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白花(唐代柳宗元诗作)

(2019-04-25 17:19:33) 百科

杨白花(唐代柳宗元诗作)

《杨白花》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乐府古诗。此诗先写杨柳的白花被风吹落渡江而去,致使春光被荡尽,导致了宫中的树失去了青春的颜色,最后写夜里胡太后的哀思,令宫女彻夜唱哀歌,然她情犹未尽,而城鸦已起。此诗语言简炼,韵味深长。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杨白花
  • 创作年代:唐代
  • 作品体裁:乐府古诗
  • 作者:柳宗元
  • 作品出处:《柳河东集》

作品原文

杨白花1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2
坐令宫树无颜色3,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4,哀歌未断城鸦起5

注释译文

  1. 杨白花:乐府旧题。
  2. 渡江水:谓杨白花渡江南归。
  3. 坐令:致使。宫树无颜色:谓杨白花离去,使胡太后内心无比忧伤。
  4. 茫茫:模糊不清。长秋:宫名,指胡太后住所。
  5. 城鸦起:黄昏景象。

白话译文

雪白的杨花,被无情的风吹过了大江。
自然使宫中千树万花失去颜色,带走了千万里的春光。
模糊的朝阳下,我将日夜在长秋宫独熬时光,从早到晚唱哀怨的輓歌,歌声未断时,归巢的乌鸦便飞起在城头上。

创作背景

此诗确切的创作时间未知,但根据诗意,当作于贬居永州之后,今人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即将其置于永州诸作中。杨白花,北魏胡太后所怀念的情人。《南史 ,王神念传》:“华本名白花,武都仇池人,父大眼为魏名将。华少有勇力,容貌瑰伟,魏胡太后逼幸之。华惧祸,及大眼死,拥部曲,载父尸,改名华,来降。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此诗是柳宗元读胡太后一诗有感而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词可分上下两层:
前四句写杨柳的白花被风吹落渡江而去,致使春光被荡尽,象徵魏太后因杨离魏降梁后美好理想的破灭。“杨白花,风吹渡江水”二句,作者採用比兴手法,委婉地传达了原诗“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蕩入南家”的意思。春风无情,将代表春意的杨花吹落了,并随风渡江水而去。因杨白花的吹落、南渡,“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竟然导致了官中的树失去了青春的颜色,将“千万里”的春光摇落荡尽。“坐令”二字隐含着作者的叹惋。以“宫树”的“无颜色”,“摇荡春光”的景象,隐喻魏太后美好理想的破灭是非常恰切的。“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二句是讲《梁书》中所记魏太后因杨离去作《杨白华》之事,她追思不止,作《杨白华》之辞来抒发自己的哀怨,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上句讲魏太后“昼”间的思念。晓日而曰“茫茫”,是说早晨旭日东升,本来应该阳光灿烂,但魏太后因思念所致,“晓日”也觉昏暗不明了。这种天昏地暗般的思念,从晓日东升,到夕阳慢慢落入“长林”,终日不断。下句写夜里胡太后的哀思。为了寄託凄婉的情思,令宫女彻夜“连臂蹋足”而唱哀歌,然她情犹未尽,而城鸦已起,又迎来了一个“茫茫晓日”的早晨。这种无休止的思念,表现了魏太后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理想破灭后的无穷无尽的悲哀。
此诗利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抒发怀抱,颇得乐府遗韵。诗人以杨白花一语双关,既借杨白花咏胡太后事,又借胡太后与情人分手后的伤痛与哀思,寄託自己远离京都、外放边荒的悽苦心境。诗中由杨白花而及胡太后而及诗人自身,这样三层含义的关联层递,可见诗人用心之深。诗只有短短六句,却一波三折,并具有时空的跨越感。先言现实,白花渡江而去;再顺接插叙,回忆当初旖旎春光,再转回现实中的黯然景致。种种伤心,皆不直接道出,而寓于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倍加痛楚。

名家点评

宋代诗人许觊《彦周诗话》:杨华既奔梁,元魏胡武灵后,作《杨白华歌》,令宫人连臂踏足歌之,声甚凄断。柳子厚乐府云:“杨白华……哀歌未断城乌起。”言婉而情深,古今绝唱也。
宋代诗人王楙《野客丛谈》卷十:柳子厚有《杨白花诗》,此正与汉宫人歌《赤凤来曲》相似。见《赵后外传》。
明代诗人、文艺批评家和诗论家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李、杜外,短歌可法者,……王建《望夫石》《寄远曲》,张籍《节妇吟》《征妇怨》,柳宗元《杨白花》虽笔力非此二公比,皆初学易下手者。但盛唐前,语虽平易,而气象雍容;中唐后,语渐精工,而气象促迫,不可不知。
清代诗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八:长秋宫太后所居,通篇不露正旨,而以“长秋”二字逗出,用笔用意在微显之间。
清代词人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凡编诗者,切不宜以乐府编入七言古。如柳诗:“杨白花, .……歌未断城鸦起。”真可谓微而显,宛肖胸中所欲言。然不先知胡太后事,安知此诗之妙。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与韩愈共事。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司马。十年后,又改任柳州刺史,卒于任所时年47岁,世称“柳柳州”,亦称“柳河东”。柳宗元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世人以“韩柳”并称。他的散文写得很出色。其作品由刘禹锡编成《柳河东集》三十三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