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竞赛,指生物学科的竞赛活动,包括我国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CHSBO),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CNBO)以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IBO)。生物竞赛前几名有着丰厚的大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生物竞赛
- 外文名:CHSBO(联赛);CNBO(国赛)
- 诞生时间:1992年
- 针对人群:中学生
全国竞赛
生物竞赛为选拔所谓的“冬令营”,生物联赛为选拔所谓“夏令营”。
一般每年5月举办联赛,之后选拔省队,即所谓“夏令营”=省队,参加8月的竞赛,选拔“冬令营”=集训队。一般冬令营金银牌都可以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集训队然后产生国家队。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自1992年以来连续组织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从2000年开始每年5月组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这些活动目的是为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促进中学生创造性、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质;也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赛做準备。自1993年我国在全国生物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并培训优秀选手代表我国参加了13次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参加学生51名,共获得金牌31枚、银牌19枚、铜牌1枚的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通过开展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系列活动,对促进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发现和培养未来生物科学优秀人才,提高中学生教师素质,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了生物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对于揭露伪科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联赛),英文名称为: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Olympiad英文名称缩写为CHSBO;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对外称中国生物学奥林匹克(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竞赛),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BiologyOlympiad英文名称缩写为CNBO;冬令营选拔即国家集训队(以下简称冬令营),英文名称为: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Winter Camp英文缩写为CHSBWC;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校高中学生自愿参加的民众性生物学科竞赛活动。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冬令营目的是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养;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国际生物学奥赛)做準备的中学学科竞赛活动。
第二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和冬令营选拔内容的深度是在现行《国中生物学课程标準》和《高中生物课程标準》基础上的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全国生物学联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联赛基础上选拔、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参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的有关专家共同组成,负责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和冬令营选拔等,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命题组、巡视组和考评组负责相关工作。
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分会(以下简称各省竞赛分会),每届任期4至5年。每届省竞赛分会须将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名单报送全国竞赛委员会备案。省竞赛分会主任、副主任原则上由未办理退休手续的省动物学会、植物学会主要负责人担任。为保证公平,中学教练和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能作为省竞赛分会成员。
各省竞赛分会的权利和义务为:
①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负责生物学联赛监考、阅卷等考务工作,确保试卷安全和公平竞赛;
②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资金的筹集;
③配合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④监督和评议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在全国竞赛委员会的指导下,承办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全国生物学竞赛组织委员会。
委员主要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省动物学会、植物学会、当地有关方面人员及一名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第六条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竞赛分会发当年全国生物学联赛通知,同时报送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备案。全国生物学联赛考试时间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10:00-12:00。考试时间各省不得自行变更,否则视为弃权。
第七条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的报名参赛工作。参赛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考生资格的认定以当年本省教育部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为準。
第八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全部使用电子试卷,由全国竞赛委员会于全国生物学联赛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发至各省竞赛分会。机读卡和试卷袋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印製,考前寄至各省竞赛分会。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场的监考、阅卷工作,在试卷印製、分装过程中必须有省竞赛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和省竞赛分会主要负责人在场,各省分考点在试卷印製、分装过程中须有省竞赛委员会成员在场。
全国生物学联赛考场依据高考考场要求设定,每个考场设主、副监考人各一名。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证件(身份证)进入考场。
第九条 各省阅卷工作须集中进行,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和各省竞赛分会至少各有两人在场,集中考试的省份限于考试当日完成学生机读卡原始数据的读取工作,覆核无误后,于23:00前通过电子邮件传送至全国竞赛委员会;分散考试的省限在考试结束第二天完成学生机读卡原始数据的读取工作,覆核无误后,于23:00前通过电子邮件传送至全国竞赛委员会。
标準答案确定并公布后,进行评分和T-score计算,按总T-score排列名次,并整理出前100名考生的机读卡装袋密封,由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在封条上籤名并标注时间。
各省竞赛分会需将本省初赛、生物学联赛情况写出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初赛的规模和举办情况;联赛的考场设定、试卷保管和阅卷等情况。报告需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各省竞赛分会阅卷结束后,将全部考生信息、机读阅卷的全部原始成绩、各项T值及T值总分的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发全国竞赛委员会,同时将前100名考生机读卡和各省竞赛分会工作报告寄到全国竞赛委员会。全国竞赛委员会将对上报机读卡机读覆核,然后向该省公布一等奖获奖名单。二三等奖获得者由各省竞赛分会按照T值成绩排序及评奖办法中的规定人数确定名单。省竞赛分会将所有二、三等奖考生的机读卡封存一年以备全国竞赛委员会抽查。
第十条各省一等奖人数为基础名额加奖励名额,基础名额上限40人,二、三等奖人数上限分别为200人和300人。
凡当年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或举办过初赛且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基础名额按本省上限执行;
参赛人数少于2000人且未举办初赛的省份或初赛人数少于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占本省参赛考生总数的2%、10%和15%。
第十一条参赛学生可通过所在学校向本省竞赛分会提出申请,查阅全国生物学联赛机读卡,省竞赛分会不受理个人查阅申请。
第十二条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着作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複製、传播和发表试卷及其中的试题。
第十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命题範围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部分
可参考高校相关基础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试题难度高于高考、低于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在试题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实验笔答题。试题中各个学科内容所占比例大致为: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25%
根据国际生物学奥赛试题的变化,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对以上学科试题比例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各省竞赛分会可在每年的2月20日前选送30-50题(限单选题和复选题),供全国竞赛委员会选用。
第四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第十五条各省竞赛分会负责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每队包括队员8人、领队和教练各1人。承办当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可增派一个队,队员须从本年度全国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选拔产生,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参赛名单及材料。参赛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
第十六条全国生物学竞赛每年8月举行。全国生物学竞赛考试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考试使用机读卡,也可有部分非选择题,採用人工批改。考试结束对理论成绩和每门实验成绩分别进行T-score计算。理论与实验T-score成绩比例各占50%。按总T值成绩高低排定学生奖项,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以实验分高者为先。
第十七条参赛学生所在省代表队可向全国竞赛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委员代为查阅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成绩。
第十八条全国生物学竞赛的试卷不公开,试卷着作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
第十九条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比例为(参赛学生总数):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30-40%,竞赛总成绩低于全体考生成绩平均分50%的选手不获奖;若某省代表队无队员获奖,将该省成绩最优者增加为三等奖。
第二十条全国生物学竞赛命题範围以竞赛大纲为主,实验考试为:生物形态结构及分类、生态及行为、细胞及遗传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点考查参赛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套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出国培训
第二十一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前50名选手获得参加冬令营选拔资格,当成绩出现并列,以实验分高者为先。
获得进入冬令营选拔资格的学生,如未在截止日期前回执参加冬令营选拔,视为自动放弃国家集训队及保送生资格;缺额按一等奖成绩顺序递补;如回执参加选拔而未参加者,视为自动放弃保送生资格。
第二十二条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冬令营选拔的组织工作,从参加冬令营的选手中选出4名,作为国家代表队队员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的选拔包括理论考核、实验考核、面试及其它方式。出国参赛的学生,必须身心健康,同时须具有团队精神。
第二十三条冬令营的试卷不公开,试卷着作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
第二十四条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按照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规则组建国家代表队,国家代表队由领队 2人、观察员2-3人、队员4人组成。国家代表队队员赛前将组织相应培训。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办法
第二十五条获得全国生物学联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和一等奖辅导教师由全国竞赛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每名一等奖学生最多可报三名辅导教师,全国竞赛委员会按教师人数颁发辅导教师证书,每张证书写明全部辅导教师姓名,排序以上报为準。
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的选手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在竞赛闭幕式上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
同时向获奖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发证书。
第二十六条 被处罚的行为包括:参赛学生作弊、考试地点工作人员违规或失职、省级竞赛负责人违规、省竞赛分会的违规或失职、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违规或失职,具体包括如下行为:
1.参赛学生违规行为是指:
(1)将不允许夹带的物品带入考场并经监考人指出后不予改正;
(2)以不正当的方式提前得到竞赛题目或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3)赛前及赛中为其他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未经许可通过用各种途径和介质将竞赛答案或答案相关材料带入考场;
(5)不遵守考试地点规定并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其他行为。
2.考试地点工作人员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制止、不上报;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不按规定为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不按规定保存和上交竞赛结果;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
(6)其他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3.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複製试卷;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按规定惩罚;
(4)发现考试地点工作人员有不规範行为或失职行为不制止且继续聘用;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或成绩;
(6)不按规定上报竞赛结果;
(7)对于发现的违规或失职行为不向主办单位报告;
(8)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4.省竞赛分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複製试卷;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未按照规定将有关情况上报主办单位;
(5)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5.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委员、命题及审题专家参与任何与本联赛、竞赛有关的培训、辅导。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没有按照规定将竞赛结果和有关情况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
(5)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对参赛学生违规行为的解释权在全国竞赛委员会。
第二十七条 对违规或失职行为的惩罚
1. 对全国生物学联赛、竞赛中有作弊行为的选手,取消其成绩。
2. 有违规行为的考试地点工作人员将立刻取消其监考资格,从次年算起三年内不得从事与全国生物学科竞赛相关的工作。
3. 有违规行为的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全国竞赛委员会会同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撤消其负责人资格。
4 . 对省竞赛分会工作人员中的违规者,全国竞赛委员会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并通报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
5. 全国竞赛委员会中的成员(包括命题者)如有第二十六条第五款中(1)、(2)、(3)中行为,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取消当事人参与竞赛工作的资格。
6.凡属于第二十六条1-5款舞弊行为均由全国竞赛委员会记录在案,其中3、4、5款舞弊行为,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发出通报,同时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
7. 若经全国竞赛委员会认定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确有泄题或其它作弊行为,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重新命题,在一定範围内组织部分考生重新考试,成绩以重新命题考试成绩为準;凡不参加重新命题考试的学生视为放弃获奖资格。
8. 被处罚方可向其上一级单位或全国竞赛委员会申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为最终裁决单位。
第二十八条 对于真实署名投诉,接受方必须受理,并对投诉内容展开调查和做出结论,并上报上一级竞赛委员会和竞赛主管部门。受理投诉的单位有义务为投诉人保密。
第七章 经 费
第二十九条各省竞赛分会依据本赛区报名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考生总数按当届标準上交全国竞赛委员会报名参赛费。
第三十条各省竞赛分会在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所需经费由各省竞赛分会自行解决。
第三十一条参加冬令营选拔和出国参赛前培训的选手需交纳参赛费或培训费,原则由学生所在中学和各省竞赛分会承担。
第八章 申 办
第三十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的权利,也有承办的义务。拟承办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竞赛分会和中学可提前2年向全国竞赛委员会递交承办书面申请和承办方案,全国竞赛委员会将组织委员对承办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承办单位。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近期获得国际生物学奥赛奖牌和未承办过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享有优先承办权。
第三十三条承办当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派两个队参赛。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1.本章程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制定,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改。
2.本章程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
3.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2016年12月
竞赛奖励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
另据教育部2010年11月19日公告,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
国际竞赛
什幺是IBO?
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是针对中学生的竞赛。竞赛测试他们解决生物问题,进行生物实验的能力。除了对生物学感兴趣,创造性,创新性和毅力都是必须的。
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为实验考试与理论考试两场竞赛。一般地,举办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组成命题委员会命题。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注重考察选手的生物学实验技能。实验考试与理论考试各占考分的一半。此外,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注重考察选手的知识面。儘管参赛选手都是高中学生,但是选手们实质上已经掌握了大学生物学的知识,实验考试包括植物生理、形态与解剖,动物形态、解剖与系统学,微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遗传学等四个实验,每一个实验为一小时。理论考试包括细胞生物学、植物解剖和生理学、动物解剖和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生态学等部分组成。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不靠选手的死记硬背能力,而侧重于选手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考试题目难度较大。
IBO汇集了优秀的学生,尝试挑战并激发这些学生拓展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他们成为科学家。每个参赛国选派在本国竞赛中取得前四名的学生,他们将由两名带队人员陪同作为各国的代表。
IBO历史
1985年至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之间的国际生物竞赛为今后的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奠定了基础。其他自然科学与数学方面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成功经验激发了开始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想法。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前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积极筹办。
1989年六个感兴趣的国家(比利时,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和苏联)成立了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布拉格和布尔诺),并于1990年7月参加了在奥洛穆茨举办的第一次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儘管初期有些困难,本届奥林匹克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决定将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继续下去。 在随后的竞赛中参加国数量迅速增加。
Year 举办年份 | 举办国家和城市Country (City) | Countries参加国家数量 |
1990年 | Czech Republic (Olomouc) 捷克共和国(奥林莫斯) | 6 |
1991年 | Russia (Machatskala) 俄罗斯(Machatskala) | 9 |
1992年 | Slovak Republic (Poprad) 斯洛伐克共和国(Poprad ) | 12 |
1993年 | The Netherlands (Utrecht) 荷兰(乌得勒支) | 15 |
1994年 | Bulgaria (Varna) 保加利亚(瓦尔纳) | 18 |
1995年 | Thailand (Bangkok) 泰国(曼谷) | 22 |
1996年 | Ukraine (Artek) 乌克兰(阿尔捷克) | 23 |
1997年 | Turkmenistan (Ashgabat) 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 | 28 |
1998年 | Germany (Kiel)德国(基尔) | 33 |
1999年 | Sweden (Uppsala) 瑞典(乌普萨拉) | 36 |
2000年 | Turkey (Antalya) 土耳其(安塔利亚) | 38 |
2001年 | Belgium (Brussels) 比利时(布鲁塞尔) | 38 |
2002年 | Latvia (Riga) 拉脱维亚(里加) | 40 |
2003年 | Belarus (Minsk) 白俄罗斯(明斯克) | 41 |
2004年 | Australia (Brisbane) 澳洲(布里斯班) | 40 |
2005年 | China (Beijing) 中国(北京) | 50 |
2006年 | Argentina (Río Cuarto) 阿根廷(Rio Cuarto) | 46 |
2007年 | Canada (Saskatoon) 加拿大(萨斯卡通) | 49 |
2008年 | India(Mumbai)印度(孟买) | |
2009年 | Japan(Tsukuba)日本(筑波) | |
2010年 | Korea(Changwon)韩国(昌原) | |
2011年 | Chinese Taiwan(Taipei) 中国台湾(台北) | |
2012年 | Singapore(Singapore)新加坡(新加坡城) | |
2013年 | Switzerland(Bern)瑞士(伯尔尼) |
领队和观察员
各国代表队的领队参加各国领队组成的评审团,决定试题的取捨、评分标準和选手操行。各国领队除了代表各自国家就国际生物学奥赛事务进行表决、协调本国代表队与各国代表队之间的关係以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为学生翻译试题。
大会组委会每次生物学奥赛出英文与俄文两套考试试卷,各国代表队的领队与观察员将考试试卷翻译成为本国文字。一般地,国际生物学奥赛举行开幕式后,各国的领队与学生即分开,分别住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禁止通话联繫,一直到国际生物学奥赛竞赛结束。在实验考试的前一天下午各国领队组成的评审团开始审议、翻译实验考试试卷。在理论考试的前一天上午8点各国领队与观察员组成的评审团开始审议翻译理论考试试卷。由于考题多,各国领队与观察员都必须工作到深夜。各国必须保证在第2天7点以前考卷翻译、複印、考卷完整,然后分装封袋完毕。因此,如果说,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国际生物学奥赛则是一个比知识、比能力、赛心理素质的的比赛的话,那幺对于各国的领队和观察员来说,国际生物学奥赛则是一个比翻译速度、拼体力、赛熬夜能力的项目。
学生考试之后,奥赛组委会命题委员会评分以后,各国的领队与观察员负责覆核各自选手的成绩。由于考题繁多,时间紧迫,命题委员会的老师难免错计分。我国的两名选手曾经被少计了几分,但覆核后得到了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