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身(1858—1921),字雨亭,清光绪戊戌科(1898)进士,官刑部主事,诰封中宪大夫,为人刚正清廉,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曾参加过“公车上书”和反对袁世凯称帝等活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润身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甘肃天水
- 出生日期:1858年
- 逝世日期:1921年
- 职业:清代官员
人物简介
杨润身(1858—1921),字雨亭,清光绪戊戌科(1898)进士,官刑部主事,诰封中宪大夫,为人刚正清廉,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曾参加过“公车上书”和反对袁世凯称帝等活动。
杨润身书法对联

公车上书
公元1894年,岁在甲午,这一年,中日黄海之战失利,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朝廷内外怨声载道。秦州人安维峻在监察御史任上,仅后半年,就连连上书四十一道,而火力最猛的一篇奏摺就是《请诛李鸿章疏》。可惜,最后的结果是革职发配军台。
那时节,杨润身还是举人,还是科考道路上的士人,但是,也丝毫不妨碍他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心。他本来是参加1895年(乙未)进士科考试的,却热血沸腾,参加了康有为、梁啓超发动的“公车上书”。导火索当然是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在那个孟夏草木长的季节里,16省1200名举人聚集在一个叫松筠庵的地方,有603人在康有为起草的请愿书上署名,然后浩浩蕩蕩开拔到都察院,要求代奏光绪皇帝,请废条约。
捐助家乡教育事业
杨润身中举人之后,中进士之前,还有丁母忧的十多年里,他就在杨家书房院设馆授徒。北乡的读书种子,都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培育。正如《天水县誌》上说的:“北乡名士皆出其门下。”在不长的时间里,数十个方方面面的人才,撒满全川,走向广阔的社会。如秀才中的杰出人才李文会(字贤相,一字友卿),雷王集人,曾任甘肃省副议长,广东非常国会议员,和于右任相交笃厚,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谢庭楠(字申之),峪口村人,四川督军赵尔巽的高级幕僚,曾为北洋政府代表,赴西藏进行调解谈判;张明远(字炳臣),儒家经典学得透闢,在秦州城开学馆数十年,誉满城垣;还有王永杰、杨自震、王宗五等,都是身担道义,为老百姓做过大事、实事,被后人时常念及的知名人士。
受业弟子三十多人,曾给杨家送金字大匾一面,上书“名重关西”,意喻杨氏先祖,东汉大儒杨震。
杨润身辞官回乡后,对刚兴办的石佛镇国小鼎力相助,捐钱、捐物、捐图书,光从北京带来的许多教学用具和标本,就足已使乡人大开眼界。雨亭先生闲居期间,又为志于道者教授经史和新学,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