋、马樱丹、繁星花、金露花等 |
台湾分布: | 广泛分布于台湾全岛平地到低山地区,海拔 1000 公尺以下山区均可见到,兰屿、绿岛及澎湖等离岛亦有分布 |
其他国家分布: | 非洲、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纽几内亚等地区均有分布 |
外观特徵
翅展5~6.5cm,翅膀以橘红色为底色,翅膀末端有黑色及白色斑纹,前翅翅顶黑色,其上布有些许白斑,后翅中央有三个黑斑,雄蝶并在三个黑斑后方有一个黑色性斑,颜色鲜艳十分容易分辨。幼虫以萝藦科的马利筋为食,由于马利筋含有一种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的毒素,幼虫吃食后会累积在体内。
生态习性
成虫几乎全年可见,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区,但北部冬季甚少。喜访花,在幼虫食草马利筋植栽园区最为常见。飞行速度缓慢。
种群分布
广泛分布于台湾全岛平地到低山地区,海拔 1000 公尺以下山区均可见到,兰屿、绿岛及澎湖等离岛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