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信教授,男,汉族,1987年7月本科毕业并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本校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受教于刘熊祥教授门下攻读硕士。1990年6月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思信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职业:教师
- 毕业院校:西北师範大学
- 性别:男
生平介绍
1966年8月生,甘肃靖远县人。1983年考入西北师範大学历史系学习,
1990年7月至1995年9月,在兰州铁道学院社科部从事“中国革命史”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取得助教、讲师任职资格。
1995年9月考入北京师範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师从于教育部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着名近代思想文化史专家郑师渠教授,攻读博士。
1999年12月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回兰州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5月被聘为副教授;
2002年12月,获省教育厅颁发的“甘肃省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成才奖”。
2005年1月被学校低职高聘为教授,2006年8月正式晋升为教授。现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带头人,併入选兰州交通大学第一批“青蓝”人才工程资助名单。 杨思信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我校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颇为关注,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
在2013年度,入选“2013年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荣获兰州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一届”教书育人奖“。
着作介绍
杨思信教授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等领域。2003至2004年,参与完成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子课题——“西部地区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本地化个案实证研究”;2005年2月,参与教育部社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招标工作。
主要着作和教材
合着《甘肃近现代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合着《理想信念对话60题》,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合着《以德治国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独着《1994年的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出版;
独着《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合着《教育与国权——1920年代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主编《中国文化概要》,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参编《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004年出版等。
本人独着《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一书还分别在2004年7月、2005年5月先后获得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论文
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多篇,主要有:
《辛亥甘军攻陕战争述略》,《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对“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历史考察》,《淮阴师範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试论传统夷夏文化观在晚清的蜕变》,《中州学刊》1998年第4期;
《民族主义与现代化若干问题之辨析》,《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99年第1期;
《二十世纪初年文化民族主义述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第2期;
《试论传统“大一统”观念对清末“排满”运动的影响》,《中州学刊》2000年第4期;
《略论民国初年的孔教运动》,《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近代文化民族主义论略》,《青海师範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拉克伯里“中国文化西来说”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反响》,《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
《试论大学精神》,《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西北人才流失的现状、成因与对策》,《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西北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西北人口》2005年第4期;
《人才全球化与我国西北人才资源的开发》,《开发研究》2005年第4期。
《甘肃省人才竞争力蟊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19期;
《新形势下深化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试论晚清民初政府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对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教育派的历史考察》,《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清季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影响述论》,《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试论清末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影响》,《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近代中国教育团体与收回教育权运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民国教育团体“国家教育协会”考述》,《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国、共、青三党与收回教育权运动》,《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