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2018-07-14 12:49:48) 百科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创办于1954年,是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广东省重点高级中学。

1995年4月,学校被评为省一级学校;2007年11月,学校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成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是首批全国绿色学校、首批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全国民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曾获得首届高考居“中南五省第一”的辉煌成绩,先后培养了广电部原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工程院院士梁春广,“嫦娥一号”火箭发射专家黎定璜,中国隧道专家之父李桧祥,及国家足球队前两任队长王惠良池明华、国脚李健华等一大批社会各领域的杰出人才。

该校被誉为“梅州市区校风最好的学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 简称:梅县高级中学
  • 创办时间:1954年
  • 类别:中学
  • 类型:普通高中
  • 属性:市重点中学

历史沿革

1954年夏,经省政府批准,在梅县创办一所重点中学——广东梅县高级中学。校址选在东郊岗子上,征地120000平方米。学校当年筹建,当年招生600人,来自梅县、兴宁、五华、大埔、平远、蕉岭、丰顺等县,分12个教学班。先借用程江古塘刘屋“威远第”为校舍,半年后迁入新校。师生一边上课,一边参加建校劳动。1957年首届高考升学率居中南五省之冠。1959年,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本校题写校名“广东梅县高级中学”。1968年9月,学校因受文革冲击而停办,校舍被驻梅部队使用,教职工调离本校,所有教学设备分散拨给其他学校。
1972年8月,驻军撒离,本校复办,更名为“梅县中学”,兼设国中,由“革命委员会”管理。
1975年8月,本校改称“梅州镇第二中学”。
1979年8月,本校复名“梅县高级中学”。198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梅县重点中学。
1983年,本校改称“梅县市高级中学”。
1988年8月,本校复称“梅县高级中学”。1990年,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为新校门题写校名“梅县高级中学”。
2007年11月,学校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成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3年10月,因梅州市梅县撤县设区,学校改称“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办学条件

硬体设施

学校位于梅州市区,毗邻中国客家博物馆、东山教育基地,交通便利,人文气息浓厚。全校共建有实验室
14间,实验设备室7间,有地理园和生物园各一个,语音室2间,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和劳技室各1间。学校建有1000兆的校园网,配有较现代的信息技术设备设备,有电脑624台,(每位任课教师都备配了手提电脑),配备电教平台74个。计算室5间,多媒体多功能室2间,课件室2间,电子阅览室1间,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套。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图书馆藏书总数122320册。学校运动设施完善,有高标準的400米跑道运动场1个,高标準天然草足球场1个,多功能体育馆1个,标準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6个。场馆数量充足,功能齐全;可容3000名学生住宿的公寓宿舍,全部安装了太阳能供水系统;膳堂设备齐全,管理严格。

师资力量

该校被誉为“梅州市区校风最好的学校”。班级设定合理,每班学生人数为45人左右。师资队伍齐整,有312位任课教师,达标率为100%,95%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三年教学循环的经历。其中高级教师164人,占任课教师的53%,本科学历295人,研究生学历15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9人,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人,嘉应名师11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25人。

被梅州市梅县区教育局教研室聘为兼职教研员的19人。一批年轻教师参加了研究生课程或教育硕士进修,一批骨干教师活跃在省、市级各学科课题研究或教学研究活动中。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高级教师:凌志、谢荣华、李宝、温国文、刘燕丽、梁瑞霞、廖志雄、王春松、邓鸿斌、林炽元等。
一级教师:郭榴红、王一苑、洪海芳、曹卉、刘静泉、叶一舟等。

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09年高考,该校600分以上54人,上重点线107人;上本科线767人,比2008年增加101人,本科入围率达57.5%,600分以上人数、重本率和本科率均高居全市各区县重点中学第二;上三A线1133人,入围率高达84.9%。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2012年高考,该校1179人报考,600分以上17人,进入全市前50名的有3人;上重点线的83人,比2011年增加11人;本科线以上的811人,比2011年增加60人,本科率达68.79%,三A以上1051人,比2011年增加75人,入围率达89.14%;重点率、本科率均居全市区县重点中学三强。
2013年高考,600分以上63人,比2012年增加17人;上重点线135人,比2012年增加45人,上重点线人数居全市第三;上本科线918人,比2012年增加33人,本科率达70.02%,本科率居全市县(市、区)重点中学第二。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2014年高考,该校600分以上人数在全省大幅锐减的情况下仍达37人;上重点137人,比2013年增加2人,上重点线人数居县(市、区)重点中学三强;本科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075人,比2013年增加157人,本科率为73.7%,本科率居县(市、区)重点中学第二;总分进入全市前50名的有1人,单科进入全市前50名的有16人次。
2017年,体艺术科联考成绩率先出炉,该校体艺生早传捷报。音乐科的顾文同学以252分居全市第一;体育科的沈斯锴、丘雯柱两位同学以术科总分290分和281分分获全区第一、第二名,全市第二、第五名的好成绩。
教师成绩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教师共承领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2项,有5项课题已通过结题验收。该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先后承担省子课题《中学心理实验》(已通过结题验收)和广东省中国小心理健康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建设》,编制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心路导航》(“高级丛书”之十四),曾在梅州市倡导开展感恩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曾在《梅州日报》作介绍。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由 “高”、“级”两字的声母组合而成,明快晓畅;催人警醒的“1”,激励学校争创一流;直冲云霄的箭,导引学校奋发向上。

诗文社

学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诗化校园,营造高品位的人文环境”是该校环境育人特色的一大亮点。我们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文环境建设。校园内丰富的文化设施,不仅为美丽校园增添了景点,而且为学生增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功能。
“霹雳铃雷俱鸣,喜讯卷尽积虑。十年磨剑今终成,怎惧灰土千层覆。但见前路明。”这首词牌名为“破阵子”、题为《闻高考金榜题名》的词出自梅县区高级中学学子杨天颖之手。
梅县区高级中学的高吟诗社成立于2000年10月,诗社经常有诗词交流、鉴赏活动,吸引了不少学生和老师参加,常年有社员350人左右,其中教职员工30多人,队伍浩大。此外,该校坚持举办诗词创作培训班,运用校园计算机网路、校园闭路电视开设“中华诗词阅读鉴赏”专题讲座,在各年级开设诗教课程,每周1节课,由诗教老师指导学生学诗写诗,并开展背诗、默诗活动。
目前高级中学已出版诗集《高吟五百首》、《高吟》三集和《高吟》诗刊51期,里面收录了师生的优秀诗篇。开展诗教活动以来,全国各地报刊纷纷刊发该校师生诗作,至今已发表1264首。
学校在“弘扬‘国粹’、诗化校园”方面领先全国,是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梅县区诗社就设在该校;学校办有“高吟”诗社、出版《高吟》诗刊;与梅县区诗社联合举办过“歌颂十六大”、“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诗词吟诵会;在高中各年级开设了自编的校本课程《诗词格》。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秘书长林丛龙先后专程来校讲学,并为诗社题词。全国4家出版社、27种报刊登载过该校师生诗词作540多首;诗社出版了师生诗词作品选《高吟五百首》。通过开展诗教活动,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学生文学素养得以提升,卓有成效的诗教活动,充分发挥了诗教育人的功能。

校歌

词:曹杜荣 / 曲:佟厚雪
—梅江流万里,
载我周溪情。
春风化雨岗上绿,
辛勤园丁育精英。
艰苦奋斗,
勤教勤学,
团结创新好校风。
勤勉诚信,
与时俱进,
校训励我远行。
为我人民造福,
为我中华飞腾,
要用唐风宋韵醉桃李,
敢向科学高峰攀登再攀登。
前进,前进,
我们携手向前进,
创新,创新,
奔向日新月异美好的前程。

梅县区高级中学足球队

2016年,5月4日《南方日报》(梅州观察)整版刊登该校办学情况——“梅县区高级中学:中南榜首以足球重拾昔日荣光
高级中学是国家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曾培育出了国家足球队两任队长王惠良、池明华和国脚李健华,该校足球队曾5次获省冠军并一直蝉联全足球联赛冠军。
2014年,该校足球队在全省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中获第四名的成绩。十年来,为省市足球队和各高等院校输送足球苗子达130多人,足球运动已经成为梅县区高级中学办学的一大特色。
2016年“省长杯”足球联赛高中组比赛,夺得高中组亚军,成为全省32支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在决赛前保持全胜的队伍
梅县高级中学是国家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首批中国小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15年高级中学入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据了解,特色足球学校有基本标準要求,如配有专项足球体育教师、足球场所和配备要达国家标準、有专项体育经费投入、开设足球课程等,在这方面,高级中学一直走在梅州各所足球特色学校的前列。

学校荣誉

省级以上主要荣誉:
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
全国贯彻体育条例先进学校
全国先进体育系统项目学校
全国开展毽球运动先进学校
全国民众体育先进单位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
全国诗教先进单位
全国校园足球传统项目学校
广东省一级学校
七获广东省中学生毽球赛女子组冠军(1990——1998)
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学生足球赛冠军
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
广东省冬季体育运动先进单位
广东省侨资学校办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广东省文明单位
广东省绿色学校
广东省创建“美丽校园”先进单位
广东省全国统一考试先进考场
广东省“弘扬国粹,诗化校园”先进单位
“新人境”文学社评为广东省十佳文学社
学校足球队获省少年足球赛冠军
广东省中国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学校
广东省中国小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共青团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
国家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

学校领导

职务
姓名
梅县区高级中学校长
李卓荣
副校长、年级结合校长
谢坤炬
副校长、学校理科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年级结合校长
黄妙辉
副校长、年级结合校长
曹胜祥
副校长、年级结合校长
黄代春
校长助理、教导处主任、学校党总支副书记
俞育方
办公室主任、学校文科支部书记
刘荣焕
以上资料来自:

知名校友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梁春广
全国三八红旗手、梅州移动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邱影玲
原广电部副部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
“嫦娥一号”火箭发射专家黎定璜
中国隧道专家之父李桧祥
国家足球队前两任队长王惠良池明华、国脚李健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