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青龙巖

(2021-06-27 23:42:27) 百科
青龙巖

青龙巖

旅游名胜:青龙巖(又名龙巖仙迹),是“寻乌八景”之最,远近闻名,由寺庙、岩洞、山水、石观音等组成,气势磅礴、风景幽美。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青龙村的寻乌河畔,地处县城南25公里处,距广东省平远县城仅40公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龙巖
  • 开放时间:08:00-18:00
  • 景点级别:AA
  • 景区特色:青龙仙迹,出米洞,仙人石等
  • 地质类型:属丹霞地貌
  • 地理位置: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青龙村
  • 门票价格:10元

正文

青龙巖又叫青龙庵或青龙河,是寻乌县古八景中的一景——“龙巖仙迹”,因寺雄、岩奇、山青、水秀,素为寻乌八景之最,又因地处东江源头,故又被称为“东江源头第一岩”,它的地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远近闻名。
位于南桥乡青龙村境内的寻乌河东岸的一座高达百丈、峭壁凌空的大石山半麓,上接蓝天,下临深渊,整个石山,耸然壁立,缀有大小岩洞百余穴,由11个大岩洞组成的青龙巖最为着名,宇庙古朴,岩殿相辅。底层建有寨门,是进入青龙巖的唯一通道,进寺庙,映入眼帘的是迴廊、殿堂、经院、僧房。殿堂中供一尊大佛像。从殿堂边侧拱门进去,走完过道,只见靠墙架着扶梯,扶梯作直角曲折,直线向上攀登20米,穿过三层岩洞,然后向北约30度斜坡向上排列着8个大岩洞,洞与洞之间,或凿孔连线,或人工建造悬桥相通,共有木雕菩萨100尊。隔河相望,也是悬崖峭壁,岩洞星星点点、大小相间、约800多穴,既像人工构筑,却是自然生成,隐隐约约地辨认,宛如"福如东海"四个大字。
青龙巖的风景源自一座峭壁凌空的大石山,巨岩上接蓝天,下临深渊,整个石山如青龙入潭,故而得名。其景点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历来香火很盛,当地妇孺皆知,游人不绝,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的龙巖古寺亦藏身于悬崖石窟之内。
进入景点大门后往左走,是一条通往青龙巖下的小径,径边可以看到出米槽和出油窍。这两个景点的来历据寻乌民间传闻乃是如来佛祖为寺庙解决游人的米油而备,来多少人,出多少米流多少油。不多不少,刚好够用,然而炊事和尚贪心,凿大出米槽和油窍,偷卖仙米仙油,被发现后出米槽不再出米而出稗谷,出油窍再也不出油而出的“腌臜水”,此传闻启示后人做人莫贪心。
沿着小逕往里走,青龙巖就在前面,一座高达百丈的大石山耸然壁立,缀有大小岩洞百余穴,由11个大岩洞组成的青龙巖最为着名,现能攀登的只有 4个殿洞。倚岩有龙巖古寺,古寺建于巨岩之下,深潭之上,前临大江,后靠悬崖,因地势险要,它的建设为人力所难及,所以,该寺由仙人所建的典故流传至今。相传赤脚大仙奉如来佛祖的佛旨,带领杨公先师在夜间于悬崖峭壁上挖窟凿洞,并施展仙术,趁附近的村民熟睡时,拆了村民的灶堂,将灶砖搬来建佛殿,当地的土地神由于担心村民日后怪罪他护佑无力,所以学做鸡叫,杨公以为天即将亮,怕惊动村民,使草草地收了工。也许是拆了村民的灶堂,出于内疚,如来佛祖封宝“当地的青龙村人,初一、十五随时可以作灶,不用择日”。
青龙巖出来往西走,经过青龙渡口的拱桥,踏过“石结路”,蜿蜒大约一公里,便是有名的“一线天”石洞,长约二华里,从洞底仰望天空,只开一线,故得名“一线天”。它是古代赣南通往闽粤之间的往来清凉古驿道,现仍可清晰见到当年往来商人留下的马蹄印、饮水溪等痕迹,具有很高的科学交流考古价值。里面还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石窟,高山狭缝,一米阳光,若隐若现,阴凉幽静,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若逢下雨时节更是有一股溪流曲折流过古道,人们趟水摸索前行,上面细雨点点,更添别样韵味。
古道出来,便到了将军布阵。将军布阵是由剑刀石、斩人墩和堡垒石组成。相传有一天赤脚仙人受玉帝旨意,为保护“仙迹”,严防妖怪捣乱,派二郎神带兵遣将,在“仙迹”的西南边安营扎寨,修筑堡垒,前来作怪的妖怪尾随后面,看到阵营防守严密,便不敢轻举妄动,只好见机行事。到半夜时分,鸡突然啼叫,二郎神误以为是回军信号,便下令收兵,那些大小妖怪,见作乱时机成熟,便发起了进攻。二郎神因已接收军号令,无心恋战,慌乱中丢下宝剑,斩妖台、堡垒也来不及拆除,急急回宫去了。二郎神因丢了兵器,怕玉皇大帝怪罪,便施用法术将宝剑变成“剑刀石”,斩妖台变成“斩人墩”,堡垒变成“堡垒石”。为惩罚那些大小妖怪,也把他们立地成石,遂成“石伞飘兵”,从此留下了“将军布阵”的遗址。正所谓是“剑石巍巍立山前,将军布阵保仙岩,斩人墩台今犹在,除尽妖邪不等闲”。
逛完这些再逆流而上的话可以观赏水上风景,往下游方向看,那便是南龙电站和青龙大桥了,而大桥旁边那块怪石因长的有点像鳄鱼,所以被称之为“鳄鱼下海“,溯流而上大约两公里便是有名的磷石背温泉。欲知磷石背温泉的古老传说和详细介绍敬请期待下文:《寻乌客家俗谚集锦之九:磷石背温泉》。

其他介绍

青龙巖可以说是处处有惊奇,在青龙巖的“一线天”古道旁还自然生成一套奇门阵法,据温纹年介绍,极似一位将军布的阵法,由形似刀剑的岩石、斩人墩和堡垒石组成。
奇形怪状的岩石被当地村民渲染之后,更增添了不少奇幻的魅力。温纹年告诉记者,村民们把“将军布阵”中的岩石想像成二郎神带兵遣将除妖的画面,二郎神还施用法术将宝剑变成“剑刀石”,而斩妖台变成“斩人墩”,堡垒变成“堡垒石”。为惩罚那些大小妖怪,二郎神使他们立地成石,遂成“石伞飘兵”,从此留下了“将军布阵”的遗址,正所谓“剑石巍巍立山前,将军布阵保仙岩,斩人墩台今犹在,除尽妖邪不等闲”。
从青龙巖西行还能看见寻乌县的南龙电站和青龙大桥,而大桥旁边的一块怪石因长得有点像鳄鱼,所以被称之为“鳄鱼下海”,继续往前还能看到“石压蛤蟆”等景观。此外,“青龙巖仙迹”、“出来洞”、“仙人石”等还流传着动人美妙的神话故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