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茄鱼,学名:Halieutaea stellata (Vahl, 1797),为棘茄鱼科棘茄鱼属的一种海洋鱼类。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洋北部沿岸、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于近海暖温性底层小型鱼类。其多栖息于喜潜伏于海湾滩涂以及沙泥底质的浅海底部。可作药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棘茄鱼
- 拉丁学名:Halieutaea stellata (Vahl, 1797)
- 二名法:Halieutaea stellata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硬骨鱼纲
- 亚纲:辐鳍亚纲
- 目:鮟鱇目
- 亚目:躄鱼亚目
- 科:棘茄鱼科 Ogcocephalidae
- 属:棘茄鱼属 Halieutaea
- 种:棘茄鱼 H. stellata
- 分布区域: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洋北部沿岸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
- 英文名:Starry handfish
概况
命名者:(Vahl, 1797)

俗名:死囝仔鱼
英文俗名:Starry handfish
是否有毒鱼类:否
经济型鱼类:否
最大体长:30公分
食用鱼类:否
观赏鱼类:否
同种异名:
Halieutaea maoria,
Halieutaea stallata,
Lophius stellatus
分布
世界分布:本种过去纪录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但Ho & Shao (2007)认为本种仅分布于西太平洋地区,包含日本、台湾、菲律宾至澳洲及纽西兰。
台湾东北部、南部及澎湖海域有产。 

特徵
体盘呈圆形,甚平扁。吻短而不突出,具吻棘。

口小,前位;上下颌及舌上具绒毛状齿,齶骨无齿。
下鳃盖骨棘不突起。
背面密被强棘,腹面具绒毛状细棘;体盘及尾部边缘则具的分叉棘。背鳍两个,第一背鳍特化呈吻触手,藏于吻部凹槽内;第二背鳍位于尾部,具软条5;臀鳍位于肛门及尾鳍基部中央,具软条4;胸鳍中长,水平伸展;尾鳍略呈圆形。体背一致为红褐色,具许多黑色小点,连成网状纹,腹面白色。
分类系统: | Animalia:动物界 - Chordata:脊索动物门 - Osteichthyes:硬骨鱼纲 - Lophiiformes:鮟鱇目 - Antennarioidei:躄鱼亚目 - Oncocephalidae:蝙蝠鱼科 -Halieutaea: |
学名: | Halieutaea stellata(Vahl,) |
中文名: | 棘茄鱼 |
中文拼音: | JíJiāYú |
分类等级: | 种 |
概述: | |
原始属名 | |
模式标本产地 | |
模式标本保存地 | |
国家保护级别 | 不详 |
CITES公约级别 | 未定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未予评估(NE) |
红皮书等级 | 未定 |
中国特有 | 是 |
生态习性
栖息深度:水深50至400米
小型海产鱼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海区的近岸底层。以小鱼、底栖动物为食。
分类
海洋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