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枫亭山头村

(2019-10-26 17:04:49) 百科
枫亭山头村

枫亭山头村

山头村系枫亭镇“第四大行政村”,位于枫亭镇压西南部,距镇址5公里,是枫亭镇半山区。东与郊尾镇染厝村相邻,西与溪北村接壤,南与霞社村交界,北与郊尾镇塘边村毗邻。境内有大帽山,是枫亭镇最高山峰。山头村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3.5公里,村落面积1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800亩,山地面积7000亩,其中杉木面积500亩,果园面积300多亩。现全村人口达5220人,218户,下辖隔头、马厝、宫边3个自然村,设定19个村民小组。旅居海外侨胞48人,台港胞23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山头村
  • 所属地区:中国枫亭
  • 下辖地区:隔头、马厝、宫边
  • 政府驻地:山头
  • 电话区号:0594
  • 邮政区码:351254
  • 地理位置:枫亭镇西南部
  • 面积:14平方公里
  • 人口:5220人
  • 方言:莆仙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西隐慈航

历史沿革

枫亭山头村
山头村,宋至明代属慈孝里,清代,属枫亭巡司,相传有“枫亭巡司管慈孝仔”之说。民国前,山头是山林自然村和隔头自然村。民国时建立保甲制,山林和隔头合併,取其山林和隔头两自然村之名首尾两字,称山头保,属慈孝乡公所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1956年5月,属园庄区(十二区),称山头乡。1958年4月,撤区并乡,划属枫亭。1958年9月,山头与霞社合併,称溪山大队,1961年,山头与霞社拆队,恢复其地名,称山头大队,属枫亭人民公社。1984年,改成山头村民委员会。属枫亭镇。

东宅庙会

“东宅庙会”,是枫亭镇东宅村、下社村、山头村、溪南村、溪北村和郊尾镇染厝村、塘边村、古狮村等53个自然村举行奉祀金大人、十殿阎王的民俗活动。
枫亭山头村
自唐至宋代,东宅登进士榜者66人。唐末,永春人留从效迁居赤湖留宅(今枫亭东宅村留宅自然村),后于五代封晋江王;赤岭人蔡京五度拜相,其弟蔡卞同朝为相;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祖居此地;唐钤衣卫副尉上将陈政死后葬于赤湖陈墓头(今东宅村果场)。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澱,影响了民间信仰活动,也是“东宅庙会”形成的重要基础。
留从效迁至留宅定居时,曾为该村祭祀祈神捐舍“拜石”一幅,今尚保存;蔡京、蔡卞祖墓位于东宅村北面羊角寨山下。每年清明、冬至祭祀扫墓成为蔡氏一族必不可少的礼仪,这些祭祀活动促使了“东宅庙会”民间习俗的形成,并代代传承和发展。
东宅庙在唐、宋年间原为一座小庙,是当地民众信仰俗神祭祀活动场所。传说清乾隆年间,这里发生水灾,从上游飘来一幅画轴,挂在树上。此后,接连几天夜里,周边乡民皆闻从小庙传来出司呵殿、传卯升堂之声,乡民俱为惊奇。于是,他们找到了这幅画轴,认定必是此画显灵。当即由庠生陈清云发动民众重建东宅庙。从此之后,东宅庙香火日盛,信众由原来的5宫(5个村庄)扩展到53宫(53个村庄),更有海外的大批信众也纷纷前来祀拜,庙会规模更为壮观,每年农曆正月十八日、五月初一日,53个村庄的信众聚会在东宅庙,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庙会期间,由东宅庙组织元宵游灯、神像巡游和祭祀活动。 “东宅庙会”的祭祀活动,在庙内张灯结彩搭筵,摆设三斋六果、三牲五粿,礼拜所奉供的十殿阎王和金大人等诸神。庙外设台演戏和演奏十音八乐,历时3天。来自53个村庄的信众和各方寻根信徒在这里焚香祀拜、乐捐缘金、燃烧贡银、点放鞭炮、酬谢神恩,祈求平安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地方富庶。
“东宅庙会”于农曆正月十六日举行元宵游灯活动,主庙境内由东宅的6个村庄举办,每户一串10盏,每个村庄连成一组灯队,参加游灯人员达1000多人,灯队由头灯、牌匾导引,乐队穿插其中,游灯队伍遍游东宅村的主村道,全程5公里。过境各村信众夹道焚香,以乐队迓迎,并点燃焰火,燃放鞭炮,迎送过境。各分灵庙宇游灯活动在本地同时举行。
枫亭山头村
农曆正月十八日、五月初一日,“东宅庙会”举行神像巡游活动,由主庙董事会组织信众抬着神轿、神像,鸣锣开道,牌匾、彩旗、旗牌、执事、皂隶、八班、神卒、马队、枪班、乐队和扮演历史人物故事的文艺队组成浩浩蕩蕩的出游队伍,参与人员达1000多人,自主庙起游,巡遍东宅、下社、山头、溪南、溪北等村,行程10公里。所经宫庙摆设香案,以乐队迎送,过境村庄信众也列道恭迎,燃焰火、放鞭炮、烧贡银,并为神像挂豆乐捐。一路观者如云,热闹非凡。
“东宅庙会”历经千年,它保留兴化地区民间传统信仰独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研究地方信仰习俗的重要依据,对于保护民间文化、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民众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陈宗祺
枫亭山头村
2013年5月,经莆田市人民政府批准,“东宅庙会”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育学园

山头国小始建于1985年,由村财集资筹建国小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1990年村财集资筹建国小双侧教学楼二幢及公厕一幢,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累计投资300多万元。2012年9月山头国小新校园校安项目教学楼工程竣工并通过质监站初检,顺利投入使用。新教学楼投资150余万元,建筑面积1232平方米。配备12间教室(含图书阅览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和4间办公室、教研室,每层均配有男、女卫生间。该教学楼投入使用,是山头国小新校园整体规划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为山头村的孩子创造了安全、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枫亭山头村

荣誉表彰

枫亭山头村
山头村曾获得市、县级以上表彰的有:“文明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壮大经济、发展教育事业”等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村风村貌

枫亭山头村
山头村新建水泥铺设村道由郊尾镇塘边以隔头,全长2.5公里;东宅村到下周全长2.6公里,东宅到山头村全长2.5公里,后壠仔至顶周全长4公里,总计12.6公里。新建住宅面积达8.4万平方米,连同原有的房屋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1.1平方米;

水利工程

红星水库位于仙游县枫亭镇山头村,距镇10公里,集雨面积1.7平方公里,覆盖植被良好,库内呈狭长形。涵洞位于大坝左侧,砌石箱涵结构,高0.8米,宽0.6米,採取铸铁转动门盖启闭,最大输水流量1立方米/秒。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岩石基础上,泻槽式,宽20米,按“五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58.3立方米/秒;“五百年一遇”校核,为69.5立方米/秒。渠道长11公里,建筑物21座,设计灌溉面积0.35万亩,实灌0.36万亩,枫亭公社的3个大队受益。
枫亭山头村
枫亭山头村
工程于1966年11月动工,1970年12月竣工。共用土石方14.0万立方米,其中石方3万立方米,投工31.85万工日,投资27.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8.95万元)。 红星水库,蓄水量103万立方米,为发展农业打下了基础。1978年在红星水库渠道沿线开垦果园350多亩,种植龙眼、柑桔。利用水库水源等筹建自动喷灌及地下管道水利设施灌溉果园和农田。

建筑景观

枫亭山头村
境内有宋明清寺庙建筑:西隐岩、紫峰寺、碧泉寺、紫林岩;尼庵有:福元堂、真元堂、普中祠堂;有宋代欧煦宰相府第遗址;由于明清盗匪众生,当时为了便于避难防御,用山石围筑山寨三座:金碧寨、五坪寨、大帽寨,其城墙至今遗存。

西隐寺

 西隐寺,位于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山头村,背靠高耸入云的玳瑁山,面朝碧波蕩漾的红星水库,四面群山环绕,可谓山朝水聚、清静庄严。古寺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寺院虽小,却历史悠久。
中国在南宋时,佛教在南方一带颇兴盛,因历史原因随宋南下的庶民仕贵,有很多投身佛门隐遁山林,随解禅师就是其中的一位。禅师当时来到玳瑁山下游玩,听说山上有一位修苦行的僧人——昙易禅师,住山多年不曾下山,于是就上山参拜。禅师上去时看到一间草房,里面有一位出家人在静坐,旁边田地种有穀米蔬菜。禅师心中嚮往这种生活已久,于是就皈依在老禅师座下,老禅师给他赐法名随解。多年来跟随师父日间耕作田园,夜晚念佛参禅。在师徒二人共同的努力下于宋淳祐五年( 1245 )年,筑建了一座简陋的寺院,当时师徒二人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同时也因嚮往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故此寺命名为——西隐。
枫亭山头村
枫亭山头村
后来师父(昙易禅师)无疾坐化,随解禅师更是努力潜修,他的修持吸引了更多的人士。当时依他剃度出家的僧人很多(禅师有一个徒弟叫广义,还有一些传说故事请看文末备注)。多年斗转星移,古寺沧桑几度,诸佛龙天护持,僧众信徒共拥,使得这座古老的寺院佛门气氛更加浓郁。青山仍在,岩泉依旧,在这座古老的佛土,西方净土赋予了他们无穷的魄力,滋润了他们浓郁的菩提,隐含三宝宏伟的气势和丰厚的内涵。随解禅师和弟子们将这林木葱郁的通幽曲径,层峦叠翠的山峰开闢出一片神圣的佛土
枫亭山头村
枫亭山头村
。远离了世间的杂染和斗争,为了修佛道果,利乐有情,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随解禅师久居于此不曾下过山。禅师苦行于山上,精进办道,始终如一的坚持五戒十善,奉行四摄六度,耳目无染,专注佛境,在当时感化了一批批信徒。经年累月,在禅师的言传身教下,住寺僧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戒规僧仪。在师父们如法如律的实践修行下,佛光普照,将原本只是简陋拥挤的大殿重修,此殿是佛门钟声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是给僧人修行课诵和信众朝拜的地方,西隐寺在当时兴盛一时。
几经兴衰到了明清,已经破烂不堪,寺院也无僧人居住。直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有位惟典禅师发心重修旧寺,经过数年的辛苦经营,历时三年至道光六年(1826年),寺院的大殿、僧舍、斋堂、钟鼓楼、库房等几乎已修建完工。惟典禅师在修建其间也着重修持,农禅并重,道风远播数百里之遥,慕名而来学道的人络绎不绝。禅师的弟子以会川、会海、会源、会壑最为突出。
枫亭山头村
十年文革时期,寺庙被侵占,僧人被驱逐,圣像蕩然无存,殿阁残破,僧人当时的生活处境不言自知。这时有百般忍辱的明修法师,不惧一切艰难,将这座因动乱而动荡不安的佛土坚持下来,可谓荒凉无比,正是这位不怕苦难的明修法师,和信施的全力护持,才有延续至今的西隐寺。法师为佛教贡献,坚持祖师们的苦行,用功修道,日夜不辍,淡薄名利,冬夏一衲,道心之坚使他度过了一切难关,还省吃简用的把大殿、僧寮、祖师殿、斋堂(注:明修老和尚往生时,这些殿堂因年久失修,已经多处破漏待修)兴建了起来。为了佛法劫后重光,他肃穆严整寺风道风,实施农禅并重的修持制度,将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行持作风作为警惕向道的座右铭,亲自领众下田耕做种植穀米蔬菜等作物以自给,以身作则至往生。他在世时开示说:“修行参禅并非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其实禅就在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里”!所以他生前始终如一的把修道参禅溶入到日常生活中,用他对佛菩萨的虔诚毅力在寺院里度过了五十个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人们还在酣睡中,师父们便起来礼拜课诵:木鱼嘟嘟、磐声铮铮、梵香袅袅、法音阵阵,祈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众生康宁、世界和平,荷担如来家业,将此身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
枫亭山头村
枫亭山头村
今重修的老寺与新寺两座上下并列,面对“一湖”(红星水库,美称天湖),背靠“五峰”(卧佛峰、莲花峰、香炉峰、五乳峰、吉祥峰),山灵水秀,林深树茂,环境函静,人称“世上桃源”。

西隐慈航

西隐慈航现为枫亭二十四景之一,景区分“外岩”和“内岩”两处,外岩“紫云寺”依山而建,对面奇峰怪石、一片悬崖。隐隐似有观音菩萨形象,时有乡人烧香朝拜。山下“仙公洞”、“仙脚印”等景点,常见游人往来。附近有万益寺、紫峰寺、普中书院等古蹟名胜。
“内岩”西隐寺新雕观音石像,高达9米,耸立峰峦山崖之上,恰似西天驾云归来,神态庄严慈祥,手持净瓶化山泉为甘露源源洒向人间,俗称“观音滴露”。寺前水库,群山环抱,澄碧如湖,湖中有岛,岛上杂树生花,胜似“海外蓬莱”。
枫亭山头村
枫亭山头村
湖畔建有“襢越亭”,凭栏观山赏水,独得山川自然佳趣。
枫亭山头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