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準时间是指在一定生产环境下,一个熟练工人按规定作业标準生产一个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步骤
从工业工程角度,标準作业时间的制定主要有以下步骤:
一:对确定研究对象,收集基础资料。包括时间研究基础信息资料、作业方法资料;产品、零部件材料资料;设备资料、作业者资料以及相关作业环境资料。
二:对作业进行时间研究(直接时间研究;预定时间标準系统或者标準资料法)确定作业的正常工作时间。
三:在正常作业时间的基础上,根据作业性质及环境条件给予一定的宽放时间,即可得到标準作业时间。
标準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定义
标準时间是指在一定生产环境下,一个熟练工人按规定作业标準生产一个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从标準作业时间的定义可以看出,标準时间具有五大要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者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按照作业标準规定的方法操作;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準:是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的产品;
意义
制定合理的标準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準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準时间的套用使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客观準确的计画、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準时间的套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生产计画
2) 人工工时计画及人员计画
3) 评价同作业者的表现、不同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的依据
4) 用于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计件工资的基準
5) 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 设备与工装的需求计画
7) 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準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準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