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克俭(武汉理工大学)

(2018-08-16 17:48:44) 百科
杨克俭(武汉理工大学)

杨克俭(武汉理工大学)

杨克俭,男,汉族,武汉理工大学教授。28岁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波浪中船舶横摇角算法,被纳入中国工程船横摇稳性规範,并于31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克俭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教授
  • 性别:男
  • 任职专业: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本信息

姓 名: 杨克俭
所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所在城市: 湖北 武汉
所在院系: 计算机学院

人物简介

姓名 杨克俭 性别 男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硕士 导师类别: 该校任职 是否博导: 是 是否硕导 是 研究方向 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算法设计与分析、科学可视化与计算仿真、图像处理 学术兼职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仿真分会理事 留学情况 通信地址 武昌余家头: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邮政编码 430063 研究生导师个人(含成果)情况介绍 杨克俭,计算机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高级人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具有深厚的造诣。作为教授、博导,至今坚持亲自设计原创算法并亲自编程实现,每天在实验室与研究生交流、讨论。
主要学术成就: 28岁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波浪中船舶横摇角算法,被纳入中国工程船横摇稳性规範,并于31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995-98:在三峡工程重大项目“长江三峡滑坡仿真系统”的研究中,实现了国内最早的OpenGL 3D图形引擎,提出并实现了“任意边界曲面渲染算法”,经包括7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组鉴定,运算效率显着优于国内外同类算法,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2003:主持交通部人才基金项目“船舶驾驶仿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非规则格线波浪渲染算法。 2000-2003:提出行为-特徵建模方法,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行为-特徵建模方法研究”,提出了可以逼真地模拟人类动作的“指向线算法”,该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项目。 2003-2004:创立“边界聚类方法”,使聚类分析的空间複杂度从O(n^2)降低到O(n),令海量数据聚类分析精确解成为可能,并使各种相关的传统难题迎刃而解。 2004:提出并实现了“边界聚类颜色量化算法”,其量化质量相对于各种经典算法产生了本质的飞跃。 2004-2006:主持国家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分散式三维视景仿真开发平台”,提出并实现了“边界聚类非规则格线地形实时绘製算法”,在速度与质量两方面均超越了各种经典地形算法。 2006-2007:设计并实现了OpenGL UI函式馆glui,为OpenGL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2007:提出并实现了“Center-Cross”分形几何算法,成功地解决了随机分形地形的各向异性问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