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元(Character)是各种文字和符号的总称,包括各国家文字、标点符号、图形符号、数字等。当在表达式中输入字母时,它们会在同一序列中与对应的字母匹配,我们可以输入任何字母或者数字,以及某些标点符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标準字元
- 外文名:normal character;standard character
- 拼音:biāo zhǔn zì fú
- 输入输出函式:getchar()和putchar()
- 相关名词:非标準字元
- 套用学科:计算机原理术语
标準字元输入输出函式
C语言函式馆提供了getchar()、putchar()等以键盘为标準输入设备、以显示器为準输出设备的标準字元输入输出函式。
(1)标準字元输出函式putchar()
putchar()函式向标準输出设备(一般为显示器)输出一个字元,其调用的一般形式为:putchar(c)
其中,c可以是一个字元常量、字元变数、整型常量、整型变数或整型表达式。
(2)标準字元输入函式getchar()
getchar()函式从标準输入设备(一般为键盘)读入一个字元,并立即在显示器上显示该字元(称作回显),其调用的一般形式为:getchar()
常用的标準字元编码
字元是计算机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数据类型。虽然在人们看来,由不同形状和线条组合在一起所呈现的字元便于识别辨认,但这种形式并不被计算机所接受。实际上,计算机只存储、传输和处理二进制形式的信息。因而为了使计算机能够处理字元,首先需要将二进制数和字元的对应关係加以规定,这种规定便是字元编码。由于这涉及世界範围内的信息表示、交换、处理、传输和存储,所以这样的规定都是以国家标準或国际标準的形式加以颁布和实施的。
国际5号码
国际5号码(IA5)是一种最初由美国标準化协会提出的编码方案,当时称为美国信息交换标準码,简称ASCII码。它是一种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编码,已被国际标準化组织和国际电报电话谘询委员会(CCITT,已改名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为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用标準码,并由CCITT T.50建议推荐。
在这种编码中,每个字元由唯一的7位二进制数表示,于是在IA5编码集中总共可以包含128个不同的字元,如右图所示。表中位于0列和1列的字元以及字元SP和字元DEL均属于控制字元,这些控制字元不能被显示或列印。
IA5编码表(ASCII码錶)

为在传输过程中提高可靠性,一般以8位组的形式传输IA5编码集中的字元。也就是说,在原有7位编码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奇偶校验位,使8位组中二进制1的数量总是奇数(实现奇校验)或者总是偶数(实现偶校验),以此来检验传输过程是否出现差错。
1980年,我国颁布了GB 1988—80国家标準“信息处理交换用八位编码”。它与IA5码基本一致,只是将位于IA5编码表中第4行第2列的字元“$”替换成人民币标誌“¥”。后来又颁布了国家标準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元集一一基本集)。它採用2位元组(即16位)的比特串来表示汉字字元,该字元集共收编汉字6763个和非汉字图形字元682个,适用于汉字处理、汉字通信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EBCDIC码
EBCDIC码是一种8位的BCD码,其全称为扩充的二~十进制交换码。就编码长度而言,这种编码所能表示字元数量的上限为256个,但事实上它目前仅对143个字元进行了定义。如右图所示,列出了EBCDIC码的定义情况。
EBCDIC编码表

这种编码的优势在于其大量未定义的状态为用户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便于对所需的字元进行自定义。由于这种编码的长度为8位,与计算机的位元组长度相匹配,故它可作为计算机内部的传输代码。但正因为它具有8位码长,无法添加奇偶校验位,所以不适于远距离传输。
国际2号码
国际2号码(IA2)是一种用5位二进制数表示字元的编码,又称波多码。根据其具有的5位码长,可以估计这种编码似乎只能表示32个不同的字元,无法满足36个基本字元的需要。但实际上,这种编码通过运用转义控制码来转变紧随其后的编码所具有的含义,最终实现了用5位二进制数表示58个字元的功能。自从1932年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以来,它已被广泛地套用于电报通信这一领域。
标準字元键区
标準字元键区是使用键盘的主要区域,如右图所示,其字元排列与英文打字机一致。其中,数字及运算符也可以通过小键盘区输入。
标準字元键区

1.字母键
标準计算机键盘有26个字母键。这26个键的排列位置是根据其使用频率安排的,使用频率较高的键放在中间,而使用频率较低的键放在两侧,这种安排方式与人们手指的击键灵活性有关。食指、中指的灵活性和力度好,击键速度也相应较快,所以食指和中指负责的字母键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在字母键位上,每个键可输入人小写两种字母,大小写的转换用上档键<Shift>或<CapsLock>键来实现。<Shift>键左、右各一个,用于大小写字母的临时转换。
2.数字键与符号键
数字键位于字母键的J二方。每个键面上都有上、下两种符号,也称双字元键,上面的符号称为上档符号(如@、#、$、%、^、&、*等),下面的符号称为下档符号,包括数字、运算符号(-、=、\等),它们可以通过<Shift>键进行转换。
3.空格键
空格键位于标準字元键的最下方,是一个空白长条键。当输入的位置需要是空白的时,可用空字元代替,每击一下该键,便产生一个空格。
在插入状态,如果游标上有字,不管是一个还是右边一串,都一起向右移,可以用它来使该行字往右移动。
另外,在输入中文时,如果提示行中出现了多个字或词组,击一个空格键,就表示要选用提示行的第一个字或词组。
4.上档键<Shift>
上档键<Shift>位于主键盘区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倒数第二个位置,两个键无论按哪个,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上档键主要用于辅助输入上档字元。在输入上档字元时,先按住上档键不放,然后再击打上档字元键位。
例如,如果要输入数字2,直接击数字键2即可;如果要输入字元“@”,则需先按下<Shift>键,再击打数字键2,这时字元“@”就出现在文档中了。
又如,如果要输入小写字母a,一般情况下直接击打a键即可;如果要输入大写字母A,则需先按下<Shift>键,再击打字母键A,这时大写字母A就出现在文档中了。
5.回车键<Enter>
回车键位于标準字元键区的右边,是键盘上惟一的直角形的键。
一般情况下,当用户向计算机输入命令后,计算机并不马上执行,直到按下回车键后才去执行,所以也称其为执行键。在输入信息和资料时,按此键游标将换到下一行开头,
所以又称其为换行键。不管是执行、换行还是回车,口头上统称为回车。当说到“回车”时,表示的就是击打一下该键。
计算机上的输入(如输入一句命令、输入一个标题或输入文章中的一个自然段等),结束时都需要输入回车键,以表明命令行、标题或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退格键<*-Backspace>
退格键位于标準字元键的右上角。击打该键一次,萤幕上的游标在现有位置退回一格(一格为一个字元位置),并抹去退回的那一格内容(一个字元),相当于删去刚才输入的字元。
7.控制键<Ctrl>
控制键位于标準字元键区的左下角和右下角,两边各一个,作用相同。此键与其他键位组合在一起操作,起到某种控制作用。这种组合键称为组合控制键。
8.转换键<AIt>
转换键位于空格键的两边,主要用于组合转换键的定义与操作。该键的操作与<Shift>键和<ctrl>键类似,必须按住不放,再击打其他键位才起作用,单独使用该键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