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实用教程》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ISBN是9787301186572。
基本介绍
- 书名:模具CAD实用教程
- 作者:许树勤
- ISBN: 9787301186572, 7301186576
- 页数:202页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4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模具CAD实用教程》以SolidWorks系统为三维CAD软体,在基础部分通过零件造型,介绍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和选单和建模结构。书中涵盖沖模CAD、锻模CAD和注塑模CAD三大部分,每部分都包括相应的模具设计的预备知识,特别注意利用Solidworks系统的自身功能实现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
编辑推荐
《模具CAD实用教程》:
编写体例新颖 借鉴优秀教材特别是国外精品教材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图文并茂,活泼新颖。书中设定导入案例、阅读材料和套用案例等多种模组,并配备大量实物图和实景图,并辅以示意图进行介绍,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内容新颖 充分反映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体现最新教学改革成果,并将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内容以阅读材料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增强教材内容的延展性,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知识体系实用 以学生就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着重讲解套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技能。理论讲解简单实用,重视实践环节,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学而有用,学而能用。
内容编排实用 以学生为本,紧紧抓住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点,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结合不同的工程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案例分析和习题设定注重启发性,强调锻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模”字溯源
1.2 模具的定义
1.3 模具的分类
1.4 人与模具
1.5 模具的生产
1.6 模具与模具专业
1.7 模具设计软体
1.8 商业CAD系统简介
1.9 选择CAD软体时应考虑的问题
小结
思考题与作业
第2章 SolidWorks、Pro/E基础套用
2.1 SolidWorks、Pro/E软体简介
2.1.1 SolidWorks、Pro/E软体特点
2.1.2 SolidWor_ks输入/输出档案格式
2.2 SolidWorks、Pro/E的工作视窗
2.3 SolidWorks、Pro/E的建模结构
2.3.1 新建零件图
2.3.2 给零件图命名
2.3.3 绘图基準面
2.3.4 草图
2.3.5 特徵
2.4 三通实体造型
2.4.1 三通结构分析
2.4.2 三通SolidWorks建模
2.4.3 三通Pro/E建模
2.5 支承座
2.5.1 支承座结构分析
2.5.2 支承座SolidWorks建模
2.5.3 支承座:Pro/E建模
2.6 卡板
2.6.1 卡板结构分析
2.6.2 卡板SolidWorks建模
2.6.3 卡板Pro/E建模
2.7 连桿热锻件
2.7.1 连桿热锻件结构分析
2.7.2 连桿SolidWorks建模
2.7.3 连桿Pro/E建模
2.8 换挡叉
2.8.1 换挡叉零件结构分析
2.8.2 换挡叉零件建模步骤
2.9 杯子
2.9.1 数据档案準备
2.9.2 数据档案传输
2.9.3 杯子SolidWorks建模
2.9.4 杯子:Pro/E建模
2.10模组系列零件设计
2.10.1 模组SolidWorks建模
2.10.2 模组Pro/E建模
2.10.3 SolidWorks命名草图、特徵及尺寸
2.10.4 SolidWorks系列零件设计表
2.10.5 Pro/E族表设计
小结
思考题与作业
第3章 沖模CAD
3.1 概述
3.2 沖模的分类
3.2.1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3.2.2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3.3 沖模的组成
3.4 沖模设计的主要内容
3.4.1 冲压工艺设计
3.4.2 模具设计
3.5 沖裁模压力中心的计算
3.5.1 压力中心的定义
3.5.2 压力中心计算的力学原理
3.5.3 压力中心的求解方法
3.5.4 压力中心的求解举例
3.6 毛坯排样
3.6.1 沖裁件面积
3.6.2 排样方案确定
3.7 沖裁力的计算
3.7.1 沖裁力的计算公式
3.7.2 沖裁线的长度
3.7.3 沖裁力
3.8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3.8.1 凸、凹模尺寸特点
3.8.2 尺寸计算原则
3.8.3 尺寸计算方法
3.9 卡板落料沖孔複合模的三维建模
3.9.1 卡板複合模的组成
3.9.2 凹模
3.9.3 顶件器
3.9.4 凸模
3.9.5 上模固定板
3.9.6 上模座
3.9.7 凸凹模
3.9.8 卸料板
3.9.9 下模固定板
3.9.10下模座
3.10模具装配
3.10.1 新建装配体
3.10.2 插入第一个零件
3.10.3 添加零件
3.10.4 配合前的準备
3.10.5 添加配合
3.10.6 删除配合
3.10.7 移动零部件
3.10.8 旋转零部件
3.10.9 重新添加配合关係
3.10.10完成装配体
3.10.11添加装配体特徵
3.10.12派生零部件
小结
思考题与作业
第4章 锻模CAD
4.1 概述
4.1.1 锻模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4.1.2 锻模的设计流程
4.2 锻件的设计
4.2.1 确定分模面
4.2.2 余块
4.2.3 机加工余量和模锻斜度
4.2.4 圆角
4.3 锻模设计的基本参数
4.3.1 锻件长度L件
4.3.2 锻件质量m件和锻件体积V件
4.3.3 锻件周边长度L周长
4.3.4 锻件最大投影面积A件
4.4 飞边槽设计
4.4.1 初选模锻设备
4.4.2 带飞边槽的锻件
4.4.3 模锻设备吨位的校核
4.4.4 钳口
4.5 轴类锻件制坯模膛设计
4.5.1 截面图
4.5.2 直径图
4.5.3 模锻工艺方案
4.5.4 滚挤模膛
4.5.5 预锻件
4.5.6 切断模膛设计
4.6 模膛结构设计
4.6.1 锻模中心
4.6.2 模膛中心
4.7 锻模的三维造型
4.7.1 模组
第5章 注塑模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