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汤仁泽编着的分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上1840年至1911年的中国故事清2)》,全景式打造晚晴历史。 晚清在枪炮声和耻辱中走过来了,穿过黑暗的隧道,终于望见了晨曦,经过奋斗,中国人终于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王朝,一千三四百年的科举制度。历史总是随着时代车轮前进着的。即使有时退一步,也要进两步……
基本介绍
- 书名:枪炮轰鸣下的尊严/话说中国
-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页数:173页
- 开本:16
- 作者:汤仁泽 刘修明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採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汤仁泽编着的分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上1840年至1911年的中国故事清2)》,全景式打造晚晴历史,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从新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必然走向,给人们以新的认识和启迪。
本书是汤仁泽编着的分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上1840年至1911年的中国故事清2)》,全景式打造晚晴历史,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从新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必然走向,给人们以新的认识和启迪。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着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晚清史专家谈其对晚清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1840年至1911年
风云变幻的晚清七十年——清后期
○○一 林则徐进京
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二 虎门销烟
敢于和西方殖民者对抗,这在当时是从来没有的
○○三 定海三总兵
爱国军民,同仇敌忾
○○四 关天培
坚守炮台,以身殉国
○○五 三元里抗英
近代民众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场战斗
○○六 魏源和《海国图志》
当时最完备的世界史地巨着
○○七 陈化成血洒吴淞口
他是这样当上上海“城隍”的
○○八 姚莹与台湾军民抗英
大陆海岛,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合力抗英
○○九 帝师杜受田
历史真会与人开玩笑,一个嘱咐,尘埃落定
○一○ 洪秀全与《劝世良言》
这本小小的册子,竟改写了他的人生
○一一 金田起义
它从此载入史册
○一二 天朝田亩制度
它是太平天国的理想
○一三 潘起亮和上海小刀会
农民运动彼此都是相连的
○一四 东王当家
他一意孤行,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一五 曾国藩出山
这是一支由血缘準血缘业缘乡缘凝结的武装
○一六 湘军水师
一个军事常识:谁掌握制海权,谁就能胜利
○一七 天京内讧
两个太阳是不可能同时升在天空中的
○一八 石达开出走
不合则分,农耕社会比较明智的做法
○一九 太平天国戊午八年
关键的一年,转折的一年
○二○ 洪仁开到天京
他是太平天国最有学问的人
○二一 火烧圆明园
当人陷入堕落,比恶兽更野蛮百倍
○二二 宠臣肃顺
鹹丰一朝最有能耐的权臣
○二三 皇弟奕诉
多元性格,立体行为,皇室骄子,弄潮小儿
○二四 祺祥政变
先行一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五 垂帘听政
日暮途穷,一种被扭曲了的封建政治体制
○二六 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为拯救自己所借用的外力,不堪一击
○二七 李鸿章创建淮军
一支维护大清国统治的新型军队
○二八 翼王末路
他没有建立根据地,流动作战越打越被动
○二九 苏州杀降
目的是掠夺财物,扩大既得利益
○三○ 天王多妻
妻子按数码为记,真是别出心裁
○三一 王府夕照
一封为王,就造王府,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三二 天京失陷
时来天地俱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三三 李秀成被俘
古今中外最长的一份农民“自述”
○三四 乾王就义
毕竟是书生,政治思想家未必就是军事家
○三五 高楼寨之战
可为骄者必败戒
○三六 《上海新报》
近代上海的半部文化史
○三七 江南製造总局
冲出中世纪必须走的一步
○三八 数学家李善兰
落后的国家,先进的数学
○三九 红顶商人
白手起家,熟谙官场,时代机遇,一生传奇
○四○ 火烧望海楼
游戏规则: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
○四一 电报和铁路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大接轨
○四二 买办唐廷枢
官商合一,从洋行买办到洋务派官员
○四三 洋务派办留学
迈出国门,谈何容易
○四四 沈葆桢台湾视察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四五 王韬办报
知识分子蔑视政治家,政治家蔑视知识分子
○四六 左宗棠收复新疆
最伟大的政治家,首先得有爱国理念
○四七 曾纪泽争还伊犁
没有给中国带来更多失败和屈辱的外交官
○四八 太监出京
没有老虎在后的狐狸,任何猎人都能徒手提住它
○四九 叔嫂争权
同患难易,共富贵难
○五○ 嗣皇帝的幕后
竟让一个女人成功地控制了中国半个世纪
○五一 杨乃武与小白菜
本是民间常见的刑事案,却轰动朝野
○五二 北洋水师
当时亚洲第一支最有实力的海军
○五三 福建水师
船政是为了造船,也是为了巩固海防
○五四 首任台湾巡抚
智者先胜而后求战,暗者先战而后求胜
○五五 招宝山大炮
吴杰痛击法舰,孤拔受伤而亡
○五六 黑旗军
本是反清势力,援助越南抗法
○五七 镇南关大捷
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唯有一次的大胜仗
聚焦:1840年至1911年的中国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着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晚清史专家谈其对晚清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1840年至1911年
风云变幻的晚清七十年——清后期
○○一 林则徐进京
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二 虎门销烟
敢于和西方殖民者对抗,这在当时是从来没有的
○○三 定海三总兵
爱国军民,同仇敌忾
○○四 关天培
坚守炮台,以身殉国
○○五 三元里抗英
近代民众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场战斗
○○六 魏源和《海国图志》
当时最完备的世界史地巨着
○○七 陈化成血洒吴淞口
他是这样当上上海“城隍”的
○○八 姚莹与台湾军民抗英
大陆海岛,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合力抗英
○○九 帝师杜受田
历史真会与人开玩笑,一个嘱咐,尘埃落定
○一○ 洪秀全与《劝世良言》
这本小小的册子,竟改写了他的人生
○一一 金田起义
它从此载入史册
○一二 天朝田亩制度
它是太平天国的理想
○一三 潘起亮和上海小刀会
农民运动彼此都是相连的
○一四 东王当家
他一意孤行,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一五 曾国藩出山
这是一支由血缘準血缘业缘乡缘凝结的武装
○一六 湘军水师
一个军事常识:谁掌握制海权,谁就能胜利
○一七 天京内讧
两个太阳是不可能同时升在天空中的
○一八 石达开出走
不合则分,农耕社会比较明智的做法
○一九 太平天国戊午八年
关键的一年,转折的一年
○二○ 洪仁开到天京
他是太平天国最有学问的人
○二一 火烧圆明园
当人陷入堕落,比恶兽更野蛮百倍
○二二 宠臣肃顺
鹹丰一朝最有能耐的权臣
○二三 皇弟奕诉
多元性格,立体行为,皇室骄子,弄潮小儿
○二四 祺祥政变
先行一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五 垂帘听政
日暮途穷,一种被扭曲了的封建政治体制
○二六 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为拯救自己所借用的外力,不堪一击
○二七 李鸿章创建淮军
一支维护大清国统治的新型军队
○二八 翼王末路
他没有建立根据地,流动作战越打越被动
○二九 苏州杀降
目的是掠夺财物,扩大既得利益
○三○ 天王多妻
妻子按数码为记,真是别出心裁
○三一 王府夕照
一封为王,就造王府,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三二 天京失陷
时来天地俱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三三 李秀成被俘
古今中外最长的一份农民“自述”
○三四 乾王就义
毕竟是书生,政治思想家未必就是军事家
○三五 高楼寨之战
可为骄者必败戒
○三六 《上海新报》
近代上海的半部文化史
○三七 江南製造总局
冲出中世纪必须走的一步
○三八 数学家李善兰
落后的国家,先进的数学
○三九 红顶商人
白手起家,熟谙官场,时代机遇,一生传奇
○四○ 火烧望海楼
游戏规则: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
○四一 电报和铁路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大接轨
○四二 买办唐廷枢
官商合一,从洋行买办到洋务派官员
○四三 洋务派办留学
迈出国门,谈何容易
○四四 沈葆桢台湾视察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四五 王韬办报
知识分子蔑视政治家,政治家蔑视知识分子
○四六 左宗棠收复新疆
最伟大的政治家,首先得有爱国理念
○四七 曾纪泽争还伊犁
没有给中国带来更多失败和屈辱的外交官
○四八 太监出京
没有老虎在后的狐狸,任何猎人都能徒手提住它
○四九 叔嫂争权
同患难易,共富贵难
○五○ 嗣皇帝的幕后
竟让一个女人成功地控制了中国半个世纪
○五一 杨乃武与小白菜
本是民间常见的刑事案,却轰动朝野
○五二 北洋水师
当时亚洲第一支最有实力的海军
○五三 福建水师
船政是为了造船,也是为了巩固海防
○五四 首任台湾巡抚
智者先胜而后求战,暗者先战而后求胜
○五五 招宝山大炮
吴杰痛击法舰,孤拔受伤而亡
○五六 黑旗军
本是反清势力,援助越南抗法
○五七 镇南关大捷
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唯有一次的大胜仗
聚焦:1840年至1911年的中国
文摘
积极备战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自幼使枪弄棒,骑马射箭。练就一身好功夫,考取了武秀才。在清军绿营里效力二十四年,由行伍逐级提升为苏松镇总兵。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是广东海防区的最高统帅。
位于珠江口的虎门,是我国南方的门户,广州的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关天培五十三岁受命后,令母妻回乡,自己仅带三名家丁赴任,到广州后,视察沿海各要塞,增修、加固虎门、南山、横档等炮台,新铸六千斤大炮四十座,以增加防御能力。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后,深知洋人不会善罢甘休,必来寻衅挑战,和关天培等加强训练水师,严阵以待。
英军攻陷沙角、大角炮台后,又向虎门扑来。
奋勇抗击
1841年2月25日,英舰十八艘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等分守靖远、威远等炮台。关天培此时已年逾六旬,仍身先士卒,亲自燃放炮弹痛击敌人。炮弹像雨点般地落下,弹片碎石从他头顶身边飞过,他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击退了侵略军的一次次进攻。虎门守军仅数百人,顽强抗击数倍于已的敌军,伤亡人员不断增加。关天培遗将去见总督,恸哭着请求增兵,但是两广总督琦善拒不派兵援助,理由是增兵会妨碍他和英军议和。
战斗持续到第二天,关天培昼夜督战,不下火线。他取出私财奖励将士,鼓舞斗志。敌人在前一天的战斗中没占便宜,这回又增派了战舰和士卒。炮火更加兇猛,弹片四溅,沙石横飞,守卫炮台的将士从没经受过这幺猛烈的打击,手中的土炮也失去了威力。这些土炮需要装一发炮弹,点一次火,不能连发,再说数量不多,怎幺能与洋枪洋炮比拼。天空又下起了雨,清军大炮的火门湿了水,燃不着火,成了一堆堆废物。
手握利刀,格杀数人
敌军攻上岸来,清军将士用刀剑奋不顾身地砍杀。关天培负伤十多处,仍坚守在靖远炮台,亲燃大炮向敌开火。他知道情况危急,命令僕人孙长庆护印撤退,长庆哭着说:我随主人数十年,未曾离开半步,今有危难,怎忍心丢下主人独全自己?手拉衣角死不鬆手。关天培持槊,指着长庆说:我上负皇上,下负老母,死犹恨晚,你不鬆手,别怪我不客气。长庆这才双手捧着提督的大印离去,当英军攻陷炮台时,关天培仍手握利刀,格杀几人,终于为流弹射中壮烈牺牲。
孙长庆跳下悬崖。落地是一片水塘,长着茂盛的芦苇,他负了伤。大印完好地交给总督,他放心了,这是主人临终前的嘱託,他完成了。没休息半刻,又返回炮台。守卫炮台的将士都战死在战场上,孙长庆找到了关天培的遗体,血肉模糊,半边身子被烧得焦黑。讯息传到家乡,家人悲伤地打开他生前托人捎回来的木匣,只见几件旧衣服和几颗掉落的牙齿。
被革职的林则徐在广州得悉关天培死难十分悲痛,曾写联悼念: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凛漏,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輓联写得很贴切、动人。此间“何人”乃指琦善;“双忠”,另一指与关天培一同死难的麦廷章。P35-36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自幼使枪弄棒,骑马射箭。练就一身好功夫,考取了武秀才。在清军绿营里效力二十四年,由行伍逐级提升为苏松镇总兵。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是广东海防区的最高统帅。
位于珠江口的虎门,是我国南方的门户,广州的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关天培五十三岁受命后,令母妻回乡,自己仅带三名家丁赴任,到广州后,视察沿海各要塞,增修、加固虎门、南山、横档等炮台,新铸六千斤大炮四十座,以增加防御能力。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后,深知洋人不会善罢甘休,必来寻衅挑战,和关天培等加强训练水师,严阵以待。
英军攻陷沙角、大角炮台后,又向虎门扑来。
奋勇抗击
1841年2月25日,英舰十八艘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等分守靖远、威远等炮台。关天培此时已年逾六旬,仍身先士卒,亲自燃放炮弹痛击敌人。炮弹像雨点般地落下,弹片碎石从他头顶身边飞过,他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击退了侵略军的一次次进攻。虎门守军仅数百人,顽强抗击数倍于已的敌军,伤亡人员不断增加。关天培遗将去见总督,恸哭着请求增兵,但是两广总督琦善拒不派兵援助,理由是增兵会妨碍他和英军议和。
战斗持续到第二天,关天培昼夜督战,不下火线。他取出私财奖励将士,鼓舞斗志。敌人在前一天的战斗中没占便宜,这回又增派了战舰和士卒。炮火更加兇猛,弹片四溅,沙石横飞,守卫炮台的将士从没经受过这幺猛烈的打击,手中的土炮也失去了威力。这些土炮需要装一发炮弹,点一次火,不能连发,再说数量不多,怎幺能与洋枪洋炮比拼。天空又下起了雨,清军大炮的火门湿了水,燃不着火,成了一堆堆废物。
手握利刀,格杀数人
敌军攻上岸来,清军将士用刀剑奋不顾身地砍杀。关天培负伤十多处,仍坚守在靖远炮台,亲燃大炮向敌开火。他知道情况危急,命令僕人孙长庆护印撤退,长庆哭着说:我随主人数十年,未曾离开半步,今有危难,怎忍心丢下主人独全自己?手拉衣角死不鬆手。关天培持槊,指着长庆说:我上负皇上,下负老母,死犹恨晚,你不鬆手,别怪我不客气。长庆这才双手捧着提督的大印离去,当英军攻陷炮台时,关天培仍手握利刀,格杀几人,终于为流弹射中壮烈牺牲。
孙长庆跳下悬崖。落地是一片水塘,长着茂盛的芦苇,他负了伤。大印完好地交给总督,他放心了,这是主人临终前的嘱託,他完成了。没休息半刻,又返回炮台。守卫炮台的将士都战死在战场上,孙长庆找到了关天培的遗体,血肉模糊,半边身子被烧得焦黑。讯息传到家乡,家人悲伤地打开他生前托人捎回来的木匣,只见几件旧衣服和几颗掉落的牙齿。
被革职的林则徐在广州得悉关天培死难十分悲痛,曾写联悼念: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凛漏,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輓联写得很贴切、动人。此间“何人”乃指琦善;“双忠”,另一指与关天培一同死难的麦廷章。P35-36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箇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闢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幺,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迴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儘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藉助现代化手段儘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穫。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位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位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路上广泛使用的关键字检索方式,以关键字揭示故事核心,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路化、数位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字,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线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着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已开发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託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讚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箇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闢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幺,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迴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儘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藉助现代化手段儘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穫。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位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位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路上广泛使用的关键字检索方式,以关键字揭示故事核心,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路化、数位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字,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线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着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已开发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託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讚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