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模具设计与製造(第2版)(杨占尧着图书)

(2019-01-05 17:44:18) 百科
模具设计与製造(第2版)(杨占尧着图书)

模具设计与製造(第2版)(杨占尧着图书)

《模具设计与製造(第2版)》是2012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占尧。

基本介绍

  • 书名:模具设计与製造(第2版)
  • 作者:杨占尧 主编
  • ISBN:978-7-115-27284-3
  • 开本:16 开

图书信息

书 名 模具设计与製造(第2版)(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丛 书 名 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精品系列
责任编辑 李育民
印 张 20.25
字 数 473 千字
页 数 311 页
装 帧 平装
版 次 第2版第1次
二版时间 2012年4月
本 印 次 2012年4月
首 印 数 -- 册
定 价 39.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非模具专业学生学习模具知识的综合性教材,内容通俗实用,紧扣生产实际,与套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本书涵盖了模具设计与製造相关技术的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介绍了塑胶成形基础,塑胶注射模、压缩模、压注模、挤出模设计和塑胶模具製造与装配方法;下篇重点介绍了冲压加工基础、沖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其他冲压工艺与模具以及冲压模具製造与装配。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非模具专业模具课程教学和模具技术培训用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0.1 模具及其功能 1
0.2 模具分类及套用 2
0.3 模具製造特点 3
0.4 模具加工方法 4
实训与练习 8
上篇 塑胶模具设计与製造
第1章 塑胶成形基础
1.1 塑胶及其组成 10
1.1.1 塑胶的特点 10
1.1.2 塑胶的组成 11
1.2 塑胶的分类 12
1.2.1 按聚合物的热性能分类 12
1.2.2 按塑胶的用途分类 13
1.3 塑胶模的功用与分类 14
1.3.1 塑胶模的功用 14
1.3.2 塑胶模的分类 14
1.4 塑胶模具材料及其选用 15
1.4.1 塑胶模成形零件材料要求 15
1.4.2 塑胶模零件材料的选用 15
1.5 塑胶製件设计 17
1.5.1 塑胶製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17
1.5.2 塑件的形状和结构设计 18
1.5.3 螺纹塑件设计 24
1.5.4 齿轮塑件设计 26
1.5.5 塑件的尺寸精度 27
1.6 注射机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30
1.6.1 注射机的基本组成 31
1.6.2 注射机的工作过程 31
1.6.3 注射机的分类 32
1.6.4 注射机的技术参数 33
1.6.5 注射机的型号规格表示法 33
1.7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係 34
1.7.1 型腔数量的确定和校核 35
1.7.2 最大注射量校核 35
1.7.3 锁模力校核 35
1.7.4 开模行程校核 36
1.7.5 推顶装置校核 36
1.7.6 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与固定尺寸校核 36
实训与练习 37
第2章 塑胶注射模设计
2.1 注射模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38
2.1.1 注射模的工作原理 39
2.1.2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40
2.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 41
2.2.1 单分型面注射模 41
2.2.2 双分型面注射模 41
2.2.3 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射模 42
2.3 浇注系统设计 43
2.3.1 浇注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43
2.3.2 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44
2.3.3 热流道浇注系统设计 49
2.4 成形零部件设计 51
2.4.1 分型面的设计 51
2.4.2 注射模的排气 53
2.4.3 成形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54
2.4.4 成形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56
2.4.5 成形零部件的壁厚计算 59
2.5 结构零部件设计 61
2.5.1 导柱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61
2.5.2 锥面对合导向机构 63
2.5.3 标準模架 64
2.6 推出机构设计 66
2.6.1 推出机构的驱动方式 66
2.6.2 推出力的计算 66
2.6.3 一次推出机构 67
2.6.4 二次推出机构 70
2.6.5 浇注系统凝料的推出和自动脱落 71
2.6.6 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73
2.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74
2.7.1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75
2.7.2 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81
2.7.3 斜导槽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81
2.7.4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82
2.7.5 斜顶桿顶出抽芯机构 82
2.7.6 液压或气压抽芯机构 83
2.7.7 手动分型抽芯机构 83
2.7.8 齿轮齿条抽芯机构 84
2.8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85
2.8.1 温度调节系统的功用 85
2.8.2 冷却系统设计 86
2.8.3 加热系统设计 89
2.9 注射模设计实例 90
2.9.1 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91
2.9.2 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91
2.9.3 注射机的初步选择 91
2.9.4 浇注系统设计 92
2.9.5 成形零件设计 93
2.9.6 冷却系统设计 94
2.9.7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95
2.9.8 模具装配图的绘製 96
2.9.9 模具零件图的绘製 98
实训与练习 100
第3章 其他塑胶成形模具设计
3.1 压缩模设计 102
3.1.1 压缩成形原理 102
3.1.2 压缩模的典型结构及组成 103
3.1.3 压缩模的分类 104
3.1.4 压缩模的结构选用 106
3.1.5 压缩模结构设计要点 107
3.2 压注模设计 110
3.2.1 压注成形原理 110
3.2.2 压注模的典型结构与组成 111
3.2.3 压注模的分类 112
3.2.4 压注模结构设计要点 114
3.3 挤出模设计 117
3.3.1 挤出成形原理 117
3.3.2 挤出成形的模具结构 118
3.3.3 机头与挤出机的连线 119
3.3.4 管材挤出成形机头 120
3.3.5 棒材挤出成形机头 121
3.3.6 薄膜挤出吹塑成形机头 122
实训与练习 124
第4章 塑胶注射模具製造与装配
4.1 塑胶注射模具製造特点 126
4.1.1 模具製造过程的基本要求 126
4.1.2 模具製造过程 127
4.2 塑胶注射模具製造要点 131
4.2.1 模架製造要点 131
4.2.2 成形零件製造要点 132
4.2.3 模具辅助结构件製造要点 133
4.3 塑胶注射模具典型零件加工 133
4.4 塑胶注射模具的装配 135
4.4.1 塑胶注射模具技术要求 135
4.4.2 模具装配的工艺过程 136
4.4.3 模具的装配方法 137
4.4.4 模具的装配要点 138
4.4.5 模具的组件装配 139
4.4.6 模具的总装 145
4.4.7 模具的试模 147
实训与练习 148
下篇 冲压模具设计与製造
第5章 冲压加工基础
5.1 冲压加工的分类、特点及套用 150
5.1.1 冲压加工与冲压模具的概念 150
5.1.2 冲压加工的特点 151
5.1.3 冲压加工的基本工序 151
5.2 板料塑性变形及其基本规律 152
5.2.1 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 153
5.2.2 应力—应变曲线及朔性变形定律 154
5.2.3 塑性条件 155
5.2.4 应力与应变的关係 155
5.3 冲压常用材料 156
5.3.1 冲压加工对材料的要求 156
5.3.2 冲压加工常用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156
5.3.3 冲压加工常用材料在图纸上的表示 158
5.4 冲压模具常用材料 158
5.4.1 模具材料在模具工业中的地位 158
5.4.2 沖模材料的选用原则 159
5.4.3 沖模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159
5.5 冲压设备与选用 161
5.5.1 曲柄压力机 162
5.5.2 液压机 165
实训与练习 167
第6章 沖裁工艺与模具设计
6.1 沖裁变形过程及断面特徵 169
6.1.1 沖裁板料的变形过程 169
6.1.2 沖裁件的断面特徵 170
6.2 沖裁间隙 171
6.2.1 合理间隙 171
6.2.2 合理间隙的确定 172
6.2.3 合理间隙的选择原则 173
6.3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74
6.3.1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 174
6.3.2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75
6.4 沖裁工艺的计算 179
6.4.1 沖裁力的计算 179
6.4.2 降低沖裁力的方法 180
6.4.3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180
6.4.4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181
6.4.5 沖裁压力中心的计算 182
6.5 工件的排样与搭边 183
6.5.1 排样原则 183
6.5.2 排样方法 183
6.5.3 搭边 185
6.5.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87
6.5.5 排样图 188
6.6 沖裁工艺设计 188
6.6.1 沖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188
6.6.2 沖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190
6.6.3 模具结构的设计 191
6.7 沖裁模的典型结构 192
6.7.1 沖裁模的结构组成 192
6.7.2 沖裁模的典型结构 193
6.8 沖裁模零部件设计 197
6.8.1 工作零部件设计 198
6.8.2 定位零件设计 203
6.8.3 卸料装置设计 206
6.8.4 固定零件设计 208
6.8.5 模具的闭合高度 210
6.9 沖裁模具设计实例 210
6.9.1 沖裁件工艺分析 211
6.9.2 模具总体方案的确定 211
6.9.3 模具设计的工艺计算 213
6.9.4 模具装配图的绘製 215
6.9.5 模具零件图的绘製 216
实训与练习 219
第7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7.1 概述 220
7.2 弯曲变形过程及特点 221
7.2.1 弯曲变形过程 221
7.2.2 弯曲变形特点 222
7.3 弯曲件质量分析 223
7.3.1 弯裂 223
7.3.2 弯曲回弹 224
7.3.3 偏移 228
7.4 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230
7.4.1 弯曲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230
7.4.2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 230
7.4.3 弯曲力计算 232
7.4.4 顶件力或压料力 233
7.4.5 压力机吨位的确定 233
7.5 弯曲模的设计 233
7.5.1 弯曲件的工艺性 233
7.5.2 弯曲模的结构设计 236
7.5.3 弯曲模的工作部分设计 237
7.6 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240
7.6.1 V形件弯曲模 240
7.6.2 U形件弯曲模 241
7.6.3 Z形件弯曲模 242
7.6.4 形件弯曲模 242
7.6.5 圆形件弯曲模 243
7.6.6 铰链件弯曲模 244
7.6.7 複合弯曲模 245
实训与练习 245
第8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8.1 概述 247
8.2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分析 248
8.2.1 拉深变形过程及特点 248
8.2.2 拉深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 250
8.2.3 拉深过程中的起皱与破裂 251
8.2.4 拉深件的工艺性 252
8.3 圆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 253
8.3.1 毛坯尺寸的计算 253
8.3.2 拉深次数的确定 254
8.3.3 工序件尺寸的计算 257
8.3.4 拉深力与压边力的确定 257
8.4 拉深模工作部分设计 260
8.4.1 凸、凹模结构设计 260
8.4.2 拉深模具间隙 261
8.4.3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和公差 262
8.4.4 压边装置 264
8.5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265
8.5.1 首次拉深模 265
8.5.2 以后各次拉深模 266
8.5.3 落料拉深複合模 267
8.6 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简介 268
8.6.1 窄凸缘筒形件的拉深 268
8.6.2 宽凸缘筒形件的拉深 268
实训与练习 271
第9章 其他冲压工艺与模具
9.1 校形 272
9.1.1 校平 273
9.1.2 整形 274
9.2 翻边 275
9.2.1 内孔翻边 275
9.2.2 外缘翻边 278
9.3 胀形 280
9.3.1 胀形的变形特点 280
9.3.2 平板坯料的起伏成形 281
9.3.3 空心坯料的胀形 283
9.4 硬质合金模 285
9.4.1 硬质合金模具的特点 285
9.4.2 硬质合金模具设计要求 285
9.5 多工位级进模 286
实训与练习 288
第10章 冲压模具製造与装配
10.1 概述 289
10.2 沖裁模的製造与装配 291
10.2.1 凸、凹模技术要求与加工特点 291
10.2.2 凸、凹模加工 291
10.2.3 其他零件加工 295
10.2.4 模具零件的连线方法 298
10.2.5 模具间隙及位置的控制 299
10.2.6 模具的装配 301
10.2.7 模具装配举例 301
10.2.8 试模与调整 303
10.3 弯曲模的製造与装配 305
10.3.1 凸、凹模技术要求与加工特点 305
10.3.2 凸、凹模加工 306
10.3.3 试模与调整 306
10.4 拉深模的製造与装配 307
10.4.1 凸、凹模技术要求与加工特点 307
10.4.2 凸、凹模加工 308
10.4.3 试模与调整 309
实训与练习 311
参考文献 312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