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药交会为“中国药都”——樟树市举办,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个药交会之一,樟树药交会的到会人数、成交(订单)金额及在全国药商中的影响力历来是三个之首。是江西省响噹噹的一块金字招牌,樟树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樟树药交会
- 举办时间:1958年10月16日
- 举办次数:46届
- 举办单位:樟树市政府
最新信息
金秋时节,“中国药都”樟树市药香瀰漫,人潮涌动。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樟树第46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在江西省樟树市举行。走马樟交会,标準化的国际展位、红火的交易场景、药交会“牵手”网际网路的创新之举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人处处体验到今年樟树药交会的新变化、新姿态、新魅力。

“樟树药交会已由单一的药材药品交易逐渐转变为商贸、文化、学术交流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展会,成为全国医药厂商展示企业形象、开展技术交流、促进产品交易的有效载体。”樟树市药业局局长聂六平认为,樟树药交会除了给樟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之外,更是一个功能完善、内涵丰富、视野开阔的综合性交易盛会。
第46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流程
- 时间:2015年10月16—18日
- 主题:创新·传承·合作·共赢
- (一)经济贸易板块
1、专业交易会展;2、网际网路+药交会
3、新兴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
(二)学术交流板块
4、中国中药材合作社发展交流会
5、江西“中医药强省”科技成果对接会
(三)文化宣传板块
6、药交会新闻发布会;7、开幕式
8、三皇宫祭祖典礼;9、中韩美术交流展
10、涂善祥道教音乐会;11、剪纸艺术展
发展经历
樟树药交会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三个药交会之一,在计画经济时期,国家主要是根据制定的药品(药材)生产计画通过在三个药交会上来落实:上半年的企业生产计画在樟树药交会落实,下半年的在河北省安国县的安国药交会落实,河南省辉县百泉药交会主要调整每年生产计画的余缺。樟树药交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1、办会初期(1958-1965年)
1958年10月,解放后的第一次樟树全国药材交流会在清江饭店举行。到会代表100人,成交(订单)金额150万。1958-1965年,共召开10次樟树全国药材交流会,累计到会代表5000多人,成交额达5亿多元。随后的十年内乱,百业凋零,樟树药交会亦未能倖免,停办了16年。
2、快速发展期(上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此时期,大会在软硬体、成交额、人气、规模、影响力都取得了极大发展和提高。
朱德委员长和康克清同志视察

1980年11月,樟树恢复举办了樟树第11届全国药材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中西合璧,有中药材、中成药、西药、药械。到会单位1041个,代表2673人,交流品种7000多种,成交金额12439万元。
1982年,清江县委、县政府新建高10层的药都宾馆作为药交会吃住场所,以及2.5万多㎡的药材交易市场,有摊位2000余个,展馆200多间,这使大会有了正规固定的交易场所和食宿点。
1988年12月,清江撤县设市,成立樟树市药业管理局,负责药都樟树药业的日常工作和一年一次的全国药材交流会。
1989年,紧临药都宾馆新建以药都大厦为主体的15000㎡交易场所,交易展馆200多间,摊位2000多个,与药都宾馆连成一体,硬体施设进一步扩大。该年的第20次樟树药交会成交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显示出改革开放后樟树药交会强大的生命力。自此以后,每年的药交会参会人数、品种、成交金额均直线上升。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医药行业日新月异,樟树药交会更是年年创新高。
1998年,樟树第29次全国药材交流会到会代表集中,人数稳中有增,厂商3千多家,人数逾3万人;交易活跃,参展的药材5000余种,其中成药1800余种,形成药材与成药并存,药品与药械共荣的局面。
1999年第30次至2001年第32次药交会的参会人数及成交金额都在以上几届樟树药交会之间徘徊。
3、转型发展期(2002年至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行销手段的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工具普及,传统药交会的功能及作用受到冲击。为振兴樟树药业,弘扬药都品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不以盈利为目的,以社会综合效益为主,举全市之力办好樟树药交会的办会思路,使樟树药交会形式更活,内容更多,档次更高,形象更好,为彰显中国药都悠久的药文化和产业化优势,宣传中国药都樟树,扩大医药招商引资起得了显着效果。樟树药交会由此增加了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2年,樟树全国药交会的会场设到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内的商务会展中心(建筑面积8000㎡)为主会场,设300多个3×3㎡的国际标準展位,另在市场内设立1000余个露天药材展棚(2×2㎡)。
200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次主办大会,使大会档次更高、客商更多、交易量更大、影响力更强,大会期间在樟树举办首届全省招商引资洽谈会,收效明显。
2006年,樟树第37届全国药交会期间,举办了“同一首歌·走进药都樟树”演唱晚会。修建用于药交会开幕式使用的“药都广场”,药交会的硬体设施进一步完善。
2011年的樟树第42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围绕“创新、健康、合作、发展”四大主题,再次获得圆满成功。据统计,本届大会各项指标均超历史,其中:参会的全国医药厂商达9100余家,参会代表8.6万余人;参展企业达510余家,参展品种12000余个,成交额达26.8亿元。签约医药产业项目28个,投资额44.72亿元。大会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樟树乃至江西省的对外形象,而且扩大了全省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在海内外医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自大会在新建的中药材市场举办以后,樟树药交会的二个传统特色明显加强:一是中药材现货交易非常活跃。大会期间,中药材专业市场内共设定1000个药材展棚,有来自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浙江及东北三省等全国各大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的药商摆摊设点,集中了人参、冬虫夏草、鹿茸、天麻、枸杞、当归、党参、田七、海龙、海马等全国各种名贵中药材,进行现货交易。中药材的交易无论是规模、人气、交易量和影响力,在全国医药会展业独一无二。二是成为全国胶类企业行销主战场。大会集中了全国所有的20多家胶类(阿胶、鹿胶、龟甲胶)生产企业,如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山东福牌阿胶集团、河南辅仁堂药业等全国知名製药企业,这些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大打行销战,销售异常活跃,近几届药交会,仅东阿阿胶集团销量就达1000多万元,樟树药交会已成为全国胶类製药企业必争之地。正如山东东阿阿胶公司副总经理程继忠说:“别的药交会可以不去,但樟树药交会我们每年必到。”
媒体报导
人民网
作为中国药都,江西省樟树市发挥着药材集散地的作用,今年参加药交会的企业热情高涨,通过药交会这个媒介,沟通生产信息,签订契约,增进企业之间相互了解交流。“不要光看参观人数的多少,也不要只看会上籤约数目的多少,药交会作为一个媒介,让全国各地的药材企业能够互通有无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连续参加了9年,樟树药交会办得一年比一年好。” 房书亭表示。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大了对药品质量监管力度的大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总产值增速大幅下降,这其中也包括中药企业产值。房书亭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到了对假冒伪劣药品的监管力度,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整箇中药市场的发展,激扬浊清,有利于药企的发展。樟树药交会以后不仅要吸引更多的药品生产企业来参加,还要吸引更多的药品经销商参会。
随着网路时代的来临,传统药交会如何创新突围,释放新的活力?本届樟树药交会创新办会思路,依託云健康电商产业园资源优势,首次引入“网际网路+”模式,通过PC、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搭建线上展示交易、线下体验交流的现代会展平台,使传统会展迈向网路化、信息化。
“这届药交会引进了‘网际网路+’模式,这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事情,中药市场传统的销售模式将转向网际网路销售,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相信樟树的中药产业会越做越好,樟树药交会也定会越办越好。” 房书亭对本网表示。
大江网
樟树药交会不惑之年有困惑
佳绩之下难掩隐忧
“签约28个项目,项目投资36.2亿元,其中医药项目19个,契约资金28.67亿元;参会厂商8600家,参会代表8万余人,参展品种1.1万个,3天成交额达22.9亿元。”这是本届樟树药交会取得的成绩,每项都超过了历届。
不过记者在樟树中药材市场调查时注意到,石药、上药、扬子江药业等全国“第一方阵”的药企并未光临,绝大多数参展的是省内外平时知名度不高的药企。药企所展示的产品中,保健品类居多,进门发传单、展示区内摆材料是常用形式。在室外展区,有中药材展棚1300个,记者在採访中注意到一些不太协调的现象,有许多商贩在摆地摊,还有乡村集市上常见治疗疑难杂症的“民间高手”吆喝。
而本届樟交会的宣传材料上称,要围绕“努力把樟交会办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交易会”、“办成一个全国性的经典盛会”的目标来办此次药交会。可参展的知名药企很少,愈发显得樟树药交会水平有待提高。
外地药企多声势压过本土企业
樟树市药业局副局长周正如表示,随着企业行销模式的变化,药交会已和传统的不一样,交易功能退居其次,企业更注重形象展示与到现场来交友,并不是为了到展会来拿订单。国内实力较强的药企行销网路广,耗巨资投入宣传,企业本身及其产品家喻户晓,对于到药交会,企业有选择性,可去也可不去。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注意到,外墙、广播、工作人员衣帽等可宣传媒介几乎都被外地企业所占领,而没看到仁和药业的宣传痕迹。
事实上,除了仁和,我省知名药企江中、汇仁、济民可信等本土龙头企业也没在本届樟交会上做过多的宣传。“对于本次樟交会,仁和主要以东道主的身份去捧场,没投入精力和财力去推广。”仁和药业负责企业宣传的许国雄称。
冲击
全国每年六七十次药交会对樟交会形成冲击
成都药交会、南京药交会、郑州药交会、天津国药会……到网上一搜,每年全国大大小小的药交会六七十场,平均每周至少有一场,如此泛滥的药交会令药企进入了药交会参展疲劳期。“每年都要接到几十个邀约参展的电话,实在顾不过来,就只选择了三四个邻省的药交会去展示一下。不过从所参展的药交会来看,几乎大同小异,没有什幺新意。”在樟交会展示现场,南昌一药企负责人如此说。
周正如认为,如此泛滥的药交会,使樟交会受到的冲击不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樟交会的规模和水平。
突围
让樟交会转战宜春、南昌?
药交会交易功能减弱,而全国多数药交会主要在大城市举办,从而利于企业在客流量大的地方提升展示效果。从交通、住宿、展示场所等软硬体设施方面,这些正是樟树所欠缺的。採访中,有业内人士认为,把樟交会变身江西省药交会,在更大的城市举办,如宜春,乃至南昌。
对于业内如此的说法,樟交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太现实,药交会并不只是单纯的展会经济,必须要有地方深厚的药业文化元素。樟树的药文化有1800年的历史,这是我省其他市县所不具备的。假设在南昌举办,人气上去了,但缺少药文化的支撑,长期下去就失去魅力,就很难产生品牌效应。况且,药交会的投入很大,本届樟交会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数千万元,几十年下来投入累计达数亿元,重新选择举办城市,投入是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对于当前樟交会的困境,樟树市政府已意识到,近年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宾馆等方面。同时,支持樟树药业做大做强,不断巩固药都的地位,让以后的樟交会上档次、有规模、影响力更大,从而吸引更多知名药企参展。”周正如称。
其他信息
同一首歌走进药交会
作为樟树第37届全国药交会开幕的重头戏,由仁和药业集团赞助的“同一首歌·走进樟树药交会”大型文艺晚会将于10月18日19:30在江西省樟树市药都广场举行,刘德华、蔡依林、刘若英、韩红等两岸三地明星将在晚会上登台献艺。
这是《同一首歌》栏目组首次走进“药都”樟树,本场晚会由着名主持人梁永斌和倪萍联袂主持。香港明星刘德华、黎明,大陆实力唱将韩红、孙楠、田震,青春偶像蔡依林、古巨基、刘若英、莫文蔚、光良等将同台献艺,为药交会助兴。仁和集团代言歌手付笛生、任静夫妇也将倾情演出。
本届樟树药交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总导演、总製片主任孟欣亲自执导,舞美设计、舞台器材等均挑选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公司参与,绚丽的灯光和震撼的音乐将让现场观众体验音乐的极致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