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200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友宇、伍时和、凌玲。
基本介绍
- 书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作者:吴友宇、伍时和、凌玲
- ISBN:9787302187028
- 定价:3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01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设计步骤与方法。全书共有10章,包括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体及其电路、双极型三极体及其放大电路、单极型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正弦信号产生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全书编写遵从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章节安排合理,有利于教与学。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和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套用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知识全面
本书的编写参照国内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本、专科教学大纲,兼顾相关专业教学要求,既满足本专科教学的需要,又能为科研人员提供电子线路的设计参考。本书採用浅显、明晰、循序渐进的叙述方法,并配以适当的例题,使得本书不仅适合课堂教学,也适合读者自学。
本书首先在介绍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半导体和PN结之上,详细介绍各种器件——二极体、三极体。场效应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电路功用的不同,介绍了各种电路组成、分析方法和参数计算。结合当前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的发展,本书*后介绍了电路的PSpice仿真软体及使用方法。
·使用方便
配合本书,作者编写了相关的习题解答,既便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又便于学生自学。
·突出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书给出了大量实用电路,特别是积体电路的典型套用电路,便于读者动手实践。
·知识全面
本书的编写参照国内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本、专科教学大纲,兼顾相关专业教学要求,既满足本专科教学的需要,又能为科研人员提供电子线路的设计参考。本书採用浅显、明晰、循序渐进的叙述方法,并配以适当的例题,使得本书不仅适合课堂教学,也适合读者自学。
本书首先在介绍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半导体和PN结之上,详细介绍各种器件——二极体、三极体。场效应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电路功用的不同,介绍了各种电路组成、分析方法和参数计算。结合当前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的发展,本书*后介绍了电路的PSpice仿真软体及使用方法。
·使用方便
配合本书,作者编写了相关的习题解答,既便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又便于学生自学。
·突出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书给出了大量实用电路,特别是积体电路的典型套用电路,便于读者动手实践。
目录
第1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 电子技术发展简史
1.2 电子技术的套用
1.2.1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1.2.2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通信技术的繁荣
1.2.3 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广播电视业走向产业化
1.2.4 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1.2.5 电子技术在工业上的套用催生了电力电子技术
1.3 电子电路及其工作信号
1.3.1 模拟电路与模拟信号
1.3.2 电子电路的学习方法
1.4 半导体基础知识
1.4.1 本徵半导体
1.4.2 杂质半导体
1.4.3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
1.5 PN结
1.5.1 PN结的形成
1.5.2 PN结单嚮导电性
1.5.3 PN结的击穿和电容效应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半导体二极体及其电路
2.1 半导体二极体
2.1.1 二极体的结构
2.1.2 二极体的伏安特性
2.1.3 二极体的主要参数
2.1.4 二极体的等效模型
2.1.5 二极体套用电路
2.2 稳压二极体
2.2.1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
2.2.2 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2.3 其他类型二极体
2.3.1 发光二极体
2.3.2 光电二极体
2.3.3 变容二极体
2.3.4 肖特基二极体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双极型三极体及其放大电路
3.1 双极型三极体(BJT)
3.1.1 BJT的结构简介
3.1.2 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
3.1.3 BJT的特性曲线
3.1.4 BJT的主要参数
3.1.5 BJT的选型
3.2 放大电路的信号及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3.2.1 放大电路的信号
3.2.2 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和放大作用
3.2.3 三极体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3.2.4 放大电路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3.3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3.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
3.3.2 放大电路的两点规定
3.3.3 交变信号的传输
3.3.4 放大电路的两种工作状态
3.3.5 两种工作状态的分析思路
3.3.6 三极体放大电路的特点
3.4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3.4.1 静态工作点估算法
3.4.2 静态工作点的图解法
3.4.3 动态工作的图解法
3.4.4 静态工作点与失真
3.4.5 图解分析法的套用範围
3.5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3.5.1 指导思想
3.5.2 三极体的h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3.5.3 用h参数等效电路分析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1.1 电子技术发展简史
1.2 电子技术的套用
1.2.1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1.2.2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通信技术的繁荣
1.2.3 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广播电视业走向产业化
1.2.4 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1.2.5 电子技术在工业上的套用催生了电力电子技术
1.3 电子电路及其工作信号
1.3.1 模拟电路与模拟信号
1.3.2 电子电路的学习方法
1.4 半导体基础知识
1.4.1 本徵半导体
1.4.2 杂质半导体
1.4.3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
1.5 PN结
1.5.1 PN结的形成
1.5.2 PN结单嚮导电性
1.5.3 PN结的击穿和电容效应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半导体二极体及其电路
2.1 半导体二极体
2.1.1 二极体的结构
2.1.2 二极体的伏安特性
2.1.3 二极体的主要参数
2.1.4 二极体的等效模型
2.1.5 二极体套用电路
2.2 稳压二极体
2.2.1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
2.2.2 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2.3 其他类型二极体
2.3.1 发光二极体
2.3.2 光电二极体
2.3.3 变容二极体
2.3.4 肖特基二极体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双极型三极体及其放大电路
3.1 双极型三极体(BJT)
3.1.1 BJT的结构简介
3.1.2 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
3.1.3 BJT的特性曲线
3.1.4 BJT的主要参数
3.1.5 BJT的选型
3.2 放大电路的信号及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3.2.1 放大电路的信号
3.2.2 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和放大作用
3.2.3 三极体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3.2.4 放大电路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3.3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3.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
3.3.2 放大电路的两点规定
3.3.3 交变信号的传输
3.3.4 放大电路的两种工作状态
3.3.5 两种工作状态的分析思路
3.3.6 三极体放大电路的特点
3.4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3.4.1 静态工作点估算法
3.4.2 静态工作点的图解法
3.4.3 动态工作的图解法
3.4.4 静态工作点与失真
3.4.5 图解分析法的套用範围
3.5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3.5.1 指导思想
3.5.2 三极体的h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3.5.3 用h参数等效电路分析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3.6射极偏置放大电路
3.6.1温度对工作点的影响
3.6.2发射极偏置电路直流工作状况分析
3.6.3射极偏置电路交流工作状况分析
3.7共集电极电路
3.7.1电路组成
3.7.2静态分析
3.7.3动态分析
3.7.4自举放大电路
3.8共基极放大电路
3.8.1电路组成
3.8.2静态分析
3.8.3动态分析
3.8.4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比较
3.9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
3.9.1频率回响的基本概念
3.9.2对数频率回响——折线波特图
3.9.3RC电路的频率回响
3.9.4单级放大器的高频回响
3.9.5单级放大器的低频回响
3.9.6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回响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单极型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4.1单极型电晶体概述
4.2结型场效应管(JFET)
4.2.1JFET的结构
4.2.2JFET的工作原理
4.2.3JFET的特性曲线
4.2.4JFET的主要参数
4.3绝缘栅场效应管
4.3.1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结构
4.3.2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工作原理
4.3.3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特性曲线和电流方程
4.3.4参数
4.4N沟道耗尽型MOS管
4.4.1基本结构
4.4.2工作特性
4.5各种场效应管特性比较及注意事项
4.5.1各类FET的特性
4.5.2使用场效应管的注意事项
4.5.3场效应管与三极体的性能比较
4.6场效应管放大器及其静态分析
4.6.1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4.6.2场效应管的直流通路及静态估算分析
4.6.3场效应管的静态图解分析
4.7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4.7.1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4.7.2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功率放大电路
5.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5.1.1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和指标参数
5.1.2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
5.2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5.2.1电路及工作原理
5.2.2参数计算
5.3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5.3.1利用二极体提供偏置的互补对称电路
5.3.2採用VBE扩大电路
5.4其他类型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5.4.1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5.4.2採用複合管(达林顿管)的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5.4.3桥式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5.5功率器件及其选用
5.5.1分立器件的选用
5.5.2功率MOSFET
5.5.3功率模组
5.6常用集成功率放大器
5.6.1TDA2030A简介
5.6.2TDA2030A的典型套用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6.1多级放大电路及其耦合方式
6.1.1直接耦合
6.1.2阻容耦合
6.1.3变压器耦合
6.2差分放大电路
6.2.1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
6.2.2射极偏置差分放大电路
6.2.3基本差分放大电路交流性能指标分析
6.2.4改进的差分放大电路
6.2.5差分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6.3集成运算放大器中的恆流源
6.3.1基本镜像恆流源
6.3.2带缓冲级的镜像恆流源
6.3.3比例恆流源
6.3.4微恆流源
6.3.5威尔逊恆流源
6.3.6多路恆流源
6.3.7使用恆流源作为有源负载
6.4集成运算放大器
6.4.1概述
6.4.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性能参数
6.4.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种类及使用
6.4.4典型集成运算放大器件HA741分析
6.4.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围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7.1反馈的基本概念
7.1.1什幺是反馈
7.1.2反馈网路的判断
7.1.3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
7.1.4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断
7.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7.2.1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2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3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2.4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3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7.3.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7.3.2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7.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
7.4.1提高增益的稳定性
7.4.2减少非线性失真
7.4.3负反馈对放大器频率回响的影响
7.4.4负反馈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7.4.5引入负反馈的原则
7.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7.5.1利用X·i≈X·f的关係式进行近似估算
7.5.2利用A·F≈1/F·进行近似估算
7.6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及条件
7.6.1自激振蕩产生的原因
7.6.2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
7.6.3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7.6.4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
8.1概述
8.1.1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参数
8.1.2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工作状态——虚短和虚断
8.1.3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工作状态
8.2运算电路
8.2.1运算放大器的三种输入方式
8.2.2基本运算电路
8.2.3对数与指数运算电路
8.3模拟乘法器
8.3.1对数指数型模拟乘法器
8.3.2变跨导型模拟乘法器
8.3.3模拟乘法器的套用
8.4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检测中的套用
8.4.1仪表放大器
8.4.2电流电压变换器和电压电流变换器
8.4.3电錶测量电路
8.4.4模拟阻抗变换器
8.4.5二极体限幅电路
8.5有源滤波器
8.5.1基本概念
8.5.2有源一阶低通滤波器
8.5.3简单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
8.5.4有源二阶压控型低通滤波器
8.5.5有源二阶反相型低通滤波器
8.5.6有源二阶压控型高通滤波器(HPF)
8.5.7有源带通滤波器(BPF)和带阻滤波器(BEF)
8.6电压比较器
8.6.1电压比较器概述
8.6.2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8.6.3迟滞电压比较器
8.6.4视窗比较器
8.6.5方波发生器
8.6.6三角波发生器
8.6.7锯齿波发生器
8.7集成运算放大器套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
9.1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
9.1.1正弦波振蕩平衡条件和产生振荡条件
9.1.2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
9.2RC正弦波振荡器
9.2.1RC串并联选频率网路的频率特性
9.2.2RC文氏桥振荡器
9.3LC正弦波振荡器
9.3.1LC并联谐振迴路的频率特性
9.3.2变压器耦合LC振荡电路
9.3.3LC三点式振荡电路
9.4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9.4.1压电效应
9.4.2石英谐振器的电特性
9.4.3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9
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
10.1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10.1.1单相整流电路
10.1.2滤波电路
10.2稳压管稳压电路
10.2.1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
10.2.2稳压管稳压电路
10.2.3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参数设计
10.3串联型稳压电路
10.3.1串联型稳压电路原理
10.3.2串联型反馈式稳压电路
10.3.3串联型反馈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10.3.4串联型反馈式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範围
10.3.5调整管的选择
10.3.6稳压电路的保护
10.4集成稳压器及其套用
10.4.1输出电压固定的集成稳压器
10.4.2输出电压固定集成稳压器的套用电路
10.4.3输出电压可调的集成稳压器
10.4.4输出电压可调集成稳压器的套用电路
10.5直流开关式稳压电路
10.5.1直流开关式稳压电路的特点
10.5.2串联式开关换能电路
10.5.3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章小结
习题10
附录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英语辞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