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发育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由湖南省科技厅2013年5月批准,依託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建设与开放,为最初建立于2001年的湖南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发展而来,是湖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验室也是湖南省植物功能基因发掘及其套用研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
该实验室以植物中药功能基因发掘及新品种培育、植物发育调控网路机制研究、植物——微生物互作机理研究为研究方向开展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发育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外文名:Hun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 依託单位:湖南大学
- 组建时间:2013年05月
机构简介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发育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由湖南省科技厅2013年批准,依託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建设与开放,为最初建立于2001年的湖南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发展而来,是湖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验室也是湖南省植物功能基因发掘及其套用研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
实验室现共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固定人员16人:包括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1名、讲师1名,高级实验师1名、实验师2名;另外,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画特聘教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在内的客座教授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54人。实验室建有植物生长室、人工气候室、组织培养室、超净工作室、分子生物学室、生化分析室、精密仪器室等研究场地,拥有仪器设备108多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的有21台(套)。
实验室以植物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及新品种培育、植物发育调控网路机制、植物—微生物互作机理、植物分子检测与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完成和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及湖南省重点项目等5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100篇;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实验室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河滨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美国耶鲁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师範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的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北京植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长沙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和湖南省农科院等校院所的相关实验室有合作和交流。 实验室成功举办了2届植物分子生物学前沿国际学术会议和1次国内学术会议。实验室常年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及方向
1、植物中药功能基因发掘及新品种培育 主要以拟南芥、水稻和甘蓝型油菜等为材料,採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和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和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特别是筛选出有育种价值的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重要功能基因。同时,通过诱变和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对水稻和甘蓝型油菜栽培品种进行改良和选育,以获得适应性更强、农艺性状更为优异的作物新品种。
2、植物发育调控网路机制研究 主要以拟南芥、水稻和甘蓝型油菜等为材料,在前期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目标基因或蛋白在植物发育方面的生理功能和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期阐明植物发育调控网路机制。
3、植物——微生物互作机理研究 植物内生菌是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供开发的资源宝库。本研究方向以植物内生菌(主要为细菌和放线菌)为研究对象,分离筛选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抗病及活性代谢产物生成的功能内生菌,并研究其与植物互作的分子机理,开发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高活性代谢产物生产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