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乐山睡佛

(2018-11-03 05:28:57) 百科
乐山睡佛

乐山睡佛

巨型睡佛又称隐型睡佛,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这尊睡佛全身长达4000余米。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联襟而成,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

灵宝峰上的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宋,明、清均曾修葺。为砖筑、方形十三层空心密檐式四方锥体,坐东向西,高38米。下层特高,以上层层收缩,直至塔顶。内实为5层,有通光小孔,每层设佛龛,有石刻佛像。清人有诗:“秘开灵宝擘云根,三水交投万马奔。光相婆罗坪外见,诸峰罗列此峰尊。”

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採光,又能供游人四处眺望。登临塔顶,视野开阔,东面山峦重叠,气势雄伟;南面可见藏经楼、东坡楼;西面江水似天外泻来,三峨如舟浮云海;北面鸟瞰乐山全城,如一只展翅彩凤俯卧在绿波之上。真是东西南北,气象万千。

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誌。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誌,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如今,灵宝塔已成为嘉州古城的一座标誌,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乐山睡佛
  • 外文名称:leshanshuifo
  • 地理位置: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
  • 开放时间:全天
  • 门票价格:免费
  • 长度:睡佛全身长达4000余米
  • 发现时间:1989年5月11日
  • 别称:隐型睡佛
  • 建议游玩时长:1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春秋两季

景点结构

巨形睡佛是由乌尤山、凌云山、东岩构成的奇观。“巨佛”山体是距今的一亿二千万年前的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紫红——砖红色砂岩。
“巨佛”头南脚北,卧于眠江东岸,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米。乌尤山为“佛头”:山嘴是“肉髻”,景云亭如同“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惟妙惟肖,最富神采;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东岩南坡则为其“脚”。乐山大佛位于“肩”、“胸”内,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之意,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凿离堆”,乌尤山山体有所改变。汉 代,三山均为墓地,建造了成百上千的崖墓。凌云、乌尤之间的麻浩崖墓内,刻有一尊我国最早的摩崖佛像。唐代,乌尤山、凌云山佛教大兴,建有乌尤寺、凌云寺,开凿了乐山大佛。灵宝塔始建于唐代,宋以后历代均有维修。这些相关的自然、人文历史奇妙地结合,把“巨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初始展现到了人们的眼前。那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观,为名城乐山增添了一个全新的内容。

相关事件

1989年5月,61岁的广东顺德农民潘鸿忠到乐山旅游,游览乐山大佛、乌尤山之后,随手用傻瓜相机拍了一张睡佛照片。而正是这张照片,让潘鸿忠被认为是乐山睡佛的发现者。
乐山睡佛乐山睡佛
1989年5月11日,广东顺德县鹤乡农民潘鸿忠到乐山旅游,拍下了一张凌云、乌尤全景照。回家乡后,突然 发现照片上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遂把《乐山巨佛发现记》,在《四川文物》(1990年第4期)首次发表。8月,《乐山报》发表了《乐山巨佛发现记》全文。
9月,四川省文化厅派考察组专程赴乐山考察,给予了肯定。庚续,《四川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声报》、《中国旅游报》、《今晚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竞相报导,在国内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反响,可谓“巨佛”出世,轰动一时。慕名而来的远近游人,络绎不绝。
1990年国家拨款对大佛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维修。同时增加了一些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把这一旅游点建设得更加完善。
1991年,潘鸿忠被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随后,由他撰文的《乐山巨佛发现记》被刻成石碑,竖立在新建的观佛楼的墙上,被誉为“三绝碑”,供游客观赏,并一直延续至今。

旅游信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巨佛”景观不是随处可见,观赏“巨佛”的最佳点是在乐山古城东迎春门码头一带。在此处往南眺望,或春或夏、或早或晚、或万里晴天、或云雾瀰漫,“巨佛”均可一收眼底。那巨大的身影,伴随着三江流水、四季风云,似隐似现,与嘉州山水浑然一体,给来来往往的游人一种江山多娇的美的享受、一种妙趣天成的文化薰陶。
大佛背靠山崖,面临大江。当游客们观赏大佛时,同时也就游览了凌云山的胜景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凿有纵横的排水沟,一场大雨后,积水很快就通过这些排水沟排走了,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这座大佛,经过一千多年仍能保持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这套科学的排水系统。

重要事件

2014年9月,发现乐山睡佛的顺德八旬老翁以25年来未获得任何奖金及物质奖励为由状告乐山市政府。
2014年现年86岁的潘鸿忠,2014年安居于老家顺德勒流。他曾经因为在20多年前发现乐山睡佛而成名。但是,2014年这位八旬老人正式在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乐山市人民政府、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并索赔280万元。因为潘鸿忠认为,自己作为乐山睡佛的发现者,有权利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
2014年9月4日,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回复称潘鸿忠不属于提起侵害发现权纠纷诉讼的适格主体,故不受理此案。对此,潘鸿忠表示决定抗诉。
另据了解,潘鸿忠老人还打起着作权官司。起因是老人认为四川省集邮公司所发行的一套邮折里,有一张乐山睡佛的照片侵犯了他的着作权,因此向四川省集邮公司索赔100万元。据了解,2014年此案材料已交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但是否受理,该法院尚未回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