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元喜

(2018-10-01 14:15:42) 百科
杨元喜

杨元喜

杨元喜,男,1956年7月生于江苏省姜堰市梁徐镇双墩村。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系列理论体系和自适应抗差导航定位理论体系的原创者。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长安大学双聘院士。2006年7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元喜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省姜堰市梁徐镇双墩村
  • 出生日期:1956年7月
  • 职业:学者
  • 毕业院校: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
  • 信仰:中共党员
  • 性别:男

人物简历

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
杨元喜 院士杨元喜 院士
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
1980年起在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任教。
1987年获郑州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学博士学位。
1990年任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副教授。
1992年任教授。
杨元喜
此后曾在美国得州大学空间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
1995年获德国Humboldt基金资助。
1996年1月至1997年10月在德国Bonn大学做Humboldt研究学者。
现任职总参测绘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名誉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及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作了系统研究。

成就荣誉

个人成就

建立了抗差自适应动态滤波理论。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个人荣誉

主持的研究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
在Journal of Geodesy和Manuscripta Geodaetica等SCI刊物发表论文20篇,其它刊物论文140余篇,已被引用200多次。
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术成就

杨元喜发展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构建了双因子等价权模型,提出了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发展了抗差贝叶斯估计和抗差拟合推估理论。发展了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该理论兼容了最小二乘平差、抗差平差、动态滤波、抗差滤波等。构建了四种自适应因子和相应的最优自适应因子。主持完成了“2000中国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坐标框架点精度分别达到3厘米和3分米,使我国国家大地控制网及相应坐标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建立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继而又发展成双因子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建立了抗差自适应动态滤波理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主持的研究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
在JournalofGeodesy和ManuscriptaGeodaetica等SCI刊物发表论文10篇,其它刊物论文140余篇,已被引用200多次。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出版专着

周江文,欧吉坤,杨元喜,测量误差理论新探,地震出版社,1999

发表论文

杨元喜,泛函分析在最小二乘平差中的套用,测绘学报,1986(2)
杨元喜,抗差贝叶斯估计及套用,测绘学报,1992(1)
杨元喜,秩亏抗差最小二乘估计原理,测绘通报,1995(2)
杨元喜等,自适应参数估计与内外部精度的关係,测绘学报,2014(5)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