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英文名:HERBA VISCI,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属、苹果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硷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槲寄生
- 拉丁学名:HERBA VISCI
- 别称: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蔷薇亚纲
- 目:檀香目
- 科:槲寄生科
形态特徵
槲寄生科有7属约450余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槲寄生科植物为寄生植物或半寄生植物,灌木,但有叶绿素,叶对生;没有根,有吸器和寄主的软组织连线;花单性,雄花花被4,雌花3;果实为浆果。
英文名:HERBA VISCI,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属、苹果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硷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
形态特徵灌木,高0.3-0.8米;茎、枝均圆柱状,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地分枝,节稍膨大,小枝槲寄生-原植物的节间长5-10厘米,粗3-5毫米,乾后具不规则皱纹。叶对生,稀3枚轮生,厚革质或革质,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0.7-1.5(-2)厘米,顶端圆形或圆钝,基部渐狭;基出脉3-5条;叶柄短。雌雄异株;花序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雄花序聚伞状,总花梗几无或长达5毫米,总苞舟形,长5-7毫米,通常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3-4毫米,萼片4枚,卵形;花葯椭圆形,长2.5-3毫米。雌花序聚伞式穗状,总花梗长2-3毫米或几无,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阔三角形,长约1.5毫米,初具细缘毛,稍后变全缘;雌花:花蕾时长卵球形,长约2毫米;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约1毫米;柱头乳头状。果球形,直径6-8毫米,具宿植物槲寄生存花柱,成熟时淡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400(-2000)米阔叶林中,寄生于榆、杨、柳、桦、栎、梨、李、苹果,枫杨、赤杨、椴属植物上。
地理分布我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仅新疆、西藏、云南、广东不产。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化学成分本品含三萜类化合物, 有齐墩果酸、b-香树脂素乙酸酯(b-amyrin acetat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含黄酮类化合物, 有槲寄生新甙Ⅰ,Ⅱ,Ⅲ,Ⅳ,Ⅴ,Ⅵ,Ⅶ(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4个已知化合物为鼠李秦素-3-O-b-D-葡萄糖甙(rhamnazin-3-O-b-Dglucoside) 、高圣草素-7-O-b-D葡萄糖甙(homoeriodictyol-7-O-b-D-glucosiae)、鼠李秦素(rhamnazin)和高圣草素(homoeriodictyol).另含磷脂成分.
药理作用1. 对心血管的作用:鲜叶的乙醇浸液给麻醉兔、狗皮下注射, 可使血压下降达1h以上.槲寄生注射液0.25g/100ml洛氏液对离体豚鼠心脏有扩张冠脉作用, 也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收缩;总黄酮12.5mg/kg静脉注射, 对麻醉狗可明显降低动脉压, 减慢心率;总黄酮20mg/kg静脉注射, 使麻醉狗冠脉流量增加, 冠脉阻力下降, 并一定程度降低动脉压, 减慢心率;总黄酮20mg/kg静脉注射, 使麻醉狗冠脉流量增加, 冠脉阻力下降, 并一定程度降低动-静脉氧差和心肌耗氧量. 2. 对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槲寄生煎剂5g/只灌胃, 对脱氧皮质酮盐性高血压大鼠所出现的脑干、纹状体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含量的升高, 下丘脑甲脑啡肽含量的降低, 能使其恢复正常水平. 另外, 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性状鉴别该品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长约30cm,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金槲寄生
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状,髓部常偏向一边。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表面黄绿色,有细皱纹,主脉5出,中间3条明显。革质。浆果球形,皱缩。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状,髓部常偏向一边。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表面黄绿色,有细皱纹,主脉5出,中间3条明显。革质。浆果球形,皱缩。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植物寓意常青的槲寄生代表着希望和丰饶。在英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 槲寄生,顾名思义,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它四季常青,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出白色或红色的浆果,饮用它的果汁可以预防不孕症。 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懂得用槲寄生果子的黏液来製作黏鸟胶,鸟儿就这样落入人们手中,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槲寄生在西方被称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欧神话中却成为死亡槲寄生的象徵:奥丁和爱神弗丽佳的儿子——和平之神伯德,就是被邪恶之神洛基以槲寄生製成的飞镖射死的。弗丽佳悲痛的眼泪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恶,救活了儿子。于是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都会赐给他一吻。这个神话演变成了西方圣诞节的传统: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西方人认为,这是两性结合、多子多孙的预兆。这也与古代凯尔特人的风俗一致。他们相信,红色的槲寄生果实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徵;白色的果实则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们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亲。 根据传统,被人们视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来助孕、避雷;挂在房内能抵挡厄运和巫术,挂在门口则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视为“万灵药”,非洲的一些部落会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伤。奥地利人将槲寄生放在门槛上以防止做恶梦。圣诞节来临时,英国人都会悬挂槲寄生的枝条,还将它放在枕头下占卜梦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为寻找黄金矿脉的探测棒。在奥地利和义大利相邻的边境地区,一直流传着槲寄生能使人隐形的说法。
槲寄生是12月24日出生者的幸运植物,它的长青代表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再生能力。因此,据说受到它祝福的人将拥有超强的意志力、坚定的人生目标,可以抵御任何诱惑,面对困难不会轻言放弃;但有的人会因此而自满,这将会成为失败的导火索。
植物文化
槲寄生是12月24日出生者的幸运植物,它的长青代表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再生能力。因此,据说受到它祝福的人将拥有超强的意志力、坚定的人生目标,可以抵御任何诱惑,面对困难不会轻言放弃;但有的人会因此而自满,这将会成为失败的导火索。
宗教圣物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圣诞节期间,站在槲寄生下的人不能拒绝亲吻;互为敌人的人在槲寄生下相遇要互相拥抱并停战一天。传说圣诞节那天站在槲寄生下的女孩可以得到幸福。
北欧神话在一个仲夏的午后,光明之神巴德尔做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恶梦,他的母亲弗丽嘉知道之后,惊恐万分,因为自己儿子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弗丽嘉要求世界上的一切向她发誓,保证它们永不伤害巴德尔,大千万物“弓箭”、“长刀”、“巨锤”、“匕首”都已立誓,甚至“花朵”、“疾病”、“石头”都已立誓。只有生长在英灵殿旁边的檞寄生没有被要求立誓,因为 弗丽嘉认为它太弱小了槲寄生-文化寓意
。弗丽嘉认为已经万无一失了,于是请来了诸神国度的众神验证誓言的效果。众神的一切武器果然都无法伤害巴德尔,甚至包括诸神最厉害的武器-雷神之锤。 生性善妒的洛基想给巴德尔点颜色看看。于是洛基幻化成女人来到弗丽嘉的宫殿,从弗丽嘉口中套出只有檞寄生没有立誓,因为它太幼小,太柔弱,没有力量伤人。 于是邪神洛基唆使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尔用檞寄生的尖枝投向巴德尔,檞寄生的尖枝便像长枪一样贯穿了巴德尔的胸口,巴德尔的雪白长袍立刻被鲜血染红了,而巴德尔亦气绝而死。
。弗丽嘉认为已经万无一失了,于是请来了诸神国度的众神验证誓言的效果。众神的一切武器果然都无法伤害巴德尔,甚至包括诸神最厉害的武器-雷神之锤。 生性善妒的洛基想给巴德尔点颜色看看。于是洛基幻化成女人来到弗丽嘉的宫殿,从弗丽嘉口中套出只有檞寄生没有立誓,因为它太幼小,太柔弱,没有力量伤人。 于是邪神洛基唆使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尔用檞寄生的尖枝投向巴德尔,檞寄生的尖枝便像长枪一样贯穿了巴德尔的胸口,巴德尔的雪白长袍立刻被鲜血染红了,而巴德尔亦气绝而死。
英语寓意常青的槲寄生代表着希望和丰饶。在英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 槲寄生,顾名思义,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它四季常青,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出白色或红色的浆果,饮用它的果汁可以预防不孕症。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用槲寄生果子的黏液来製作黏鸟胶,鸟儿就这样落入人们手中,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槲寄生在西方被称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欧神话中却成为死亡的象徵:主神奥丁(Odin)和爱神弗丽佳(Frigg)的儿子——光明之神巴尔德尔(Baldur),就是被黑暗之神霍尔德尔( Hoder)在火神洛基(Loki)指使下以槲寄生製成的飞镖射死的。弗丽佳悲痛的眼泪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恶,救活了儿子。于是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都会赐给他一吻。这个神话演变成了西方圣诞节的传统: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西方人认为,这是两性结合、多子多孙的预兆。这也与古代凯尔特人的风俗一致。他们相信,红色的槲寄生果实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徵;白色的果实则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们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亲。 根据传统,被人们视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来助孕、避雷;挂在房内能抵挡厄运和巫术,挂在门口则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视为“万灵药”,非洲的一些部落会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伤。奥地利人将槲寄生放在门槛上以防止做恶梦。圣诞节来临时,英国人都会悬挂槲寄生的枝条,还将它放在枕头下占卜梦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为寻找黄金矿脉的探测棒。在奥地利和义大利相邻的边境地区,一直流传着槲寄生能使人隐形的说法。
特性性喜温暖阴湿环境,其肥大的根状茎由于有营养叶加以覆盖,因而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此草畏严寒,适合生长于排水性好的土壤中。栽培槲蕨时要根据其附生习性,选取形态较好的枯木,开凿一条浅稽,将树面固定在上面,以后不需要特别阶照看。也可按通常方法盆栽,但排水性要好,槲蕨具有奇特的两型叶,型态别具一格,是极有特色的一种附生藏。其粗壮的根状茎横走如姜,故又称石岩姜。根状茎上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看上去如动物皮毛一般。 营养叶呈乾膜质状,紧密覆盖在根状茎上,形如栅叶,可接收树上落叶鸟粪等肥料,转化为腐殖质供植株自身所需的营养。夏天新生的嫩绿色营养叶,着生在金黄色的新块根上,尤为醒目,它可以不断生长至秋季变成棕褐色互相覆盖在根状茎上。抱子叶从营养叶中抽出,有柄,宽大,可长达30-40厘米,宽约10-18厘米,羽状深裂,裂片互生,孢子囊群着生在叶背小脉交叉点上,呈桔黄色。
盆栽槲蕨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各省,附生于树干或水边山岩石壁上。盆土可用腐叶土和炉渣各半配製,栽植要浅些,不要将营养叶埋在土中。养护以明亮散射光为宜。春秋季可接受半日光照,入夏后要避免烈日直射,若放在室内培养,欣赏,宜放在靠近窗户的附近。生长季中,只要供应充足的水分,就能较好地生长。如能每月施2-3次有机肥,可以促进营养叶和抱子叶的生长更新。另外,经常喷水增湿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若供水不足,虽不致乾死,但泡子叶子瘦小,生长则不旺盛。冬季入室后,要注意给予较好的光照,温室中的温度不应低于5℃,天晴时,要用稍温的水喷雾增湿。
繁殖槲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做法是:在春季4月将根状茎分切成段,每段至少应有一片营养叶和孢子叶,然后进行盆栽,栽后放置在阴湿处,则成活的可能性很大。
药用价值
别名:冬青《东北药用植物志》,北寄生、柳寄生《中药志》,槲寄、寄生《陕西中草药名录》,黄寄生、冻青《全国中草药彙编》,台湾槲寄生(台湾)。
药材来源
考证:出自《东北药用植物志》。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带叶的茎枝。
考证:出自《东北药用植物志》。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带叶的茎枝。
产地溯源: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安徽、浙江、河南等地;此外,黑龙江、山西、江西、陕西、福建、湖北、江苏、青海等地亦产。
採收加工一般在冬季採收(河南,湖南则在3~8月采),用刀割下,除去粗枝,阴乾或晒乾,扎成小把,或用沸水捞过(使不变色),晒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