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庄村(河南省襄城县湛北乡杨庄村)

(2018-11-13 07:56:30) 百科

杨庄村(河南省襄城县湛北乡杨庄村)

杨庄村位于襄城县湛北乡政府东5公里,是生态文明村,省级扶贫村。全村576户,共2185人,9个村民小组,其中贫困人口1091人,外出务工635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支部下属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8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

杨庄村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质地良好。耕地面积2242亩,主要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2006年开始学习本乡邻村尚庄的大棚西瓜种植技术,两年来已发展到100亩,现已成为成为继尚庄之后,许昌、平顶山、南阳等周边地区第二个大棚西瓜种植专业村。作为乡党委政府确定的大棚西瓜重点推进村,预计今将发展到300亩,主要种植辣椒、西瓜等蔬菜水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杨庄村
  • 所属地区:河南省
  • 地理位置:襄城县湛北乡
  • 人口:2185人

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述
(三)经济情况
杨庄村经济类型较为单一,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人均收入2180元/年。
(四)交通情况
杨庄村三分之二通上水泥路,其余为柏油路,交通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同时通往蔬菜种植区的主干道,现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春季完工,这条道路的建成,方便蔬菜水果的外销,将对该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五)教育情况
杨庄村重视教育,深知教育应从孩子抓起的道理,在上级的统一部署安排下,积极协调,征地30余亩,于2005年建成乡中心国小一所,容纳学生500多人,自建设初期便按照市示範国小的标準,如今,该校学生400多人,从一年级开始已开设英语课,全面实行素质教育,重师资,重管理,一切以学生为本,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教学单位。
该村村民国中以上文化程度达6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3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5%以上,同时,随着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教育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这个比列逐年呈增长趋势,并且1980年——1985出生的人已基本达到国中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基本已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六)社会保障情况
杨庄村积极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重点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和低保、五保户救助工作。由于宣传到位,同时随着村民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全村参保率达到97%以上。该村现有低保、五保户50户,共83人,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範围,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七)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杨庄村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组织架构完善,村支委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委员一人,村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两名,两委交叉任职率达85%以上,规章制度基本健全。特别是结合设岗定责和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该村通过“学习培训”、“开展党员联谊会”等,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战斗力,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村经济的发展。

调研收穫

在走访座谈过程中,村民普遍感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是好的,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关于减免农业税、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深得民心,得到了广大民众的一致认可和拥护。一些村民还介绍了这几年在农村发生的变化,水泥路通了,没人用胶鞋了;自来水通了,没人打水了;电通了,没人点煤油灯了;电话通了,联繫起来更方便了;网际网路通了,更好的与外界沟通、了解世界了。一些村民还谈到了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谈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涉及的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收购等问题。广大村民坚信,有党的好政策,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日子一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好。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思想相对落后,小农意识较强。由于知识水平较低,与外界接触有限,大多数村民还只是过着农忙干活,农闲务工的生活,“读书无用”、“重男轻女”、“好逸恶劳”、等典型错误思想在少数人身上依然存在,“重农轻商”思想在广达村民中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其增收困难。由于小农意识较强,广大村民的收入还只是依靠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并且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时代在变化,土地的分散经营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对农业的科技改造。这也造成了农村经济类型单一,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投入较低,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农民市场运作能力较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承担风险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小,同时农村就业渠道有限,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过慢。
(二)村两委干部、党员年龄和知识结构相对不够合理。特别是党员年龄偏高,后备党员和后备干部发展缓慢,同时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一定程度上较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座谈中也发现,村两委对于村以后的发展缺少一个清晰明确的工作思路和三到五年的中长期规划。
三、关于杨庄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想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制度、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基本医疗制度、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这既是目标任务,同时又是一种要求和参照,因此杨庄村今后的发展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上级的正确领导,始终依靠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依靠自身优势,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不断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
1、结合实际,重点发展蔬菜大棚建设。杨庄村自2006年以来,学习尚庄的大棚西瓜种植技术,种植一年两种三收(两茬西瓜,一茬辣椒)反季节大棚西瓜,两年来已发展到100亩,年亩产值已达到万元以上,将再发展200亩,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争取亩产值提高到1.2万元以上,可使该村450人脱贫致富,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80元提高到3500元以上。在发展过程中,村两委要积极协调、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土地、销路等问题,加快通往大棚集中区的道路建设,加快水利建设,为大棚建设和今后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条件,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
2、依託大棚建设,积极引导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村民专业合作,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决定》明确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杨庄村要以大棚发展为契机,积极引导鼓励更多的村民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单纯依靠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途径,投入到大棚建设上来,依靠先进的种植技术,依靠区位优势,按照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培育出品种更多,营养更丰富的蔬菜水果,来达到增收的目的。同时,鼓励能力强的人,依靠合法的土地流转,适当规模的经营土地,发展大棚。另外,市场经济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分工更细,分工更明确,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可组建由村两委牵头,大棚户参加的专业合作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有人负责原料採购,有人负责落实资金,有人负责技术支持,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市场,这样,分工明确了,增强了大棚产业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创造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就必须要有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要有用办工业的理念,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
3、依託尚、杨两庄无公害大棚西瓜基地,可建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两村区位优势明显,紧邻许昌、平顶山、漯河三市,东邻许平南高速,西邻311国道,交通方便。有市场、有资源、有交通,建市场的必要条件基本具备,同时,市场的建立,对于活跃农村经济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依託蔬菜水果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市场经济告诉我们,附加值越高的产品,其价值越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就越强。在不断开发新品种的基础上,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开发出有附加值,附加值高的产品出来,如西瓜饮料等,并市场化运作。
5、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市场经济的今天,酒香就怕巷子深,有多少老字号的品牌由于宣传不力而被市场淘汰,同样又有多少像脑白金等产品由于宣传到位至今占有广阔市场?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市场行销力度,提高自身品牌。现有的宣传行销方式中,举办西瓜节就很好,但是如果再赋予这个活动一些公益性等内容的话,效果会更好。在以活动为载体的宣传行销中,一定要切合社会的要求,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外,要加大媒体宣传,除报纸、电视外,还有加大网路的宣传,当今,随着网路化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习惯用网路来了解外界,所以,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并且这是可行的,网站上显示村基本情况,水果品种、数量、成熟日期等,儘可能的把资料全面显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认可。
6、支持村民创业,外出务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针对村民文化水平的不同,分层次、分对象、有重点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当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可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关係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福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将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机构,改变过去传统的党组织设定形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要尝试在新的农村组织上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设立党组织,要经常学习现代的管理知识,加大科技培训、法制培训,做好党员和干部的储备工作,要选拔可培养一批年龄小、知识水平高、发展理念新的人,不断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带领全村致富,带领全村发展。要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水泥路户户通工程的建设,按照生态文明村的要求,加快村街头游园的建设,路灯的安置,村主干道两旁的绿化等。要坚持以“饮乾净水、走平坦路、建沼气池、用卫生厕”为重点,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四)发展农村文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事业,是文明的事业,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环境基础。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必须做好的事业。农村文化建设搞好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更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加快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农村书屋的建设,农村电影放映站的建设,要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使村民农闲时有地方去,有东西看,有实用、高雅的东西看。积极倡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通过在村两个月的工作,两个月的座谈走访,我深感农村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农村的发展空间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始终坚持上级的正确领导,始终依靠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结合自身实际,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弘扬许昌精神,不断推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逐步实现土地向规模集中,生产向集约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不断促进我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