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树沟

(2019-12-14 16:02:34) 百科
杨树沟

杨树沟

杨树沟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西部,距巩义市34公里,距郑州约68公里。景区有专用公路与310国道相通,距连霍高速公路出口36公里;西南与雪花洞景区紧邻,南面与环翠峪景区相连线。郑州每天都有开往巩义的班车,每10分钟一趟。景区即将开设每天通往郑州的专线班车。景区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杨树沟
  • 地理位置:河南巩义市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景点类型:自然人文景观

景区特色

杨树沟景区的最大特点是人文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人文旅游资源有古老的山寨遗址、皮定钧将军炸弹厂和长达712米表现杨树沟人当代愚公精神的的引水隧道。自然旅游资源有秀山奇峰、深谷幽涧、密林古木、山顶石芽和尚待探明的神秘溶洞。景区的自然景观优美,山险、峰奇、洞长、谷深、涧幽、泉清、林茂、树古、泉清。
杨树沟
杨树沟景区植被茂密,气候适宜,引众多动物来此栖息繁衍。在景区游玩时,我们会时不时的看到各种鸟类(喜头啄木鸟、灰接鸟、褐河鸟、黄鹂、金翅雀、长目号、夜行雕号、红嘴山鸦、寿带鸟等)展翅于密林之间;野獾、糜子奔跑于山梁之上;野兔、松鼠跳跃于山涧地头,展现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杨树沟山樑崎岖,沟壑纵横,壁陡岩峭,谷深林密。因地域大、人口稀,且山高路险,原始的森林植被保存完好,长5公里的响泉沟两坡遍布栎树林,八蜂嶂寨下千亩野葡萄园,凤屏寨下满山黄栌……。走崎岖山道,看谷底深幽,顶树荫蔽日,观奇花异草,进“天然氧吧”,品山川灵秀,感神清气爽。特色一:时代硝烟之隋唐古军寨、皮定均将军炸弹厂遗址 隋唐古山寨——八蜂嶂寨、凤屏寨,以及皮定钧将军炸弹厂遗址,是不可多得的人文遗产。杨树沟四面环山、地势险峻、岩高坡陡,早在隋唐时代这里就成为土匪盘踞的地方。
八蜂嶂寨位于景区内最高峰之巅,寨东百丈悬崖天然屏障;寨南峭壁直立,势如斧削,奇伟险峻;寨北草密林茂,藏山隐水,鸟语花香;寨西天险势态犹存,尽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神韵,易守难攻,气势雄伟,是当时最大的山寨。如今,寨墙保存完整,连绵不断,数十米高,犹如长城一般屹立在浮戏山上。站在景区文化广场,通过高倍望远镜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锈迹”斑斑的巨大铁环——这是历史的见证。当您亲身站在巨大的城墙上俯瞰时,战争年代的烟云便会悄悄的浮现在您的脑海之中。倘若此时您再挥一挥手,高喊一声“前进”,那种感觉尤为逼真,好不爽快!

特色二

由于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导致杨树沟村经济发展滞后。1980年7月被评定为革命老区村,2005年底,人均纯收入1560元,属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1998年2月,退伍军人张金保同志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新一届党支部从民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用三年时间建成了3个大型蓄水池,并组织家家户户建水囤,仅2000年全村就建了125个屋顶接水工程,逐步缓解了民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由于这些水库、水池大多利用的是雨水,遇到天旱,亦然闹水荒。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全村民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经过实地察看和多方论证,杨树沟村于2001年11月正式启动了响泉河引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党支部率领全体党员和民众,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靠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在坚硬的岩石上一点一点地掘进。经过22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凿通了一条长712米(比红旗渠的青年洞还长96米)、宽2米、高2米的隧洞——响泉河引水工程,引来了响泉河水,解决了人民吃水难的问题。
这个浩瀚的工程,如今成了杨树沟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徵。如果您有机会亲临杨树沟,这个地方绝对可以震撼您的精神世界!

特色三

到了杨树沟景区,我们不得不告诉您一种精神,您也不得不了解这种精神,因为,他对您的事业、生活、交际以及后代,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什幺力量能有这样大的作用呢?
杨树沟人为了凿洞引水,曾面临巨大的困难,要凿洞却“三没”——没技术、没专家、没资金,这对凿洞饮水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他们却把洞凿通了。很多人问为什幺,于是,他们怀着疑问走进了杨树沟,到了这里他们才明白,原来是这样的:
在“三没”的情况下,村支书张金保带头把承包工程挣得的5万元拿出来,又以个人房产做低押,贷款9万元,村干部也都无怨无悔地贡献出自己的积蓄,全村老百姓在党员干部影响下,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随着工程进展要购买柴油、雷管、炸药、钻头等物资的钱在哪?为钱愁,白了头。每天夜里,张金保都为第二天的花销用钱苦苦幂想,陪伴他作难的是相敬如宾的妻子和手中的劣质香菸。妻子心疼他,不声不响地把自己辛辛苦苦餵猪、餵鸡卖蛋挣得的5000元钱,都塞在他口袋里。因买炸药,缺少几百块钱,他卖掉了孩子养了五年的狗。就在这个月,他家的35元电费,无力交纳。这条山里的硬汉子没有被厚重的浮戏山压哭,却被没有一分钱难哭了。杨树沟山区民众的生活牵挂着各级领导的心,杨树沟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震撼了社会。

特色四

杨树沟景区地层完整,地质年龄在5-6亿年之间,是我国主要的标準地层表露区,由南向北倾斜延伸的大小山头20多座,形成15条山谷沟坎,其间依稀可看到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太古界,被专家称为“研究地质的博物馆”。 在走往八蜂嶂寨的路上,奇峰怪石、断壁悬崖处处可见,沿途还有古生物化石~~~
杨树沟景区的山体基本上为碳酸盐岩石所覆盖。青色岩石在山坡林木之间斑驳暴露,形态各异,变化万千,青绿相间的色彩犹如一幅写意油画,引人入胜。另外,山体植被茂密,是最好的天然氧吧,对哮喘、结核病人有一定疗养功效。据专家测算,杨树沟天然氧吧的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高达1380个,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资源。
景区内植被茂密,覆盖率较高。方圆十公里域内植物种类达590种,野生花卉达68种,树类以栎树、青檀、山楂、黄栌居多,在茂密植被间有杜仲、二花、连翘、柴胡、羊角叶、何首乌等几十种中草药。金秋季节,叶黄果红,满眼丰收景色,初霜过后,黄栌叶红,呈现“满山霜叶红胜火”的壮丽景观。
杨树沟景区距离郑州市区约60公里,车程60分钟,方便快捷。假日周末,您可以带朋友、携爱人或独往,走进杨树沟,摄影、登山、地质考古、野外写生,吃烧烤、玩篝火、体验彩弹射击、住农家,体验快乐生活!

特色五

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思维灵活度、劳动生产力和民众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範、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个人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发开资源,建设了多项参与性科目,如三岛求生、速降等。另外,我们又建设了彩弹射击、真人CS、徒手逮猎等多种项目。这些项目参与性、模拟性强,精彩刺激,针对培训者的国防意识、团队精神进行了有效的培训。如今,在中原地区尚属第一家,同时还可以让您体验巅峰享受!

电影《杨树沟》

以杨树沟为原型创作拍摄的电影已在中央六频道播出,并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评比中获一等奖。
导演:孙宏建
主演:李东霖 孙敬涛 魏华 张媛媛 刘冰峰

杨树沟(二)

杨树沟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人居住,如今全村繁衍生息约300余人。
杨树沟
杨树沟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距离石家庄90km,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
杨树沟革命老区,村内有老虎头、老母猪石、彩树垴等风景名胜。
杨树沟,因村外多杨树而得名,全村依山而居,地名大多以沟命名,大的山沟分为大南沟、狼啊沟、虎啊沟、塘nie沟、枣树沟等,小的山沟无数,各大的山沟均有山水流出,或大或小四季常流。全村按照历史遗留,分为四个生产队,人口三百有余。
杨树沟虽以杨树命名,但最有名的确实另外的三棵树——茶树、cai树、老槐树。据传,三棵树均为很久前流传下来的,平山林开荒地,全村就留下这三棵古树,现仅存老茶树和cai树,老槐树在上世纪已经被砍伐了,老槐树有多大?据说仅锯掉其中一个分枝就需要两条大锯条连线起来才能开锯!

彩树垴的文章

彩树垴彩树垴
“……年间,有人迁此居住。因该沟多杨树,故取名杨树沟。”
杨树沟最多的是杨树与槐树,最着名的却是茶树和“彩树”——姑且名之。着名之物,必有特别之处。茶树和彩树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稀有而年久。茶树者,南方常见,在苦寒的北方却极稀有。仿佛流落在此的浪子,茶树在一个沟底扎根生长,渐渐老去凋零。村里的孩子对它往往不逊。那时候我们经常玩一个游戏,就是从山后的果园回来,经过它时,总要用石子投掷它,击中的方能下山。茶树那苍老而弯曲的树干,不是被多少石子击打?
而“彩树”,之所以说姑且名之,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它到底属于什幺树种。村里人口口相传,都称它为彩树。彩树是什幺树,到如今我也没有见到真正的彩树。既然大家都这幺叫,它也默默承受了这幺多年。它像一个老者,或者早已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它伫立着,这就够了。
茶树与彩树的树龄之长,长到未知,连估计都难以估计。而彩树,不特年老,且其身份未定。乡人一直不识,也增加了其神秘性与知名度。
茶树已经死了半截,秃顶而弯腰。腰部以上完全没有了生命迹象,而腰部以下,似乎正当壮年。 春季枝丫泛出新叶,往往即被乡人採摘泡茶。茶树活的很苦,,可它还是活了这幺久。就像一些疾病缠身的老人,总盼着自己早早的闭眼,可总是撇不下,走不开,一天一天捱着,苦等天堂的接引。也有研究者採摘茶树的枝条培养,却无一成活。它扎根于此,却不肯散播子孙。孤独如此,让人叹息。
茶树长在山下,彩树却站在山顶。它不偏不倚,老远即可看到它巨伞一样的身影。它的四周,只有低矮的灌木丛,显得不群。 彩树一年数变其色,新叶泛红,再变成绿,最后染成黄色,或许这就是彩树之“彩”?
彩树是尊严的,孩子们很少爬上去玩耍。一者山高,二者其足够神秘,三者有土蜂筑巢。彩树为这个山头赢得了名字--“彩树垴”。从彩树垴能望见茶树,或者这两个历经沧桑的老友也会默默相望,暗暗交流?
年假回家,我特意去看它。冬日的它,乾瘦苍凉,枝丫向天。犹如那老汉,光着膀子,无语倾诉。
它已经成神,或许非它所愿。乡人盛情,它如何拒绝?况且它已达观,又何必拒绝?

老母猪石的文章

据云:清乾隆年间,有人迁此居住。因该沟多杨树,故取名,杨树沟。
杨树沟者,何年月有人居住,已模糊不可考矣。唯有《灵寿县地名志》聊聊数语,可传之于后世。历史虽不长久,而杨树沟之风物俱佳。观其山川,则钟灵毓秀,查其人物,则文採风流。可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矣。高山流水,平川沃土,杨树沟俱备也。遥想祖辈流徙,在此繁衍生息,可为独具慧眼矣,为后世子孙留不尽之恩泽也。
杨树沟有胜景,老虎头谓之高山,慈河者谓之流水,而老母猪石,谓之奇石。
老母猪石,听其名而知其形。其形若巨型母猪,身下有小石若干,形似猪仔,有嬉嬉者,有静卧者,有酣然入睡者,绝妙。而更妙者,则在于石上之杂草。石上杂草燃之,其味若燃毛髮。怪矣 ,奇矣,而知有传说不虚也。
传说某年月,杨树沟村民所种之番薯频频遭毁坏,似猪拱食之状。而村民养猪,皆圈养之。于是村民乃疑惑于野猪矣。有村民夜伏于番薯地旁,至深夜,见一母猪,庞然大物也,带猪仔十余只,从山沟出现至番薯地,欢然拱食。食饱,母猪携众猪仔去矣。村民尾随其后,至一山坡。此时东方既白,雄鸡高鸣,母猪及众猪仔俱就地化而为石。村民赫然,归,告知村民。
村民不知厉害,乃传之四方。一南蛮子听此讯息,欣欣而至。原来南蛮追蹤此母猪久矣,于是潜伏于番薯地旁。至夜深,母猪携众猪仔又至。天色微明,母猪返,南蛮跟蹤其后。母猪察觉,乃狂奔,南蛮不捨。忽然雄鸡高鸣,母猪骤停,跪卧。南蛮至,手起一刀,于脖颈插入。母猪已化为石,亡。南蛮乃于其腹取出珍宝若干,遁去。此后母猪永成巨石,不复动矣。今观之,颈下殷红若血。
嗟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