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平,男,1963年10月出生于天津,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华北电力调度局继电保护处装置科系统保护专责工程师,负责华北电网500kV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工作,是活跃在华北电力系统从事500kV继电保护工作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杨心平曾获全国劳动模範等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心平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63年10月
- 职业:工程师
- 学历:大学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任职: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调度局工程师
- 荣誉:全国劳动模範
个人简介
杨心平专业技能过硬,解决了电网多项重大问题,多次发现和消除现场重大安全隐患,为电网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定期编写《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报告》,坚持用标準化流程指导现场工作,主持编写了《华北电网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彙编》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安全检查流程及明细》等多篇着作。他高超的专业技术以及他为现场排忧解难的事迹在华北电网广为传颂。在电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杨心平积极挑战新的课题。2004年,他主持进行了“继电保护直接复用2M口数字通道”课题的研究。该课题成果推广后,每年可为国家节省资金近千万元。此外,他还主持制定了“华北电网继电保护和故障信息系统主子站通信规範”,该通信规範的出台,在中国电力系统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2004年,国家人事部和国资委授予杨心平“中央企业劳动模範”荣誉称号。
人物事迹
500kV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维护,对于当时的保护工区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验。不仅装置生产厂家各异,保护原理不尽相同,而且运行经验也是一片空白。杨心平毅然面对这些压力与挑战,知难而上,抓住这一锻鍊成长的极好机遇,刻苦钻研、努力探索。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该站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与行为特性。杨心平质朴淳厚的品德,正直爽快的性格,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很快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在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同志们的大力推荐下,不久他便被任命为该站继电保护专责工程师,成为这一华北电网枢纽变电站继电保护专业的领军人物。并多次获得天津高压供电公司、天津市电力局授予的“优秀青年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北郊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为天津地区乃至整个华北电网其它500kV变电站的顺利投产及安全运行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1998年1月,杨心平被借调到华北电力调度局继电保护处工作。由于华北电力调度局兼具华北网调和京津唐中调双重职责,所以不但要管理全网的500kV设备,还要管理保障首都电力供应的京津唐电网220kV及重要的110kV设备,和别的电力单位的日常工作量比较起来,任务异常繁重。而且继电保护这个工作突发性很强,常常需要占用同志们的业余时间去处理系统中发生的问题。杨心平在系统发生事故、装置出现异常时能主动下现场,毫无怨言地帮助基层同志解决问题。在人员调配不开时,杨心平多次放弃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机会,坚持在单位及现场超负荷工作。从没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讲过任何条件,把工作与生活的重担悄悄地扛在自己的肩上。
从1999年后,杨心平每年都参与华北电网继电保护专业的安全检查。他主持编写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安全检查情况明细表》在基层单位获得极大好评。他被公认为华北电网继电保护专业安全检查方面的专家。为确保500kV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质量,杨心平组织编写了新型500kV线路保护装置(如ABB公司REL561型、三菱公司MCD型、GE公司L90型纵联差动保护和ALPS后备距离保护等)的检验规程,深受现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欢迎。分析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提出防範措施也是杨心平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深入调查多次保护误动、拒动的事故基础上,他相继主持制定了《关于旁路纵联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措的通知》、《关于许继昌南公司接口装置整改的通知》和《华北电网有关重合闸整改的通知》等具体档案。这些档案的实施,为华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增添了一道道新的安全保障。每季度的《京津唐电网快速保护异常停运分析》和《京津唐电网快速保护动作分析》更是杨心平呕心沥血之作。这些工作繁琐而複杂,需要对各种异常情况和问题责任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对京津唐电网各供电企业、发电企业和独立电厂进行严格考核。该分析为各级领导决策者提供了第一手详尽信息,是每月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会议的必备资料。
由于首都电网的特殊性,每年都有许多保电工程。在这些重要时刻,杨心平总是勇挑重担,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其中,因申奥保电工作贡献突出,杨心平获得2001年度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保申奥、保大运会安全供电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2年,杨心平又获得“保迎峰度夏、安全供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杨心平在完成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挑战新的课题。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网通讯硬体条件的改善,继电保护与通信两个专业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密切。杨心平敏锐地把握住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倡导复用通道保护技术的套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复用通道保护技术已经在华北电网得到最广泛的套用,其技术水平和运行经验在国内遥遥领先。杨心平还正承担着华北电网有限公司两个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一个是纵联差动保护2M接口的可行性研究,一个是华北电网故障信息远传系统的主站建设。这两个项目均已获得立项审批,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标準化作业已经成为控制风险、讲求效率,确保全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加强华北电网继电保护校验工作的规範性,强化继电保护现场安全管理,杨心平和同事们决定立项研究、开发继电保护作业指导书。他们对线路、母线、变压器等107种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分组、分类进行研究,明确了标準化作业的指导原则和关键问题,规範了作业流程,细化了校验项目,对继电保护现场标準化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指导书详细规定了标準化作业对校验人员、仪器仪表的要求,细化了安全措施、最佳化了作业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并编制了校验记录的标準格式,方便现场使用。该项目已通过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促进了现场作业程式的标準化、科学化、规範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安全性;通过各运行单位的使用,效果良好;指导书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内容科学规範、实用性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