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棠溪剑

(2019-12-30 14:18:28) 百科
棠溪剑

棠溪剑

中华宝剑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具有“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威崇”之誉,是人们嚮往社会公正、成功福寿、和谐康宁、驱灾避邪的精神寄託,也是人们馈赠、祈福、健身、装饰、体现品位的理想选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棠溪剑
  • 出土地点:失传
  • 馆藏地点:无
  • 所属年代:春秋时期

历史

棠溪宝剑《史记》中曾有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太阿皆陆断牛,水截鸿鹄,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芮,无不毕具。”《吴越春秋》记载:”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剑,特锋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着名铸剑处。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他告诉笔者,西平棠溪春秋属楚,战国属韩,是当时冶铁铸剑的胜地军工基地,距今已经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先人们在这里开创了中国的铁器文明,辉煌了中国的宝剑文化。
棠溪剑棠溪剑
西平县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归韩。县西有古柏城,属柏皇氏原封地。周边有九女山、蜘蛛山、跑马岭。山下有棠溪湖、棠溪河,山上有棠溪源。棠溪流域是战国至晋代的重要冶铁基地,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保护最完整的冶铁遗址区。自秦至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上千年,历代中央政府均在西平设定铁官,督办兵器製造。元和十二年冬,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平地,自此,棠溪宝剑从历史上消失。
棠溪冶铁遗址位于西平县酒店乡酒店村南五百米的棠溪湖两岸,南系龙泉河,北接棠溪河。在冶铁遗址南部有冶铁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着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两次来西平考察。一九五九年,文物专家张静安前来考察,最早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冶铁炉。冶铁炉为椭圆形,直径零点八米左右,深一米多,冶铁炉壁呈现有焦煳色的烈火烧烤痕迹。这一重要发现,揭开了人们认识古代冶铁铸剑历史新的一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

中华宝剑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具有“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威崇”之誉,是人们嚮往社会公正、成功福寿、和谐康宁、驱灾避邪的精神寄託,也是人们馈赠、祈福、健身、装饰、体现品位的理想选择。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述:“西平棠溪春秋属楚,战国归韩,方圆480平方
棠溪剑棠溪剑
公里,时有冶铁铸剑工匠7000余人,乃着名冶铁铸剑圣地。西平县至今仍保存有被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冶铁铸剑残炉。”
《中国通史简编》:“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 《史记》载:“铸多非一工,世称楚棠溪”、“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也。然干将、莫邪剑名也,其剑皆出西平县。”
棠溪宝剑承袭了古代手工千锤百鍊、金属改性的传统技术工艺,具备“强、韧、硬、弹”四大特点,硬可斩钉截铁,韧可弯曲90度—120度,不断裂、变形,光鑒寒霜,灵气逼人。河南省科委、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多次组织专家鉴定会,均认定:“恢复了正宗棠溪宝剑的生产,填补了国家的空白,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技术先进水平”。为此,棠溪宝剑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发明金奖、全国专利金奖、全国新产品特别金奖等近60项大奖。

现代发展

2000年10月棠溪千年龙剑被我国权威部门组织高级专家鉴定会鉴定为:“中华第一剑”,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2001年8月,特製的珍品中华第一剑再次被我国权威部门组织高级专家鉴定会鉴定通过。2002年后,棠溪宝剑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8项专利,并获得ISO—9000质量认证。2003年,棠溪宝剑被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组委会定为贵宾专用礼品。2004年9月,被河南省政府定为“名牌产品”。同年,又被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代表146个成员国审核、认定,并颁发“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证书,成为世界名牌。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着名商标。2006年被评为全国创名牌企业。为此,王光英、程思远、万国权、马文瑞、耿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冯其庸、魏巍、沈鹏、张海等学者名流千余名先后为企业拟墨题词,给予棠溪宝剑以极高的评价。
棠溪剑棠溪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