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枫香寄生

(2018-12-14 16:46:34) 百科
枫香寄生

枫香寄生

枫香寄生,中药名。为桑寄生科植物枫香槲寄生Visum liquidambaricolum Hayata或扁枝槲寄生Viscum articulatum Burm.f.的带叶茎枝。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化痰,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疼痛,劳伤咳嗽,崩漏带下,产后血气虚。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枫香寄生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檀香目
  • :桑寄生科
  • :槲寄生属
  • :枫香槲寄生、扁枝槲寄生
  • 採集时间:夏、秋季间采

别名

吊杀猢狲、上树猢狲、铁角狲儿、枫上寄生、虾蚶草、百子痰梗、路路通寄生、风饭寄生、大叶枫寄生、枫香槲寄生。

入药部位

带叶茎枝。

性味

辛、苦,平。

归经

肺、脾、肾经。

功效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化痰,止血。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疼痛,劳伤咳嗽,崩漏带下,产后血气虚。

相关配伍

1、治慢性支气管炎:扁枝槲寄生60g,晒乾或焙乾,研为细末,每次用9g。每日服3次,温开水调蜂蜜适量和匀送服,10天为1疗程。
2、治内伤咳嗽,痰中带血:扁枝槲寄生、松树寄生各15g,猪肺150g。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喝汤吃猪肺,分3次服,每次60毫升,每日1剂。(1-2方出自《药用寄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炖肉,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忌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间采,扎成束,晾乾。

形态特徵

1.枫香槲寄生:灌木,高0.5-0.7m。茎基部近圆柱状,枝和小枝均扁平;枝交叉对生或二歧分枝,节间长2-4cm,宽4-8mm,乾后边缘肥厚,纵肋5-7条,明显。叶退化呈鳞片状。聚伞花序,1-3个腋生,总花梗几无;总苞舟形,长1.5-2mm,具花l-3朵,通常仅具1朵雌花或雄花,或中央1朵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雄花花蕾时近球形,长约1mm,萼片4枚,花葯圆形,贴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花蕾时椭圆形,长2-2.5mm;花托长卵球形,长1.5-2mm,基部具杯状苞片或无,萼片4枚,三角形,长0.5mm,柱头乳头状。浆果椭圆形,长5-7mm,直径约4mm,有时卵球形,长6mm,直径约5mm,成熟时橙红色或黄色,果皮平滑。花期4-12月。
2.扁枝槲寄生,本种与枫香槲寄生的区别为:茎枝扁平,枝的节间宽2-3.5mm,乾后边缘薄,纵肋3条。浆果球形,直径3-4mm,白色或青白色。

生长环境

1.枫香槲寄生:生于海拔200-2500m的山地阔叶林中或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枫香、油桐、柿树或壳斗科等多种植物上。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2、扁枝槲寄生:生于海拔50-1700m的沿海平原或山地南亚热带季雨林中。分布于华南及云南等地。

药材鉴别

1、枫香槲寄生,本品嫩枝交叉对生或二歧状分枝,扁平,呈长节片状,较肥厚,节部明显,节间长2-4cm,宽4~6m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光滑无毛,具光泽,有明显的纵肋5~7条和不规则的纵皱纹,边缘较厚,节部可见鳞片状叶芽和花芽。质较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黄绿色,髓部不明显。有时可见果实,果实长圆形,长5-7mm,直径约4mm,黄棕色或黑色,表面平滑。气微,味淡。此外,尚有部分老枝入药,枝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
2、扁枝槲寄生,茎圆柱形,直径约1cm;小枝扁平,长节片状,节间长1.5-3cm,宽2~3mm,纵肋3~5条,边缘薄。果实圆球形,直径2-3mm,黄棕色或暗棕色。

相关论述

1、《纲目拾遗》:“追风。“
2、《岭南採药录》:“脚弱,以之浸酒服。又治红白痢,水煎服。”
3、《纲目拾遗》:“加金雀根、土当归、石床花根、石蚕,治瘫痪勾急要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