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梅(中药)

(2019-06-30 20:42:28) 百科
杨梅(中药)

杨梅(中药)

杨梅,中药名。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rubra(Lour.)Sieb.et Zucc.的根、树皮及果实。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乾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乾用或盐渍备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杨梅
  • 别称:树梅、珠红、朹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杨梅目
  • :杨梅科
  • :杨梅属
  • :杨梅
  • 分布区域: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 用量:15~30g
  •  毒性:无毒

生理特性

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黄色腺体。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常数条丛生于叶腋,圆柱形,长约3cm,黄红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锐,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为卵状长椭圆形,长约1.5cm,常单生于叶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极短。有2枚细长柱头。核果球形,径约1.8cm,外果皮暗红色,由多数囊状体密生而成,内果皮坚硬,径约9mm,内含无胚乳的种子1枚。花期4月。果期6~7月。

产地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植物的根、树皮及果实入药。

採集加工

鲜用或烘乾。

性味

1、根、树皮:味苦,性温。
2、果:味酸、甘,性平。

归经

肺、胃经。

功效

1、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
2、果:生津止渴。

主治

1、根、树皮: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
2、果:生津止渴。用于口乾,食欲不振。

相关配伍

1、治痢:杨梅烧服之。(《普济方》杨梅方)
2、治头痛不止:杨梅为末,以少许搐鼻取嚏。(《本草纲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烧灰;或盐藏。外用:适量,烧灰涂敷。

禁忌

久食令人发热,损齿及筋。忌生葱同食。

相关论述

1、《开宝》:盐藏食,去痰止呕哕,消食下酒。乾作屑,临饮酒时服方寸匕,止吐酒。
2、《现代实用中药》:治口腔咽喉炎症。
3、《中国药植图鉴》:对心胃气痛及霍乱有效。
4、《本经逢原》:杨梅,能止渴除烦,烧灰则断痢,盐藏则止呕喙消酒。但血热火旺人不宜多食,恐动经络之血而致衄也。其性虽热,而能从治热郁,解毒。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