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梅,博士,副教授,2010年加盟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主要从事能源複杂系统建模、能源与环境政策、能源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兼任国际能源经济学会(IAEE)会员;国际能源经济学会中国委员会常务理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梁巧梅
- 国籍:中国
- 职业:副教授
-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性别:女
-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作学习经历
工作经历
2010年4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副教授
2010年2月至2010年4月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10年2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2007年6月-2010年1月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教育背景
1998年9月-2002年6月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学学士
2002年9月-2007年6月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管理学博士
科研方向
能源複杂系统建模、能源环境政策、能源经济学
科研成果简介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10余篇。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欧盟FP7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部委、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委託的重要科研课题。提交的多份政策谘询报告被中办、国办採用,其中部分报告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主要学术成果
主要学术期刊论文
[1] Qiao-Mei Liang, Yi-Ming Wei, 2012. Distributional impacts of taxing carb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EEPA model. Applied Energy, 92:545-551.
[2] 梁巧梅, 任重远, 赵鲁涛, 魏一鸣, 2011. 碳排放配额分配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研製. 中国能源, 33(7):34-39.
[3] Qiao-Mei Liang, Ying Fan, Yi-Ming Wei, 2007. Carbon taxation policy in China: How to protect energy- and trade-intensive sector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9(2):311-333.
[4] Qiao-Mei Liang, Ying Fan and Yi-Ming Wei,2007.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for regional energy requirements and CO2 emissions in China. Energy Policy, 35(3):1685-1700.
[5] Ying Fan, Qiao-Mei Liang, Yi-Ming Wei and Norio Okada, 2007. A model for China’s energy requirements and CO2 emissions analysi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2(3): 378-393.
[6] Yi-Ming Wei, Qiao-Mei Liang, Ying Fan, Norio Okada and Hsien-Tang Tsai, 2006. A scenario analysis of energy requirements and energy intensity for China’s rapidly developing society in the year 2020.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3(4): 405-421.
[7] Qiao-Mei Liang, Satoshi Tsuchiya, Hirokazu Tatano, Norio Okada, Yi-Ming Wei, 2008. An Application of SCGE Model to Assess the Labor and Capital Related Economic Loss in Nankai Earthqua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8: 412-423.
[8] Qiao-Mei Liang, Ying Fan, Yi-Ming Wei, 2009. The effect of energy end-us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n China’s energy use and CO2 emissions: A CGE model-based analysis. Energy Efficiency, 2: 243-262.
[9] Yi-Ming Wei, Qiao-Mei Liang, 2009. A new approach to energy modelling: the SE3T system and its multi-objective integrated method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 31(1): 88-109.
[10] Ying Fan, Jian-Ling Jiao, Qiao-Mei Liang, Zhi-Yong Han, Yi-Ming Wei, 2007. The impact of rising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 on China’s economy: an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CG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 27(4):404-424.
[11] 梁巧梅,Norio Okada,魏一鸣, 2005. 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分析决策支持系统.中国能源, 27(1): 41-43.
[12]梁巧梅,魏一鸣,范英,Norio Okada, 2004. 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预测的情景分析模型及其套用. 管理学报, 1(1): 62-66.
[13]魏一鸣,范英,王毅,刘兰翠,梁巧梅等,2006. 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1):15-20.
主要学术会议论文
[1] Qiao-Mei Liang, Yi-Ming Wei, Ying Fan. CGE analysis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or energy end-use in China. The 30th IA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ebruary 2007, Wellington, New Zealand
[2] Yi-Ming Wei, Qiao-Mei Liang, Ying Fan. Modeling China’s Future Energy Demand and Related Energy Policies. The 30th IA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ebruary 2007, Wellington, New Zealand
[3] Qiao-Mei Liang, Yi-Ming Wei, Hua Liao. Energy requirements and CO2 emissions in China for the year 2030: a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based scenario analysis. The 31st IA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une 2008, Istanbul, Turkey
发表的评论性论文
[1] 魏一鸣, 范英, 廖华, 梁巧梅. 关于节能降耗关键因素的分析. 科学时报. 2006-12-28.
合作出版的中英文学术着作
[1] 魏一鸣, 廖华等着, 2010. 中国能源报告(2010): 能源效率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完成第9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2] Yi-Ming Wei, Ying Fan, Zhi-Yong Han, Gang Wu, et al.《Energy Economics:Modeling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 China》. UK: Taylor & Francis Press, 2008.(出版中)(完成了第三章及第五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3] Yi-Ming Wei, Lan-Cui Liu, Ying Fan, Gang Wu, et al.《China Energy Report (2008): CO2 Emission Research》. UK: Elsevier Inc, 2008.(出版中)(完成了第七章、第八章及第十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4] 魏一鸣,刘兰翠,范英,吴刚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完成了第七章、第八章及第十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5] 魏一鸣,范英,韩智勇,吴刚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完成了第三章及第五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
承担科研情况
主持的科研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源环境政策动态多区域模型及其在减碳政策中的套用研究(项目批准号:71001007),2011-2013年
[2]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画扩展项目:中国能源环境税区域社会经济影响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2010-2011年
[4]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资助项目:中国能源环境政策分析的多区域动态建模方法与套用研究,2008-2010年
[5]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所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的先进发电技术影响分析,2008-2009年
近年参与的部分科研课题
[1] 科技部973课题:建立以中国为主的气候变化国际(区域)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 2010-2011年
[2] 欧盟FP7项目:Policy Options to engage Emerging Asian economies in a post Kyoto regime (POEM),2009-2011年
[3]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人文社科项目:能源複杂系统建模,2008-2010年
[4] 中英合作项目:China-UK Near Zero Emissions Coal (NZEC),2007-2009年
[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系统複杂系统理论方法与套用研究(7042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能源供应安全与能源政策的基础研究(70733005),2008-2011年
[7] 国家能源办公室课题:“节能优先战略的机遇与挑战”,2007年
[8] 中石油委託项目:中国天然气需求预测及政策研究,2008-2009年
[9]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上游发展战略研究”(2001BA605A),中国科学技术部,2003-2004年
[10]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滚动课题:“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上游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04BA616A-01),中国科学技术部,2004-2005年
所获奖励
近年部分获奖情况
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国务院学位办公室
2008年,首届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
200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科学院
2007年,三好学生标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年,宝钢优秀学生奖,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
2009年,青年学术报告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008年,青年学术报告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