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堤口行政村

(2018-07-05 03:14:54) 百科

杨堤口行政村

杨堤口位于菏泽城西南25公里处,220国道东,王浩屯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杨堤口村现有三条东西街,一条南北街。居民95户395人,全是汉族,有杨、宋、李三姓。耕地409亩,农机具200余台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杨堤口
  •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 电话区号:0530
  • 邮政区码:274000
  • 面积:409余亩
  • 人口:395
  • 方言:北方方言中原官话郑曹片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 车牌代码:鲁R

简介

杨堤口位于菏泽城西南25公里处,220国道东,王浩屯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杨堤口村现有三条东西街,一条南北街。居民95户395人,全是汉族,有杨、宋、李三姓。耕地409亩,农机具200余台套。

历史沿革

明洪武年间(1368—1398)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地处灉河堤口处而得名。宋朝年间有一位大王叫金兀朮,家住现在东明县马头镇,因他的女儿嫁到金堤,就为女儿修建了一道大堤,大堤经过宋庄村,有一堤口,故宋庄改名为宋堤口。解放后(1950—1954)王堤口西也有一个宋堤口,由于两村同名,邮递员送信时不知是哪个村,经常送错,上级安排差事时也常常出错,所以经政府决定,社员同意改宋堤口为杨堤口。

风土人情

1、饮食生活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牲畜较少,生产劳动以人力为主,多靠人力翻地,拉耙,拉车
,拉楼播种。男女参加劳动挣取“工分”。社员以地瓜为主食,时属计画经济,需持粮票、布票定量供给粮食布匹。改革开放后,农民生产方式逐步改变,商品经济发展很快,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饭菜已经比较丰盛。人们告别了炒菜做饭焚柴的习俗,煤炉、煤气、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水饺,麵条,馒头等食品以购置兑换为主,很少自行加工。

2、婚嫁

清朝末,娶亲大多用花轿。民国时期,使用“太平车”。结婚时,女方家庭要陪送桌柜、衣被之类的嫁妆,男方家庭要贴红挂彩。把新媳妇接到家后,举办宴席。婚后三天,新娘“回门”,新郎要到岳父母家“认门”。现在,娶亲已改用麵包车、小轿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婚礼有的按照传统礼仪,有的新事新办,摆酒设宴,招待亲朋,以示庆贺。

3、丧葬


有史记载以来,一直採用土葬方式。把死者装入棺材埋进家族的坟茔,封起土堆,俗称“坟头”,家人根据家境採用适当方式祭奠。家庭富有的,摆些贡品,扎些纸活,礼仪隆重些;家境贫寒的,程式简单,入土为安。祭奠方式很多。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火化,加大对丧葬方式改革力度,纳入政府行为,要求城乡一律实行“火化”,禁止大操大办。

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和中秋节是传统的三大节日。

春节

春节习俗与全区大体一致,只有正月十六稍有特殊。

清明

清明是古代留传的传统节日,在清明的前一天下午,各家各户都到先人坟茔上添土。清明当天,给先人烧纸,表示对先人的怀念和哀思。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也叫“团圆节”,每逢八月十五这一天,亲人朋友聚在一起吃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增添了喝团圆酒的习惯,以庆祝团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