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构成》为适应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特点,《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构成》精选了“构成”学科传统而稳定的教学内容,着重介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并把握教材的精髓,《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构成》在内容上突出主干与重点,图文结合、深入浅出,以图例阐述设计方法,在叙述风格上力求平实生动、通俗易懂。
为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构成》在每章起首编写了概括性的“导读”、“关键字”;为使学生既準确地掌握课程重点,又能进一步开阔思路、丰富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章末附有归纳性的“练习”。
《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构成》适用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同时适用于各种社会美术及艺术设计培训机构、艺术设计爱好者。
基本介绍
- 书名: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构成
- ISBN:9787040246643
- 页数:115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8月1日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丛书名: 高职高专Art Design新思维设计系列教材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产品尺寸及重量: 25.6 x 18.2 x 1.2 cm ; 281 g
ASIN: B001IUA8C6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平面构成/1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概述/2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
二、平面构成的特点/2
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2
四、平面构成的分类/2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3
一、平面构成中基本形的创造/3
二、点的构成/5
三、线的构成/7
四、面的构成/8
五、点、线、面的综合构成/12
第三节 平面构成组织形式/17
一、重複/17
二、近似/20
三、渐变/24
四、发射/25
五、特异/29
六、密集/29
七、对比/31
八、空间/32
九、肌理/35
十、打散/35
十一、平衡/37
第二章 色彩构成/39
第一节 色彩的属性和色彩的混合/40
一、色彩的範畴/40
二、色彩的三要素/40
三、色彩的体系(色立体)/41
四、三原色/43
五、加色混合/44
六、减色混合/44
七、空间混合/44
八、色彩调和/44
第二节 色彩的心理和色彩的配置/45
一、色彩的视知觉现象/45
二、色彩的感觉/46
三、色彩的联想与象徵/50
四、明度对比/51
五、色相对比/53
六、纯度对比/60
七、冷暖对比/64
八、色彩对比与色彩面积、位置和形状的关係/66
第三章 立体构成/79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概述/80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80
二、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80
三、立体构成中形态的要素/80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81
一、形象的重複/81
二、整体的韵律/81
三、对比与调和/81
四、构图的平衡/82
五、形象的特异/82
第三节 立体形态形式感觉、材料的选用及构成方法/82
一、立体形态形式感觉/82
二、立体构成中材料的选用/83
三、立体构成的构成方法/83
参考书目/114
后记/115
序言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其中尤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最为迅猛。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使专业与市场岗位需求结合,如何採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成果来提高教学质量,职业院校毕业生如何适应市场等,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一种特色教育,说到底也是一种特色职业岗位教育,它培养的学生应该符合行业和职业岗位对套用型人才的需求。如何开展教学,怎样设定课程、编写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教材,是我们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重点。
鑒于此,我们邀请部分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必须改革,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概念、理论大灌输,要淡化传统艺术院校的美术教学模式(即单纯的技术和美术观念),而应注重职业实践操作教学,培养社会能力教学,提高创新思维教学和适应职业岗位的教学水平。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只有在教师、教学、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真正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套用能力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契合社会市场需求的套用型人才。本丛书的编写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力求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观点明确,深入浅出,图文结合,注重各章节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充分突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特点,基本达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和调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