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中药名。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属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树脂及根、叶、果实。具有(根)祛风止痛;(叶)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果)祛风通络,利水,下乳;(白胶香)解毒生肌,止血止痛之功效。(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痛,牙痛;(叶)用于腹泻,痢疾,胃痛,外用治毒蜂螫伤,皮肤湿疹;(果)用于乳汁不通,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痛,小便不利,荨麻疹。(白胶香)用于外伤出血,跌打疼痛。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枫树
- 别称:路路通(果)、枫香树、大叶枫、枫子树、鸡爪枫、白胶香(树脂)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蔷薇目
- 科:金缕梅科
- 属:枫香树属
- 种:枫香树
入药部位
树脂及根、叶、果实。
性味
辛、微苦,平。
归经
归肺、脾经。
功效
(根)祛风止痛;(叶)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果)祛风通络,利水,下乳;(白胶香)解毒生肌,止血止痛。
主治
(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痛,牙痛;(叶)用于腹泻,痢疾,胃痛,外用治毒蜂螫伤,皮肤湿疹;(果)用于乳汁不通,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痛,小便不利,荨麻疹。(白胶香)用于外伤出血,跌打疼痛。
用法用量
根、叶15-30g,果3-9g,白胶香1.5-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採集加工
在砍伤的老树上採取树脂,去杂质晒乾。秋冬采果,夏采叶,全年采根。
形态特徵
落叶乔木,高20-40m。树干直,皮灰褐色,成不规则裂开。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1cm;叶轮廓宽卵形,基部心形,长5-12cm,宽7-17cm,常掌状3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长尖锐,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初沿脉有毛,老时脱落,下面淡绿色,幼时密生细毛,老时仅脉腋具毛。春季开淡黄绿色花,单性同株,雄花排成葇荑花序,无花被,雄蕊多数;雌花25-40,子房互相癒合,排成球形头状花序,直径1.5cm,单生短枝叶腋。蒴果集生成头状球形果序,直径2.5-4.5cm,每果有宿存的花柱所变成的刺状物下垂。种子多数,多角形,略有翅。
生长环境
生于土壤湿润而肥沃的林边、坡地或村旁疏林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北自河南,南至福建、广东、东至台湾,西至西南诸省。
性状鉴别
乾燥的树脂呈不规则块状,或呈类圆形颗粒状,大小不等,直径多在0.5-1cm,少数可达3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易碎,破碎面具玻璃样光泽。气清香,燃烧时香气更浓,味淡。
药理作用
1、抗神经损伤。
2、抗炎、镇痛作用。
3、其他作用:枫香脂及其挥髮油对兔血栓形成和大鼠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纤溶酶活性和血小板cAMP水平。枫香脂有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