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

(2020-01-02 23:15:44) 百科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位于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为台湾第一座纸博物馆,在筹办了5年后于在公元1995年正式开馆,并在1999年把基金会和博物馆统一命名为树火纪念纸文化基金会,成立主要是为了纪念及完成在广州空难中丧生的长春棉纸关係企业创办人陈树火夫妇的遗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树火纪念纸博物馆
  • 地理位置: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
  • 景点类型:自然人文景观
  • 正式开馆:1995年

成立沿革

1959年 成立长春棉纸厂有限公司
1968年 成立中日特种纸厂有限公司
1990年 为筹备博物馆成立长春棉纸基金会
1995年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开馆
1998年 基金会与纸博整合更合为财团法人树火纪念纸文化基金会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树火纪念纸博物馆
2002年 成立纸艺术教育推广部门-纸博美术部落
2005年 成立纸创意设计部门-Suho Studio Showroom

代表展览

全国巡迴展
1998年4-6月 「永不纸息一纸与文化」巡迴展
1998年5-6月 「不纸这样旅行展一环保‧生活‧艺术」巡迴展
1999年2-5月 「博物馆在我家一博物馆经验你我来开讲」巡迴展
年度特展
1996年 花巴哩猫-早期海报展
风吹旷野纸钱飞-金银纸展
1997年 有一天我们到台湾-移民展
音乐家手稿展
1998年 添贴红纸过新年
1999年 树皮布展
2000年 茶与纸特展

社会评价

纸博馆的成立,是为了纪念长春棉纸创办人陈树火夫妇,完成生前为后代子纪录传统纸文化的心愿。这里是台湾第一座以纸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将静态展示与动态参与结合的生活化博物馆,连红砖墙与黑泥地都和陈树火当年製造手工纸时相同,馆方会依参观人数,安排1-2场的手工抄纸、烘纸示範;展示空间约140余坪,分布四个楼面,包括静态展示、手工造纸示範、纸的科学游戏、纸艺品贩售及特展等,将纸文化作丰富完整呈现,有兴趣的人可以从加染料、抄纸、压乾,实际演练一遍。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树火纪念纸博物馆

历史发展

长春棉纸企业在民国49年由陈树火与其夫人陈凤娇女士所协力创办,生产手工纸以供应书法界使用,为台湾重要的产业之一,后来又成立中日特种纸厂和长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中日特种纸厂主要製造机制棉纸,长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则以进出口贸易为主,之后成立隆春企业有限公司主要方向为纸的加工产品,可见陈氏夫妇对于台湾纸类产业的贡献相当大,随后其后代成立的树火纪念纸博物馆更是让民众能对纸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楼层简介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共有四层,总共约有160坪左右,主要是以活泼生动的展示设计和能够引导观众参予其中的教育活动为主,希望藉由台湾有关纸的历史及文物搜藏与展览,让更多的民众能够深入了解,藉此发扬与传承纸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的价值。
树火纪念纸博物馆楼层简介:
一楼:展示世界各国的手工纸艺品、在手工纸厂内可以瞧见传统的手工造纸表演,另有贩售图书纸品、艺术礼品等相关纪念品供您选择。
二楼:详细介绍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历史,可以一窥有关造纸的原料及染料的奥秘,特展室里则特别企划展出与纸相关的主题内容。
三楼:认识台湾造纸的历史及欣赏台湾纸乡的特殊风貌,并藉由亲手操作及表演示範等活动,认识纸的特性及各种小常识。
四楼:手工造纸厂,可以暸解造纸原料的处理方法,包括浸泡、蒸煮和漂白等步骤,此外推出各种长期、短期纸的教学活动,让您体验纸的趣味。

历史意义

1990年10月的广州白云机场的空难事件,当时长春棉纸的陈树火夫妇在飞机上罹难,1995年在基金会5年的筹备努力下,成立了这座推广『纸』的博物馆。纸,记录了人类的文明,在製作过程中,让我们的知识承先启后生生不息。
在顶楼(四楼)看到小朋友亲自用棉絮来压出一张张的手工纸,工作人员又介绍製作再生纸,甚至是写毛笔字的宣纸;三楼介绍台湾在日治时期造纸的历史,并带大家认识纸的原料与染料等等;二楼就是给特展用途,展出的是刚古纸的设计特展;而一楼后方就有整个造纸的小型器具。造纸是个千年的古製造业,但套用的技术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若大家有空,也可以来此地度过一段愉快的午后时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