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爪豆又称为富贵豆,黎豆,为台湾主要绿肥作物之一。英名为Yokohama Bean,Velvet Bean,Mucuna pruriens,原产于亚洲南部、印度和马来西亚,台湾于1910年代引进,目前以华东地区种植较多。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虎爪豆
- 拉丁学名:Mucuna pruriens L.
- 界:植物界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豆目
- 科:豆科
形态特徵
生活型:为多年生匍匐型植物,性喜高温多日照,在寒冷及
潮湿的地区,不适合栽培,对土壤选择不严,于贫瘠地亦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之砂壤土或壤土为佳,低洼地区雨季栽培需注意排水。

茎叶:茎蔓光滑,长达8~10m,根入土不深,根数少而着生根瘤多。叶为三出複叶,小叶卵形,顶端圆形而有细尖,长达10~15cm,叶光滑,背面披疏柔毛,叶柄基部彭大。 (Ref.SP012)
花果:花苞披针形,细小,花色因品种而异,有白色至深紫色,总状花序,腋生。
荚果园筒状,长约10cm,密披银灰色茸毛,呈深褐色,每荚含种子3~6粒,卵形,长1~2cm,有白、紫、黑等色。
分布範围
原产于亚洲南部、印度和马来西亚,台湾于1910年代引进,目前以华东地区种植较多。
主要价值
虎爪豆之茎叶浓密,可供长期休耕农地覆盖绿肥,因距攀爬及缠绕性,栽培于无地上物之荒地、坡地上、预备新植果树或废耕后之果园为宜。成熟种子可供药用,经煮熟去毒后可供食用,茎叶可当青贮或青刈牧草。(Ref.SP012)
繁殖方式
播种适期为8~9月,采条播,行距1m,株距60cm,播种量20~30kg/ha。
当荚果呈褐色时即可採收,应在晴天露水乾后收割,放置晒场乾燥后脱粒。
因採收费工,目前除花东地区少数农民自行留种外,较大面积栽培皆以进口重子供应。
栽植:播种适期惟3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点播播种,每穴播1~2粒种子栽培形株距若于土壤较肥沃又有水源灌溉地区为100x60xcm,而贫瘠土壤又水源不足地区则为75x50cm。约于播种后2个月即可掩施,不但可作绿肥,亦可供水土保持防止土壤沖刷,但若过晚掩施则其下未茎蔓老化,翻犁不易,此时可先行用曳引机压平植株后翻犁即可改善翻犁困难之情形。
至迟应于后作物播种前20天掩施,以促进分解。
注意事项
虎爪豆种子可提取左旋多巴(L-Dopa),利用于治疗巴金森氏症,其种子、嫩荚、嫩叶可食用,但需经煮沸、浸泡去毒后才食用,以免中毒头晕呕吐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