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道滘裹蒸棕製作技艺

(2021-06-27 23:34:48) 百科
道滘裹蒸棕製作技艺

道滘裹蒸棕製作技艺

道滘裹蒸粽製作是东莞市道滘镇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在全国众多的粽子中独树一帜。道滘粽分为鹹粽和灰粽两大品种。鹹粽在选材用料及严格的製法上都要下功夫:用晚造糯米为主料,选用上等鹹蛋黄、湘莲、五花腩肉作馅,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混合配製。然后用专用的粽叶包裹,用正宗的东莞水草綑扎。裹棕的技术较高,粽子必须裹得密不透风,里面的米不能漏出来,煮浸的水也不能渗进去。放入铜鼎或不鏽钢桶锅内用实木柴煮上四个小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道滘裹蒸棕製作技艺
  • 外文名:Daojiao rice dumpling
  • 兴起时间:清朝
  • 流行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
  • 非遗级别:省级
  • 非遗类别:传统手法製作技艺
  • 申报地区:东莞市,道滘镇
  • 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平

历史起源

端午节吃粽子是流传最广最久的一种食俗。
东莞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粽子成了端午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此习俗在清代《东莞县誌》也郑重其事地给记录下来:“五月朔,饮菖蒲雄黄酒,以辟不祥。食角黍(注:即粽子),为龙舟竞渡。至五日,会者益众,以节物荐于家祠。

发展历程

道滘粽,全称应该叫道滘裹蒸粽。其创始人是道滘叶氏四房人叶潮(由于脸上有一块很大的红色胎痣,故人称红面潮),出身饮食世家,厨艺高超。平时,除了帮人办酒席之外,专门做裹蒸粽,晚上出售,以增加家庭收入。打破了人们只在端午节才吃裹蒸粽的规矩。也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裹蒸粽口味的观念。在当时的物质水平下,家家户户在端午节自裹一些粽来“做节”,在用料上是相当简陋及随意的,总之能入口充饥就算了。裹蒸粽在人的心目中,仅是一种应节的民间粉果而已。而他却利用其高超的厨艺功底,对普通裹蒸粽的用料、调味进行彻底改造,别出心裁地用晚造糯米为主料,选用上等鹹鸭蛋黄、湘莲,五花腩作馅,再加上五香粉、蒜蓉、沙姜、油、盐、糖等调味品配製,然后用专门的粽叶包裹,再用东莞鹹水草扎实。他对裹粽的技术要求也很高:粽子必须要裹得密不透风,里面的米不能漏出来,煮浸的水也不能渗进去,放入铜鼎内用木柴煮上四个小时以上。做出来的粽子香飘四溢,令人垂涎。

传承现状

道滘裹蒸粽目前在道滘有佳佳美、志平道滘裹蒸粽为代表的裹蒸粽龙头企业,其余数百家私人大小作坊。道滘裹蒸粽已成为代表道滘本地特色的食品产业,每年端午节期间以道滘裹蒸粽为奠基举办道滘美食节,每年为期6天的道滘美食节均以吸引70万以上的游客到道滘品尝正宗的道滘裹蒸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