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华,男,1977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北京师範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艺术研究。新锐学者、着名编剧。现任北京师範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曾任北京师範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影视传媒公司艺术总监,中央电视台特约策划人、撰稿人、嘉宾主持人。
代表作品:《澳门人家》《暴风眼》《热血传奇》《天意》《我的机器人男友》《春天里》《思美人》《冰与火的青春》《神犬小七》《我的博士老公》《密战》《铁血兄弟》《伟大的历程》《大三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梁振华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邵阳
- 出生日期:1977
- 职业:编剧 製片人
- 毕业院校:北京师範大学、湖南师範大学
人物经历

1995.9—1999.6,就读于湖南师範大学首届国家中文基地班,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9—2002.6,就读于湖南师範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2.9—2005.6,就读于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05.8至今,任教于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2015年7月,晋升为教授。
现任北京师範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曾任北京师範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影视传媒公司艺术总监,中央电视台策划人、特约撰稿人。2008年,被授予北京师範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十佳教师”称号。2009年,获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201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文艺随笔、小说等各类作品逾百万字,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着有学术专着、随笔集、长篇小说等着作十余种。着有随笔集《幻影流年》《无名的镜语》《时尚的谎言与魅惑》《枫林冷雨》、长篇小说《春天里》、《思美人》《冰与火的青春》《神犬小七》《我的博士老公》《新青年》《密战》、学术专着《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权力那些事》等。主编或编着作品有《大众文化档案》(共三卷)、《学习激荡中国》、《中国影像志1949-2009》(电影卷、电视剧卷)、《光影中国梦》(共三卷)等。参与撰写《新中国文学史教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历任数百部(集)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大型文献纪录片)的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主创影视作品多次获得“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2011年,被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首都新秀编剧”称号。2015年,担任编剧兼製片人的《神犬小七》《冰与火的青春》分别位列2015年电视剧全国网收视率第一、第九,双双入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中国电视剧选集”。
2019年4月,被亚广协(北京)媒体传播技术研究院授予“‘影响中国传媒’2018年度金牌製片人”称号。
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影视文化、影视文学、大众文化
开设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影视文学研究、当代影视文化热点分析、当代散文研究、当代戏剧研究、创意写作
社会工作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北京师範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北京师範大学研究生会主席
北京师範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中央电视台特约策划人、撰稿人、嘉宾主持人
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创意总监、艺术总监
第一届、第二届华语电影优质大奖影评人票选评审
个人成就
着作
《幻影流年——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述评》,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无名的镜语》,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权力那些事儿——肖仁福笔下的权力江湖》,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7月出版。
《时尚的谎言与魅惑》,花城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枫林冷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学习激荡中国——近现代中国学习史话》,编着,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中国影像志》(电影卷),主编,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中国影像志》(电视剧卷),主编,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长篇小说
《春天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思美人》,新世界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神犬小七》,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冰与火的青春》,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我的博士老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新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密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学术论文
《融媒体语境下电视剧创作的“人本观”及其实践》,《电视研究》2019年第1期。
《“剧作中心制”:缘起及路径》,《电视研究》2018年第10期。
《我的文学观》,《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6期。
《身体的自白:苏童小说中身体叙事的内涵承载》,《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4期。
《IP热潮下中国影视的美学表征》,《电视研究》2017年第4期。
《文化转轨·趣味嬗变·美学革新——新世纪中国电视剧叙事问题研究》,《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11期。
《文化情怀与大众趣味的共融与博弈——电视剧〈冰与火的青春〉〈神犬小七〉编剧创作谈》,《电视研究》2015年第12期。
《态度、技艺与价值观——论电视剧的价值追求》,《电视研究》2015年第5期。
《“轻叙事”:当代中国文艺的美学新徵候》,《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9期。
《〈第七天〉:穿越现实的荒诞与象徵》,《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6期。
《向一个时代致敬——电视剧〈铁血兄弟〉编剧创作谈》,《中国作家》影视版2013年第10期。
《媒介革命与影像盛宴——新媒体电影面面观》,《艺术评论》2012年第3期。
《和解的视角与姿态——王蒙小说叙事伦理新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
《论当下国产商业电影剧作“移用”策略》,《电影艺术》2011年第5期。
《〈蛙〉:时代弔诡与“混沌”美学》,《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
《想像的边界:现实与虚构之间——〈密战〉剧作漫谈》,《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
《影像奇观与文学魔杖——论张艺谋电影的文学化想像》,《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无定性的“历史”书写——略论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想像的流变》,《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媒介的演进与抗衡——当代语境下文学与影视话语权力比较论》,《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媒介迁徙:通途或迷津——影像时代中国作家的文学立场与身份认同》,《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颠覆·建构·迷失——中国式大片生存境况解析》,《艺术广角》2008年第4期。
《戏剧化的散文——余秋雨散文中的戏剧化元素》,《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从“盲点”到“盲从”——当代文学书写中的都市文化经验》,《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中国式”大片:喧譁与转捩》,《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6期。
《〈兄弟〉:虚伪的“现实”》,《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学者的“战斗”情结与战士的学术风範——从李何林的现代文学论争研究谈起》,《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5期。
《经典哲学的“时尚”表达——走近西美尔》,《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3期。
《第六代电影人:亟须摆脱青春自恋情结》,《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
《彷徨者的哀痛与归途——评〈沧浪之水〉》,《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新理想主义”作家的文学态度与身份认同》,《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作家“现实叙事”的两种价值倾向》,《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6期。
《宿命与承担——市场经济浪潮中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选择》,《当代文坛》2001年第2期。
影视创作
电视连续剧《澳门人家》总编剧,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出品,献礼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2019电视连续剧《怪你过分美丽》总製片人、艺术总监。2019

电视连续剧《暴风眼》总编剧、监製。2019
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枕上书》总编剧。2018
电视连续剧《热血传奇》(原名《艳势番之新青年》)总製片人。2018
超级网剧《天意》总製片人、总编剧。2017
电视连续剧《我的机器人男友》编剧。2017
电视连续剧《春天里》(32集),总编剧、监製。2017年9月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该剧获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电视连续剧《思美人》(78集),总编剧、艺术总监、总製片人。2016
电视连续剧《麻辣变形计》(36集),总编剧。2015
电视连续剧《神犬小七》(38集),总编剧、製片人。2015
电视连续剧《怒江之战》(45集),编剧、监製。2015
电视连续剧《冰与火的青春》(48集),总编剧、艺术总监、总製片人。2014
电视连续剧《裸漂》(40集),总编剧。2014
动画电视电影《五子炮之 渊子崖保卫战》,编剧指导。2015
电视连续剧《战火红颜》(38集),总编剧、总製片人。2014
电影故事片《我的青春蜜友》,总编剧、艺术总监。2014
电视连续剧《我的博士老公》(35集),编剧、监製。2013
电影故事片《柳下惠》,总编剧、艺术总监。2013
电影故事片《谍·莲花》,编剧。2013
电视纪录片《田野青春梦》(6集),总导演、总撰稿。2013
电视连续剧《铁血兄弟》(原名《新青年》,32集),总编剧。2012
大型文献纪录电影《中国三峡》,撰稿,获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2011
纪录电影《田野光影》,总导演、总撰稿。2011
大型电视文献片 《大江入海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年巡礼》(4集),执行总撰稿。2010
《北京师範大学校歌》,作词。2010
电视连续剧《密战》(30集),编剧,国家保密局音像中心、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联合摄製,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该剧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入围“优秀电视剧奖”,获第 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荣誉奖。2009
大型电视文献片《大三峡》(8集),总撰稿。该片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获“优秀电视纪录片奖”(排名第一)。2009
大型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7集),执行总撰稿,该片在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中获“电视纪录片特等奖”(排名第一),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金奖,在“改革题材优秀电视纪录片”评选中获“经典作品奖”。2008
大型电视文献片《中国1978—2008》(31集),撰稿,该片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金奖,在“改革题材优秀电视纪录片”评选中荣获“经典作品奖”。2008
大型交响音乐会《辉煌岁月》,总撰稿,保利剧院上演。2008
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10集),执行总撰稿,该片获第二十四届金鹰奖电视纪录片奖,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银奖,获“第1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2007
电影故事片《美丽的村庄》,编剧,该片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3—2006)评选入选作品奖。2006
电视文献纪录片《光辉历程——中国科学院学部五十年》(上下集),总撰稿。2005
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与中国科技》(上下集),总撰稿。2004
电视纪录片《渴望的黄土地——来自中国西部贫困乾旱地区的报导》,撰稿。2001
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儿童·明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中国》(26集),总撰稿。2000
人物评价
梁振华认为在当下占据时代文化主流地位的影视艺术,是知识分子发声和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而他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得、把高校文化传达到象牙塔外,用文化的力量,一点一滴,做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人。(腾讯娱乐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