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CAM·CAE》是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类学校以及民办高校机类及机电类数控(模具)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模具CAD·CAM·CAE
- ISBN:9787811249934、7811249936
- 页数:160页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版次:第一版
- 丛书名: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模具CAD/CAM/CAE》共分8章,第1章、第2章介绍模具CAD/CAM/CAE的基本理论,第3章介绍注射模CAD系统的技术、内容和使用方法,第4章介绍级进模CAD系统的技术、内容和使用方法,第5章介绍模具CAM的相关技术和使用方法,第6章介绍当前快速发展的注塑模具CAE的相关技术和使用方法,第7章介绍冲压模具CAE的相关技术和使用方法,第8章介绍了包括高速加工、逆向工程、快速成形、虚拟製造等模具CAD/CAM领域的新技术,使读者了解模具行业将来的发展方向。
基于本课程在高职高专机类专业知识、能力构成中的位置及本门技术的特点,本教材充分体现了理论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特点,突出套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目录
第1章 模具CAD/CAM/CAE概述1
1.1 CAD/CAM/CAE基本概念1
1.2 CAD/CAM/CAE技术的基本特点1
1.3 CAD/CAM/CAE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套用2
1.3.1 CAD/CAM/CAE技术的套用领域2
1.3.2 模具CAD/CAM/CAE技术的优越性3
1.3.3 模具CAD/CAM/CAE技术的特点4
1.4 模具CAD/CAM/CAE系统组成4
1.4.1 模具CAD/CAM/CAE系统的硬体构成4
1.4.2 模具CAD/CAM/CAE系统的软体组成5
1.5 模具CAD/CAM/CAE技术的发展趋势7
1.6 模具CAD/CAM/CAE常用软体简介7
1.6.1 小型CAD/CAM软体8
1.6.2 大型CAD/CAM/CAE集成软体10
1.6.3 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体12
第2章 模具CAD/CAM/CAE基础技术15
2.1 图形处理技术15
2.1.1 常见互动技术15
2.1.2 参数化技术16
2.2 产品数据交换技术21
2.2.1 IGES标準21
2.2.2 STEP标準23
2.3 产品零件造型25
2.3.1 线框造型26
2.3.2 表面造型27
2.3.3 实体造型27
2.3.4 特徵造型28
第3章 注射模CAD技术33
3.1 注射模CAD概述33
3.1.1 注射模设计技术的发展阶段33
3.1.2 CAD技术在注射模中的套用34
3.1.3 注射模CAD技术的发展趋势35
3.2 注射模CAD的主要内容35
3.2.1 注射模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35
3.2.2 注射模CAD系统的工作流程37
3.3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CAD39
3.4 注射模标準模架的建库与选用42
3.4.1 装配模型的定义42
3.4.2 标準模架装配模型的建立42
3.4.3 标準模架装配模型的管理与调用46
3.5 注射模典型结构与零件设计CAD46
3.5.1 浇注系统设计47
3.5.2 侧向抽芯机构设计48
3.5.3 脱模和顶出机构设计50
3.5.4 冷却系统设计51
3.6 UG软体针对注射模具製造的功能51
3.6.1 MoldWizard模组概述52
3.6.2 MoldWizard模组套用实例53
第4章 级进模CAD技术61
4.1 级进模CAD系统概述61
4.1.1 级进模CAD系统发展概况61
4.1.2 级进模CAD系统的组成结构62
4.1.3 级进模CAD系统的发展趋势62
4.2 级进模CAD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3
4.2.1 级进模CAD系统的总体结构63
4.2.2 级进模CAD系统的功能模组63
4.2.3 级进模CAD系统的数据流65
4.2.4 级进模CAD系统的相关技术65
4.3 UG/PDW的套用介绍及实例68
4.4 其他专用沖模CAD技术76
4.4.1 汽车覆盖件模具CAD技术76
4.4.2 积体电路引线框架多位精密级进模CAD技术77
第5章 模具CAM技术79
5.1 模具数控加工概述79
5.1.1 模具製造的要求79
5.1.2 模具数控加工的特点80
5.2 模具数控编程系统81
5.2.1 数控工具机81
5.2.2 数控加工81
5.2.3 数控编程系统81
5.3 利用CAM系统进行自动编程的基本步骤82
5.4 UG的CAM功能介绍83
5.4.1 UG加工模组综述83
5.4.2 刀具轨迹的管理85
5.4.3 UG铣削加工方法介绍85
5.5 CAM的后置处理95
5.5.1 UGNX后处理简介95
5.5.2 后处理编辑器95
第6章 注塑模具CAE技术97
6.1 注塑成型基础知识97
6.1.1 注塑成型定义97
6.1.2 注塑成型工艺过程98
6.1.3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99
6.2 常见注塑製品缺陷及产生原因100
6.2.1 短射100
6.2.2 气穴101
6.2.3 熔接痕和熔接线102
6.2.4 滞流102
6.2.5 飞边103
6.2.6 跑道效应103
6.2.7 过保压104
6.2.8 色差104
6.2.9 喷射105
6.2.10 不平衡流动105
6.3 注塑模CAE技术105
6.3.1 注塑模CAE的内容105
6.3.2 注塑模CAE技术的原则106
6.3.3 注塑成型模拟技术106
6.4 MoldFlow软体简介107
6.4.1 MoldFlow软体功能107
6.4.2 MoldFlow软体的作用109
6.5 MoldFlow分析实例109
第7章 冲压模具CAE技术121
7.1 概述121
7.1.1 CAE技术在冲压模具设计中所能解决的问题121
7.1.2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套用122
7.2 冲压成形过程模拟软体简介122
7.2.1 有限元法简介122
7.2.2 有限单元法分析过程概述123
7.2.3 常用软体介绍124
7.3 AutoForm冲压成形模拟实例126
7.3.1 AutoForm视窗介绍126
7.3.2 模拟过程127
第8章 模具CAD/CAM领域的新技术143
8.1 高速加工技术143
8.1.1 高速加工概述143
8.1.2 高速加工的定义144
8.1.3 高速加工中心的类型144
8.1.4 高速加工的特点145
8.1.5 高速加工的关键技术145
8.1.6 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行业的套用147
8.2 逆向工程技术148
8.2.1 逆向工程概述148
8.2.2 逆向技术的套用149
8.2.3 实物逆向的研究内容150
8.2.4 影像逆向技术153
8.2.5 逆向工程技术相关软体153
8.2.6 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153
8.3 快速成形技术154
8.3.1 RP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54
8.3.2 RP技术在模具行业的套用155
8.3.3 常见的快速成形技术155
8.3.4 RP技术的展望158
8.4 虚拟製造技术158
8.4.1 虚拟製造和虚拟製造系统的基本概念158
8.4.2 虚拟製造技术的套用159
8.4.3 虚拟製造技术的展望159
参考文献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