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部,重庆、四川两省(直辖市)接壤处,是重庆西部门户,幅射渝西川东区域的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东靠大足区、永川区,西接四川内江隆昌,南邻四川泸州泸县,北与四川内江东兴区、四川资阳安岳县接壤。
荣昌区是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36%。该区总面积1077平方千米;辖15个镇、6个街道;2018年,户籍人口85.0143万,该区地区生产总值504.8801亿元。依託荣昌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装备製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兽药饲料、环保建材等百亿级工业集群。
荣昌区古称昌州,亦有“海棠香国”之称。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在《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中提到: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唐乾元二年始建昌元县,并成为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取古昌州和荣州首字更名为荣昌县,寓意“繁荣昌盛”;2015年6月,荣昌撤县设区。
荣昌区是“湖广填四川”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荣昌以“填川移民文化”为统领,形成摺扇、陶器、夏布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就了“天下清官”喻茂坚、辛亥先驱张培爵、国画家陈子庄等名人。有万灵古镇、安陶小镇等景点。
荣昌区是中国畜牧科技城,世界优良猪种“荣昌猪”原产地,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範区核心区、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定点举办地。“十三五”,荣昌交通将形成“三铁四高”对外骨干路网,同时推进荣昌货运机场立项选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荣昌区
- 外文名称:Rongchang District
- 别名:昌州、棠城、海棠香国、渝西明珠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重庆市
- 下辖地区:吴家镇、仁义镇、清流镇等15个镇6个街道
- 政府驻地:昌元街道迎宾大道26号
- 电话区号:023(+86)
- 邮政区码:402460
- 地理位置: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西部
- 面积:1077平方千米
- 人口:常住人口71万(2017年)
- 方言:西南官话-重庆方言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荣昌八景、万灵古镇、昌州故里、古佛山旅游区、荣昌安陶博物馆
- 机场:荣昌货运机场(规划筹建中)
- 火车站:荣昌站、荣昌北站
- 车牌代码:渝C、渝D
- 行政代码:500153
- 特产:黄凉粉、荣昌滷鹅、盘龙羊肉汤
- 高校: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科研机构: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 友好城市:麻城
- 城市精神:团结、务实、创新、求精
- 人均生产总值:58657元(2017年)
- 建成区面积:31.48平方公里(2017年)
- 国家级高新区:荣昌高新技术开发区
历史沿革
荣昌历史悠久,大约在两万年前,荣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区境属巴国。秦国灭巴之后实行郡县制度,隶属巴郡。
汉初改隶新置的犍为郡,为江阳、资中及巴郡的垫江3县属地。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以后改隶益州,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朝和初唐,境内基本上均为江阳(后改置为泸川县)和汉安(后改置为内江县)两属地。
唐乾元元年(758年)朝廷批准划出泸州、普州、渝州、合州、荣州、资州六州部分辖地,设定昌州。同时分置昌元、大足、静南等3县。昌元县的设定,是荣昌地域正式建县的开始。
五代时期,昌元县先后为前蜀、后唐及后蜀治地。在后蜀广政十七年,即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昌元县治又为乱兵所焚。
宋朝建立后,昌元县先后隶属西川路、川陕路,仍是昌州的辖县。宋太祖乾德年间(963~967年),因昌州静南县“地荒民少”,属地分别省入昌元县、大足县和永川县,昌元县域扩大,今大足西部地区,当为宋代昌元县辖地。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昌元县隶属梓州路,仍为昌州辖县。
元朝平蜀初期,昌元县为重庆路昌州辖地。至元二十年(1283年),朝廷又撤销昌州,昌元县併入大足,后又随大足撤县併入合州铜梁县。
明玉珍大夏天统元年(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国号为大夏,改元天统,在原昌元县部分地新置昌宁县。属上川南道,仍为合州辖地。治所在昌龙乡狮子坝(今盘龙镇境内)原昌元县治旧地。此为荣昌地域内第二次建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朱元璋在原昌元县大部地区改置荣昌县,为重庆府领属的3州17县之一。洪武七年,省昌宁县併入荣昌县。此为荣昌县域内第三次建县。
清康熙元年(1662年),并大足县入荣昌县,县域扩大近一倍,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大足县,荣昌县恢复原有辖域。嘉庆七年(1802年)以后,荣昌均为川东道重庆府辖县。
民国元年(1912年)3月,重庆蜀政府与四川成都大汉军政府合併,裁废道制,荣昌县隶属四川军政府。民国二年,恢复道制,以道统县,荣昌隶属川东道。民国三年,川东道更名东川道,荣昌仍为东川道辖县。民国十七年,裁东川道,荣昌县直属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推行行政督察区制,荣昌县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为一等县,民国二十七年后改定为二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7日,荣昌县解放,隶属璧山专区。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划四川为川西、川东、川北和川南四个行署区,下设专区、县。荣昌县属西南区川东行署璧山专区。专区辖9县,专员公署设璧山县。
荣昌区区点阵图

1951年4月,璧山专区更名江津专区,荣昌县仍属。
1952年9月,恢复四川省的建置后,荣昌县隶属四川省江津专区。
1968年9月,江津专区更名为江津地区。
1981年7月,江津地区更名永川地区,荣昌县隶属未变,为地区8个辖县之一。
1983年4月,撤销永川地区,所辖8县全部划入重庆市,荣昌县为重庆市属9区12县的郊县之一。
1997年3月14日,荣昌县成为重庆直辖市的西部辖县。
2015年2月5日,荣昌县人民政府向重庆市人民政府请示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4月28日,国务院同意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5月14日,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以原荣昌县行政区域为荣昌区行政区域,荣昌区人民政府驻昌元街道人民路2号,荣昌区行政规格为地厅级。6月18日,重庆市荣昌区正式挂牌。
黄金坡新区详细规划

2016年3月15日,荣昌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荣昌区昌元街道人民路2号迁至荣昌区昌元街道迎宾大道26号。
荣昌城区全景图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12月7日,荣昌解放。12月19日荣昌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荣昌区行政区划图

1949年12月中旬,新成立的县人民政府决定,基本上不打乱原来乡镇的基础,分全县为5个区,按序数命名,仍设定33乡镇。12月下旬,调整区划,增划1个区,将双河、石河、直升、治安4个乡划为第六区。
1950年3月,陆续改造旧乡、村政权,改保为村,改甲为组。9月,又增划1个区,将河包、铜鼓、协和、保全4个乡划为第七区。全县共置7区33乡、镇。
1951年6月,荣昌县与隆昌县共管的界市乡、荣隆乡互划,界市乡(现界市镇)全部划归隆昌管辖,荣隆乡(现荣隆镇)全部划归荣昌管辖。同时,江津专区批准增设两个区,将原第三区隶辖的荣隆、许溪及由隆昌划来的新荣隆等3乡划为第八区,区公所设荣隆场。将原一区的昌元镇及邻镇的御侮、石河、联升、武城等乡的街村划为城区,先设区公所于昌元镇,后一区区公所又改设峰高铺。此时,荣昌全县连同城区共置9个区。
1952年8月,隆昌县汪家乡天公堂、卢家湾划归荣昌县管辖。
在土改建政的过程中,遵照“乡可划小”的指示,根据荣昌县地域、交通、文化、人口等具体情况,对区、乡建政,在1953年2月又作了一些调整。原计画划为80、85、82个乡镇,最后根据新的指示精神,除城关区仍设定外,其余确定为53个乡、镇,分别隶属8个区。一区辖峰高、联升、御侮、朱桥、路孔、峰南、建设7乡;二区辖安富、武城、广顺、古桥、五福、安南、安北、清江、龙兴1镇8乡;三区辖仁义、新峰、临江、柏林、黄泥5乡;四区辖吴家、高坝、永兴、新建、观胜(后又分出部分村设黄林、中峰两乡)、复兴、万古1镇6乡;五区辖盘龙、九龙、刘金、石田、合靖、新福、天华7乡;六区辖双河、石河、清升、直升、治安、千佛7乡;七区辖河包、中和、协和、高峰、保全、铜鼓6乡;八区辖荣隆、东民、许溪、油菜、六合5乡。10月,荣昌县天华乡划归隆昌县管辖。11月,隆昌县周兴乡的半边村划归荣昌县管辖。
1955年3月,撤销原七区的设定,改八区为七区,将原七区所属铜鼓乡划归四区,其余5个乡划归三区。另外,三区所属中峰乡划归四区,六区所属直升乡划归一区。4月,将乡划小,全县连城关区共置8个区,63个乡、镇。
1955年8月,对全县乡镇设定,又作了调整变动,将63个乡、镇缩划为新华、建设、直升、御侮、联升、峰高、路孔(以上届一区)、清江、广顺、武城、安南、龙兴、古桥、五福(以上属二区)、仁义、河包、德和、协和、保全、新峰(以上属三区)、铜鼓、永兴、复兴、代兴、观胜、新建、玉方、中峰(以上属四区)、石田、九龙、大建、盘龙、合靖(以上届五区)、石河、双河、治安、清升、千佛(以上属六区)、龙集、荣隆、柏林、油菜、临江、许溪(以上属七区)及安富、吴家等46个乡、镇。10月更改区公所名称,改数字顺序命名为以区公所所在地命名。
1956年4月,撤销峰高区、安富区、双河区的设定,由县直接领导。城关区更名为城关镇(属区级镇)。吴家镇原有农业户划归玉方乡。此时,荣昌全县实设仁义、吴家、盘龙、荣隆4区及城关镇、吴家镇、安富镇3镇,共42乡、449村。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除城关镇建立人民委员会外,全县建立峰高、高店、御侮(即东方红)、直升、安富、仁义、保新、河包、协和、吴家、观胜、复兴、铜鼓、新建、合靖、盘龙、双河、石河(即太阳升)、清升、治安、千佛、许溪、临江、荣隆等24个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队。
1959年6月,从有利于生产出发,将部分较大的公社划小,撤销高店公社,分设路孔、联升两公社,从盘龙公社划出分置石田、大建、九龙公社,从吴家公社划出分置永兴公社,全县共建29个公社。
1960年,对个别公社区划作了少数变动,曾一度划为33个公社。
1961年4月,恢复峰高、安富、双河三个区的建置。对公社的设定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全县共设为43个公社。在原有29个公社的基础上,撤销安富人民公社后全县从5月开始到年底,先后增设了建设、新华、安南、五福、古桥、清江、广顺、武城、柏林、保全、德和、高坝、代兴、油菜、龙集等15个公社。
1962年2月,又恢复安富镇和吴家镇为乡级镇。
1962年4月,又增划黄泥、安北、中和、东民、凉坪5个公社,全县共设48个公社。在调整期间,对一些大队的隶属,从便于领导出发,也作了少数的变动。把九龙公社的新华大队、大建公社的隆兴大队、石田公社的四方大队划归盘龙公社。把各有关场镇上的工商户及居民与农村划开,另设居民段。直到1976年,区划都基本稳定未变。全县共设7个区、1个区级镇、48个公社、2个社级镇、3552个生产队、3个街道大队、21个居委会、184个居民组。
1966年夏至1976年10月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全县行政区划未变。1966年11月,县人民委员会决定更改各公社原大队名称,一律用序数命名。1968年,县辖8个区(镇)革委会、50个公社(镇)革委会。
1979年后城关镇革委会改为镇人民政府。
1981年5月,经地区批准,城关镇人民政府更名为昌元镇人民政府。
1981年10月14日,根据规定,做到县内生产大队、居委会和街道不重名,地区内公社不重名,实现地名标準化,对全县部分公社及540个生产大队和昌元镇10个居委会及主要街道的名称作了规定,将新华公社更为千秋公社,黄泥公社更为仁北公社,柏林公社更为永林公社,中和公社更为金牛公社,协和公社更为古昌公社,永兴公社更为清流公社,复兴公社更为远觉公社,九龙公社更为昌龙公社,临江公社更为葛桥公社,御侮公社简化为玉伍公社。
1983年4月,国务院批准原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併,荣昌成为重庆市辖县。因个别乡镇与重庆市内乡、镇重名,又改千佛为金佛乡,改新建为十烈乡。
1984年1月,农村进行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家,改人民公社为乡,改生产大队为村,改生产队为村民组。城镇则称某街某巷居民委员会,下设居民组。
1984年1月24日,设立广顺镇,为县直属的区级镇,广顺乡只管部分农村。同年12月7日,又将广/顷乡的行政区域划归广顺镇,实行镇管村的体制。
到1985年,全县共设定7个区、2个区级镇、47个乡、2个乡级镇。
1996年,荣昌辖昌元、广顺、峰高、路孔、直升、安富、清江、仁义、河包、古昌、吴家、观胜、清流、铜鼓、盘龙、远觉、双河、清升、荣隆、龙集20个镇;五福、保全、新峰、十烈、大建、合靖、石河、治安、葛桥、许溪10个乡。县政府驻昌元镇。
2002年11月4日,重庆市政府批覆同意荣昌县调整昌元等镇行政区域:一、将昌元镇大坟村划归广顺镇。二、将荣隆镇水口山村、石梯子村划归仁义镇。三、将清江镇三层岩村划归清升镇;2002年末,荣昌撤五福乡併入安富镇,政府驻地安富场;撤保全乡併入仁义镇,政府驻仁义场;撤新峰、许溪、石河乡併入昌元镇,政府驻原昌元镇;撒十烈乡併入吴家镇,政府驻原吴家镇;撤大建、合靖乡併入盘龙镇,政府驻原盘龙场;撤治安乡併入双河镇,政府驻原双河镇;撤葛桥乡併入荣隆镇,政府驻原荣隆场。以上区划调整之后,荣昌辖昌元、广顺、安富、清江、荣隆、龙集、盘龙、远觉、吴家、观胜、铜鼓、清流、仁义、河包、古昌、峰高、直升、路孔、双河、清升20个镇,49个居委会、209个村委会。镇平均面积为54平方千米,镇平均人口为40320人。
2007年6月11日,重庆市政府批覆同意:撤销昌元镇,调整峰高、直升2个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昌元街道、昌州街道;撤销广顺镇,设立广顺街道。
2008年6月16日,重庆市政府批覆同意撤销峰高镇、双河镇、安富镇,设立峰高街道、双河街道、安富街道。调整后,全县辖6个街道、15个镇。
2013年6月25日,重庆市政府批覆同意将昌州街道海棠社区调整由昌元街道管辖;9月24日,重庆市政府批覆同意路孔镇更名为万灵镇。
森林城市-荣昌

区划现况
2015年6月,荣昌区辖15个镇、6个街道,6个街道为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广顺街道、安富街道、双河街道、峰高街道。15个镇为吴家镇、盘龙镇、仁义镇、万灵镇(原路孔镇)、河包镇、清江镇、荣隆镇、龙集镇、远觉镇、观胜镇、铜鼓镇、清流镇、古昌镇、直升镇、清升镇。共有209个行政村、42个社区;政府驻昌元街道迎宾大道26号。
名称 | 面积(k㎡) | 总户数(户) | 总人口(人) | 非农业人口(人) | 备注 |
---|---|---|---|---|---|
昌元街道 | 59.87 | 43592 | 117231 | 94473 | 含矿属社区1个 |
昌州街道 | 68.13 | 36092 | 78428 | 60537 | |
广顺街道 | 39.16 | 19952 | 52411 | 37197 | 含矿属社区6个 |
峰高街道 | 61.18 | 14270 | 41062 | 24534 | |
安富街道 | 54.3 | 18539 | 50401 | 19098 | 含矿属社区4个 |
双河街道 | 87.1 | 23252 | 61340 | 61253 | 含矿属社区6个 |
直升镇 | 29.82 | 6565 | 17059 | 3066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万灵镇 | 24.97 | 5820 | 16341 | 5403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清江镇 | 17.79 | 5082 | 14970 | 3195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仁义镇 | 85.38 | 18961 | 54997 | 10848 | - |
河包镇 | 66 | 14108 | 42959 | 4108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古昌镇 | 35.37 | 8647 | 24342 | 4355 | - |
吴家镇 | 81.51 | 17344 | 49038 | 12397 | - |
观胜镇 | 42.52 | 7455 | 20089 | 1053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铜鼓镇 | 38.77 | 5872 | 16836 | 2643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清流镇 | 26.14 | 5066 | 15192 | 1999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盘龙镇 | 118 | 25028 | 77111 | 28455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远觉镇 | 27.1 | 5457 | 14573 | 2363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清升镇 | 27.91 | 6781 | 20097 | 2608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荣隆镇 | 64.22 | 14922 | 42778 | 14382 | - |
龙集镇 | 21.47 | 5295 | 16952 | 3828 | 含城镇和农村居民混合社区1个 |
合计 | 1076.71 | 308100 | 844226 | 397800 | 含矿属社区17个 |
- | 注:国土面积根据国土局提供的原数据,进行初步测定。 |
(以上表格信息统计截至2013年)
荣昌城建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荣昌区位于信封盆地川中丘陵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交接处,介于东经105°17′-105°44′,北纬29°15′-29°41′之间,东南邻永川区,南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西南连线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西北靠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北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东北与大足区接壤,全境南北长44.3公里,东西宽39.1公里,幅员面积107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荣昌区以浅丘为主,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300~400米,山岭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层岩海拔711.3米,为荣昌区最高点),中有螺罐山,北有铜鼓山,最低处在东南部清江镇的濑溪河水面。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起伏不大、相对平坦,以螺罐山为界,中北部为丘陵区,南部为岭谷区。
荣昌区地势图

气候特徵
荣昌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年总积温6482℃,无霜期327天以上,月极端最高温度39.9℃(1972年),月极温最低温度-3.4℃(197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265天。年平均日照时获得1282小时,年降雨量1111.8毫米。
土壤特徵
荣昌区属中亚热带四川东北部盆地山地黄壤区,受母质、地形、气候、植被等影响,境内发育有4个土类(水稻土、紫色土、沖积土、黄壤土)、6个亚类、20个土属、70个土种。
水文特徵
荣昌区境内有大小溪河151条,重要的有25条,多属沱江水系,径流量3.25亿立方米,仅有三条小支流属嘉陵江水系。濑溪河、清流河两河流域面积有1054平方公里,纳水广,水量充足,平均年径流量2.86亿立方米。2017年,当年降水量757.5毫米,比上年下降19.0%。全年用水总量1.7322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
荣昌区水系图

濑溪河是流经区内的最大河流,从东北向西南斜贯区境东南部流入沱江,再汇入长江,区内流长51.5公里,是荣昌的水上大动脉,被视为荣昌的母亲河。干流全长192公里,流经区境的干流长51.5公里,有约100条支流,流域面积为714平方公里。
清流河为荣昌与四川省内江市的边界河,是荣昌西北部与内江商贸往来的水上交通要道,发源于四川安岳,经荣昌流向内江注入沱江,干流总长172公里,流经区境干流18.3公里,共有各级大小支流48余条。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荣昌区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0余种,主要是煤炭、天然气、陶土、页岩、石灰岩、建材砂岩、石英岩和矿泉水等。煤炭可开採储量9600万吨,年产原煤185万吨,精煤50万吨;天然气可开採储量10亿平方米;石灰岩探明储量为1300万吨;陶粒页岩探明储量为3亿吨,可以作日用陶、工艺美术陶、优质建筑陶的原料。荣昌是重庆市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水利资源
荣昌水利资源充足,境内径流量3.25亿立方米。各类水利工程11104处,蓄水提水总量15163万立方米,有效水量1093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983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21立方米。城区形成了环形供水管网体系,日供水能力5万吨,供水充足。
土地资源
根据1993年土地详查结果,荣昌区拥有土地总面积107495.70公顷,其中有耕地63121.09亩。
生物资源
荣昌区生物资源有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园林植物和家畜家禽、淡水鱼类等生物资源160余种。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盛产茶叶、蚕桑、生姜等。畜禽类主要有猪、羊、鹅,其中荣昌猪为世界
八大名猪、中国三大名猪之一。2017年全区森林面积38719.5公顷,森林覆盖率35.9%。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137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4%。
人口民族
人口
- 常住人口
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1.00万人,比上年增加0.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8.92万人,增加1.64万人,城镇化率54.82%,比上年提高1.89个百分点。
201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1.56万人,比上年增加0.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49万人,增加1.57万人,城镇化率56.58%,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1.56万人,比上年增加0.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49万人,增加1.57万人,城镇化率56.58%,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
- 户籍人口
201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49562人,比上年减少1053人。其中城镇人口398937人,乡村人口450625人。
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50143人,比上年增加581人。其中城镇人口402222人,乡村人口447921人。分性别看,男性人口433110人,女性人口417033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户籍户数311592户。全年出生人口9214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出生率为10.8‰;死亡人口6511人,死亡率为7.7‰;自然增长率为3.2‰。
- 性别构成
2017年,荣昌区户籍人口中,分性别看,男性人口433368人,女性人口416194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户籍户数310873户。全年出生人口11685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出生率为13.7‰;死亡人口10356人,死亡率为12.2‰;自然增长率为1.6‰。
2017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名称 | 年末数 | 比重(%) |
常住人口(万人) | 71.00 | 100 |
其中:城镇人口(万人) | 38.92 | 54.82 |
农村人口(万人) | 32.08 | 45.18 |
户籍总人口(人) | 849562 | 100 |
其中:城镇人口(人) | 398937 | 47.0 |
乡村人口(人) | 450625 | 53.0 |
其中:男性(人) | 433368 | 51.1 |
女性(人) | 416194 | 48.9 |
民族
荣昌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土族、达尔族、羌族、仡佬族、阿昌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独龙族等3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为2300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达70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0%左右,主要集中居住在清流镇、远觉镇、盘龙镇。
荣昌城区全景图

经济状况
综述
2014年,荣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4235亿元,比2013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498万元,比2013年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903978万元,比2013年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696759万元,比2013年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比2013年下降1.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4%,比2013年提高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2%,比2013年下降0.6%。
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8733亿元,比2014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122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7734万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783877万元,增长12.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比2014年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0%,比2014年下降0.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8%,比2014年上升0.6%。按常住人口计算,2015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577元,比2014年增长9.4%。
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1237亿元,比2015年增长10.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491758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292145万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897334万元,增长11.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3%,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4%,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6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2391元,比上年增长9.4%。
2017年,荣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7947万元,比上年增长9.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505771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638346万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830万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6%,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8657元,比上年增长8.5%。
2017年,荣昌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166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0%;其中税收收入143613万元,同口径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6713万元,增长11.8%。其中,城乡社区支出44432万元,下降1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722万元,增长9.9%;教育支出129246万元,增长6.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8784万元,增长8.8%;医疗卫生与计画生育支出66778万元,增长12.6%。
2018年,荣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8801万元,比上年增长9.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489552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40926万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618323万元,增长12.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2%,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1%,比上年上升7.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荣昌是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範区核心区、中国畜牧科技城,世界优良猪种“荣昌猪”原产地,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定点举办地。还是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範区、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国家麻竹生物产业基地、全国绿化模範区国家开发银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範区建设试点区。实际拥有耕地89万亩,农业形成粮油、生猪、笋竹三大主导产业和生姜、茶叶、黑花生、白鹅、蜜蜂等特色产业;截至2016年,荣昌先后建成市区级农业园区21个,其中市级园区4个、区级17个,按产业划分种植类13个,养殖类5个、综合类3个。2011年被荣昌评为重庆市级森林城市;在2004年获得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麻竹笋之乡”基础上又被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命名为“中国特色竹乡”。
2017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6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10973亩,比上年下降1.2%;油料播种面积177906亩,增长1.5%;蔬菜播种面积278200亩,增长3.2%。
2017年,荣昌区粮食产量310249吨,比上年下降 0.2%。蔬菜产量527953吨,增长4.5%。肉类总产量73922吨,增长0.7%。
第二产业
荣昌区是渝西川东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和重庆的装备製造业产业基地。荣昌高新区由“板桥、广富 、荣隆”三个核心组团组成,规划面积25.68平方公里,重点打造装备製造、 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兽药饲料、环保建材五个三百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国家高端装备製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兽药饲料生产集散地、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高端陶瓷产业基地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并以此为磁场,集聚中小配套企业集群发展。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批覆:同意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后规划面积为17.05平方公里,由五个区块组成。
201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87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6862071万元,同比增长14.7%。
2017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50701万元,比上年增长9.9%。年末在荣昌注册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独立核算建筑业法人企业47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31.00亿元,增长34.8%。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67.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7% 。
第三产业
荣昌的省际区域性边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三大市场建成面积66万平方米,平均入驻率88%;城市商圈形成了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引进国内知名云数据平台运营商发展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实现饲料、兽药全国电子交易。形成了以红碎茶、夏布、不鏽钢餐具、高锰酸钾、兽药、机械等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开放型经济。
2017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39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5960万元,比上年增长9.8%,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4487万元,同比增长13.3%。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主要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25.8%,粮油、食品类增长23.4%,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25.0%,石油及其製品类增长15.4%。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500449万元,增长21.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59388万元,增长18.5%。
2017年,荣昌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28068万元,下降47.7%。其中:出口226039万元,下降47.5%;进口2029万元,下降64.9%。
2017年,荣昌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92万美元,增长6.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20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内资项目767个,同比下降28.5%。实际利用内资金额278.63亿元,增长20.5%,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8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252.79亿元,增长20.8%。
2017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0851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
2017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86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1%。不良贷款率为0.68%。
201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361010万元,比年初增加412951万元,增长14.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99139万元,比年初增长11.9%。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268840万元,比年初增加394542万元,增长21.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850571万元,增长92.2%。
2017年,全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76127万元,增长9.7%。理赔金额32533万元,增长9.1%。
2017年,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361.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3%;商品房竣工面积88.5万平方米,增长8.9%。商品房销售面积109.44万平方米,增长9.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8.19万平方米,增长6.9%。商品房销售额45.79亿元,增长19.8%。
2017年,荣昌区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8.6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0.68万平方米,下降63.3%。

社会事业
教育
2017年底,荣昌区共有区属各类学校310所。其中,普通中学 20所(含4所高完中),中等职业学校2 所,国小 128所,幼稚园159所,特殊学校1所。普通国中招生8793人,在校生23932人,毕业生7668人;普通高中招生4699人,在校生13512人,毕业生4443人;国小招生6934人,在校生48604人,毕业生8803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900人,在校生4790人,毕业生1334人;学前教育招生9787人,在校生20981人,毕业生8184人;特殊学校招生34人,在校生186人,毕业生11人。2017年全年全区国中入学率为100%,国小的入学率为100%。
学校名 | 图片 | 具体位置 | 备注 |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 | 昌元街道学院路160号 | “211工程” |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 荣昌中学校 | 昌元街道兴隆街64号 | 重庆市重点中学,含初、高中部 |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校 | ![]() | 安富街道安陶路50号 | 重庆市重点中学,含初、高中部 |
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 | ![]() | 广顺街道西大街128号 | 重庆市重点中学,含初、高中部 |
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 | ![]() | 仁义镇中学路8号 | 重庆市重点中学,含初、高中部 |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 | ![]() | 昌州街道万福路669号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文化
2017年,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13.33万户,其中数位电视用户9.89万户。乡镇文化站21个。
科学技术
201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37家;高新技术产品173个。全年受理专利申请767件,下降69.1%。获得专利授权905件,增长7.4%。全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与上年持平。着名商标20件、地理标誌量7件。
卫生
2017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42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1个,乡镇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诊所(门诊部、医务室)136个,村卫生室27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局1个,中心血库1个,卫生计生培训学校1所。共有医院卫生机构床位数4246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29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51人,注册护士1852人。
基础设施
2017年,荣昌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1.48平方公里。启动黄桷树广场、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濑溪河、荣峰河综合整治,整治河道4.2公里、河堤4.3公里。“荣昌八景”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投资16.3亿元,实施“潼荣”高速公路桥樑及路基工程,改造国省道51公里、农村公路240公里。争取用地指标4000亩。完成地票交易8.6亿元,新增耕地4235亩,建成高标準农田6.7万亩,整治山坪塘1000口,新建农村便道412公里。投资5亿元推进“宽频中国”示範城市建设。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文明城区“三城同创”。在全市创新推行“街长制”,111名“街长”对城区街道“包乾”精细化管理。规範城区道路交通和停车收费管理,新增停车位1155个。筹资4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改厕工程,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村庄5个,打造市级美丽宜居村庄示範点3个。万灵镇荣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清升镇获评“全市最美养生小镇”。
社会保障
2017年,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8826人,比上年增长7.5%。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4.24万人,比上年下降0.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6122人,增长4.6%;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0812人,下降1.2%,全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总支出4060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8326人,增长21.1%;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5619人,增长18.4%。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778人,增长6.6%。
2017年末,全区共有7959户13550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216人,增长1.6%,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883人,比上年增加106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691户,比上年增加198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667人,比上年增加11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268户,比上年增加172户。全年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3550人,发放低保金5713万元,其中农村低保发放2791万元,城镇低保发放2922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5510人。
2017年末,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準为50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準为350元/月,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16.7%。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43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30元,增长8.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9086元,增长8.4%;人均经营净收入3524元,增长10.7%;人均财产净收入2310元,增长8.3%;人均转移净收入7310元,增长9.1%。城镇居民恩格尔係数32.89%,比上年下降0.9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1.0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96平方米。
2017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6元,增长9.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415元,增长10.5%;人均经营净收入5421元,增长8.1%;人均财产净收入218元,增长6.3%;人均转移净收入4632元,增长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442元,增长7.1%;其中,衣着647元,增长15.3%;居住1951元,增长6.4%;生活用品及服务941元,增长9.9%;交通通信1178元,增长9.2%;教育文化娱乐959元,增长8.0%;医疗保健805元,增长21.3%。农村居民恩格尔係数36.66 %,比上年下降1.6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72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08平方米。

交通
综述
荣昌区地处重庆的西大门,位于渝、川、黔“西三角”,“成渝城市群”腹心地带,距重庆88公里,距成都246公里。“米”字型公路网路辐射渝川、云贵、甘陕等地区。实现一小时重庆、一小时港口,即将实现半小时机场。
荣昌区交通图

“十三五”期间,荣昌区形成以货运机场为中心,依託“三铁四高”构建东、西、南、北4条对外综合运输战略大通道,分别为东向荣昌-永川-重庆主城通道(荣渝通道)、西向荣昌-内江-成都通道(荣成通道)、南向荣昌-泸州-昆明通道(荣泸通道)、北向荣昌-潼南-南充通道(荣南通道)。
2017年,荣昌区公路客运量完成4361万人,比上年增长22.9%;公路旅客周转量197613万人公里,增长11.6%;公路货运量完成803万吨,增长5.9%;公路货物周转量79792万吨公里,增长13.5%。
2017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汽车7626辆,其中货车6812辆、客车594辆(含公车)、出租汽车220辆。全区民用车辆拥有量127286辆,比上年末增长12.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57089辆,增长19.1%。民用轿车拥有量28993辆,增长18.8%,其中私人轿车28990辆,增长18.8%。
公路
荣昌境内有成渝公路、渝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在建有潼荣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十二五”期末,荣昌区有成渝高速公路(G85)荣昌东、荣昌、荣隆、渝荣四个出入口,渝隆路(G348国道)、S206荣合路、S309合内路、S310铜荣路等4条省道分别通往大足、永川、隆昌、泸州和内江,县乡公路达47条。建有客运站14个,客运线路达136条,客运车辆497辆,座位21596座;出租汽车220辆;公交线路15条,城市公车103辆。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8公里,一级公路25公里,二级公路170公里,三级公路81.2公里,四级公路及等外级公路2054公里。航道里程达到113.32公里。
2015年底,荣昌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87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88.43%。其中,县级公路136公里,乡村级公路1951公里。十三五”期间将逐步推进一批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实施县乡道改建500公里、联网公路建设500公里、撤併村通畅公路300公里。2015年,荣昌建成客运站12个,其中二级站3个。
2017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2360.667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高速公路)63.436公里,省道209.182公里,县道136.588公里,乡道295.921公里,专用公路10.755公里,村道1644.785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9.8公里、一级公路25.004公里、二级公路191.904公里、三级公路79.35公里、四级公路1943.009公里,等外公路91.6公里。
水运
荣昌区内河水运及港口码头建设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完成清江分水桠、荣隆麻雀岩松石居、万灵牛市坝等17个渡口码头建设,建设6个100吨级高洪水位公共应急地锚设施。截至2015年,全区航道里程达到113.32公里,均为等道。
航空
荣昌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距即将建成的泸州云龙机场30分钟车程。规划建设以货运为主的荣昌货运机场。
铁路
荣昌区有成渝铁路、成渝高铁横贯东西,成渝铁路在境内设有铁路运营站4个,铁路段34.8公里;境内有铁路专用线2条;成渝高铁在境内设有荣昌北站,荣昌北站距重庆沙坪坝站约20分钟,距成都东站约36分钟。
风景名胜
综述
荣昌旅游资源丰富,有重庆市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的岚峰林场;有在宋代就以其兴盛佛教活动而闻名巴蜀的螺罐山云峰寺,有渝西植物园、西部陶都博艺馆、清流民俗风情小镇等。仁义镇三奇寺有八子朝母的自然景观,有上百巴人洞群,有九沖、八沟、七十二个岔湾的三奇寺水库。河包镇有历史悠久的宋代白塔和西南地区唯一的双钟塔楼天主教堂。荣隆镇有美丽的静月湾度假村,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万灵古镇有保存较好的500米长的明清古街、古桥、古寺,有宋代千佛古窟、宗祠、楼、院等10多处古建筑及人文景观,为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2017年,荣昌区接待游客4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6%;实现旅游总收入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年末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4个,其中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
主要景点
简介 | 图片 |
---|---|
万灵古镇 万灵古镇(原路孔古镇),国家4A级景区,位于荣昌区东部,距县城13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 万灵古镇(原路孔古镇)建制1000多年,建场200多年,系“两湖”“两广”填四川集散地。曾先后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 | 万灵古镇 |
清流民俗风情小镇 清流民俗风情小镇位于清流镇,2015年9月,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荣昌区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边陲镇,是荣昌唯一的民族镇,由于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其房屋建筑多以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主,场镇内有5万平方米的伊斯兰建筑;小镇配套建设了民族文化广场、回民活动中心、回民民俗博物馆等回族民俗文化景点,可供穆斯林民众开展礼拜和观光。 | 清流民俗风情小镇 |
昌州故里 昌州故里位于荣昌区濑溪河畔,毗邻海棠公园,是国家3A级景区,景区再现了老荣昌的历史文化风貌,是一条集生态旅游、景观长廊、历史文化、风情餐饮、宅院酒店于一体的“明清风貌古街”。景区内有张培爵纪念馆、春晖亭、荷塘三叠、香霏楼等主要景点。 | 昌州故里 |
安陶博物馆 荣昌安陶博物馆于2010年11月竣工,2011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国家3A级景区。馆内收藏有自宋代以来的历代藏品近3000件,均系各个时期安陶的代表作品。2010年初,安陶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 |
螺罐山 螺罐山位于城区北部,距城区4公里;占地千余亩。山上的云峰寺始建于宋代,有大雄殿、天王弥勒殿等13个殿。 | 螺罐山 |
古佛山景区 古佛山景区位于荣昌区南部清升镇,景区距城区18公里,总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11.3米,为荣昌区最高峰,以绿色、生态、健身、养生为主题,拥有经果长廊、有机茶园、百佛园、三圣洞、罗汉堂、金龙湖、玄武池等景点。 | 古佛山景区 |
荣昌天主教堂 荣昌天主教堂位于重庆市荣昌城区西大街,俗称天主堂,堂高50米,占地4700多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电影《1942》曾在此取景。该教堂于1915年由法国人设计并修建,主体建筑为歌特式建筑,是目前西南地区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天主教堂。 | 天主教堂 |

名优特产
特色产品
荣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荣昌陶器、荣昌摺扇、荣昌夏布),市级非遗项目14个,区级非遗项目87项。还有世界八大、中国三大名优猪种荣昌猪,此外,荣昌猪和荣昌白鹅也被列入国家级资源保护名录;荣昌陶器、荣昌摺扇入选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全国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两个章节内容分设在:全国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上册),荣昌陶器章节(19课);《美术》八年级(上册),荣昌摺扇章节(18课)。另着有《荣昌陶艺》已由重庆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将作为教材免费向荣昌区中小学生发放。荣昌陶是《辞海》中唯一的重庆文化产业品牌,获评“重庆新名片十强”,成功注册国家地理商标。荣昌夏布起源于汉代,号称“天然纤维之王”,成功注册国家地理商标。荣昌摺扇始于明朝,与苏杭摺扇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扇”。
荣昌特产

简介 | 图片 |
---|---|
荣昌摺扇 荣昌摺扇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是与苏杭扇齐名的中国三大名扇之一。摺扇技艺在清乾隆年间传入荣昌,经历代艺人精工创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荣昌民间传统工艺品,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摺扇的主要代表作是:传统的黑纸扇和棕竹扇,绸扇和夏布扇。 | 荣昌摺扇 |
荣昌陶器 荣昌陶器兴起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1953年,国家轻工部命名“荣昌安陶”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安富也成为中国三大陶都之一。 2011年入选重庆市首届“巴渝十二品”。荣昌陶器以荣昌独特的紫砂类红、白色陶土烧成,胎簿、质坚、类瓷,享有“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土总量达1.1亿吨。 | 荣昌安陶 |
荣昌夏布 荣昌夏布是用苎麻经手工纺织成的,号称“天然纤维之王”,可以製作为衣物、手工艺品等。荣昌夏布以其独特的手工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3年“荣昌夏布”获国家地理标誌证明商标。夏布产品系列开发已列入重庆市科技兴渝百亿工程,产品主要销往韩国、日本、欧美及港澳台地区。 | 荣昌夏布 |
荣昌猪 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中国三大名优猪种之一,不仅具有皮薄肉嫩瘦肉多的优点,形态也非常的可爱,荣昌猪的典型特点是狮子头、黑眼圈、罗汉肚。荣昌猪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养猪业推广面积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猪种之一。《熊猫猪》卡通片以“荣昌猪”为创作原型的卡通片充分展示了荣昌猪的特性,角色形象鲜明,故事情节趣味性强。 | 荣昌猪 |
茶叶 茶叶是荣昌重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共有茶园3万余亩,其中优质茶叶1万余亩。主产名优茶和红碎茶,绿茶“天岗玉叶”获1997年中国农博会金奖。荣昌是全国最大的红碎茶生产和出口基地,年出口红碎茶2万吨,出口量占全国的40%、重庆的95%以上,主要销往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 | ![]() |
特色小吃
荣昌有荣昌滷鹅、黄凉粉、荣昌铺盖面、盘龙羊肉汤、猪儿粑、艾粑、猪油泡粑、烤乳猪、母猪壳、灰水粽子、油炸川子鱼、清江豆豉鱼等传统小吃。其中黄凉粉、卤白鹅、羊肉汤被授予“中国名菜”和“重庆名特小吃”等称号。
荣昌美食

方言俚语
解放以后,四川大学等学术机构,曾来荣昌对区域的方言土语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报告。认为:荣昌话属于西南官话区的“重庆语系”。其语言辞彙与国语差别不大,但由于以下原因,也形成了五种不同语系和大批方言土语:1、明末清初从两湖、两广大量移民,形成了永州语系和广东语系等客家话;2、毗连邻县,相互影响,又形成重庆、隆内、泸州三种语系;3、清末袍哥盛行,流行许多“黑话”,渗进方言;4、旧社会重视迷信、忌讳,许多“不祥之物”都要改称,添加不少词语;5、不同职业的行业用语;6、抗战后机关、工厂内迁,外籍人留荣等带来部分外籍词语。
荣昌区各语系的方音土语有:
重庆语系:又称“湖广语”、“本地音”。主要分布于附城三十里左右及其他语系以外的地区。其语言特点是:阳平与去声分得清;全部古入声字转入阳平,古上声的全浊音声母字进入今去声;翘舌不明显。h音与f音混淆,如“菜籽花花辉黄”说成“菜籽发发(阳平)飞房”,尤其峰高一带最为突出。
这语系方言与永川、大足等区毗邻区乡口音相近,大多为湖广话与土着方言结合的产物,在我区覆盖最广,属主要语系。
永州语系:又称“永州腔”。主要分布于鸦山、罗罐山以北的仁义、荣隆等地大部。其语音特点是:阳平与去声分得清;无翘舌;zh、ch、sh与j、q、x、r相混淆。如“猪儿”读成“局儿”,“教书”读成“教须”,“是”说成“日”(去声),“人民”读成“形民”,“赶场”读成“赶洋”等。
这语系方言与隆昌的周兴、渔箭等乡口腔极似,源于湖南永州一带外籍移民,分布零星,除流行于中老年口头外,已快失传。
隆内语系:又称“川西腔”。主要分布于隆昌、内江交界的五福、永兴、吴家、代兴等地。其语音特点是:多数古入声字母读去声(如学校、革命、作业等前三个古入声字都读成去声);翘舌音明显。
这语系方言与隆昌的李市、内江的石子等乡口腔类似,分布面窄。
泸县语系:又称“川南腔”、“泸州腔”。主要分布于毗连泸县边境的清江、清升、双河、治安等地。其语音特点与“隆内语系”大致相同,只是去声重浊(带赠);“儿化”多,如“滑竿”(滑竿儿)、“缸钵”(缸钵儿)等都儿化。
这语系方言与泸县雨坛、天宝等口语极近,中心点在清江一带,流行地区狭窄。
广东语系:又叫“广东腔”、“客家话”。主要分布于盘龙、大建、九龙、石田、龙集、荣隆、油菜等地,及全区各地的少数家族。其语音特点无明显规律,甚至与现今的广东白话也有些差别,不过大部相同而已。如:萝蔔(洛瞥)、我(爱)、大(台)等。
这语系方言源于广东梅县、兴宁等地移民,分布範围相对集中。
城市象徵
2011年,经专家组及市民投票决定:以荣昌区的城市绿化中大量使用的黄桷树为区树。荣昌古称棠城,古昌州海棠早在唐朝就已经盛名远播,有“海棠香国”的美誉,并且荣昌的海棠公园、海棠大道均是用海棠命名,海棠花便成为荣昌区区花。
着名人物
古代
赵昴发(?~1276),字汉卿,抗元忠臣。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进士。历任遂宁州司户,潼川签判,宣城宰、彭泽令、池州通判、池州知州,抗元不屈,死后追赠华文阁待制,谥号文节。
喻茂坚(1474~1566),字月梧,号心庵,法学家、着名廉吏。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编撰《问刑条例》,着有《梧冈文集》等。
刘时俊(?~1629),字尹升,号勿所,明朝万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平定奢崇明之乱,收复重庆,官至兵部右侍郎,卒赠兵部尚书。
喻思恂(?~1644),明朝万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南明兵部尚书。
近代
张培爵(1876~1915),字列五,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元勛、烈士。
王麟(1902~1938),抗日殉国烈士。
当代
有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国家一级导演邓在军,原国家科委副主任、学部委员赵宗燠,着名党史专家李新,国画家陈子庄,青年作曲家刘青、影视演员李晨浩等。
城市荣誉
2018年4月21日,荣昌区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的称号。70
2018年4月,在2018年美丽中国——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经验交流会上,荣昌区获评“全国百佳幸福小城”。
2018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8年12月15日,在2018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荣昌区入选“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範城市”,也是重庆市唯一获此项殊荣的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