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诗最早是由1987年7月17日《羊城晚报》发表的一篇不足200字的短文“披露”的,此后许多报刊出版物将该文中提到的咏蛙诗,当作毛泽东的诗作加以传播。但该文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作诗的见证人,也未交代是从何人那里、从何处资料中得知此诗的,且文中提到的入学考试一事,据当年的东山学校师生回忆,考题虽是“立志”,然而考的是做文章,并非诗赋,故一般认为是伪作。
另有李世民、薛瑄、严嵩、张璁、郑正鹄等多个版本的类似民间故事流传。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七绝·咏蛙
- 创作年代:存疑
- 作品出处:存疑
- 作者:存疑
咏蛙诗·羊城晚报版
咏蛙
毛泽东(託名伪作)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诗·李世民版
咏蛙
唐 李世民
独坐井边如虎形,
柳烟树下养心精。
春来唯君先开口,
却无鱼鳖敢作声。
咏蛙诗·薛瑄版
咏蛙
明 薛瑄
蛤蟆本是地中生,
独卧地上似虎形。
春来我不先张嘴,
哪个鱼鳖敢吭声。
咏蛙诗·张璁版
咏蛙
明 张璁
独蹲池边似虎形,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吾不先开口,
那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诗·严嵩版
咏蛙
明 严嵩
独坐池边似虎形,
绿杨树下弹鸣琴。
春来我不先开口,
谁个虫儿敢出声。
咏蛙诗·郑正鹄版
咏蛙

清 郑正鹄
小小青蛙似虎形,
河边大树好遮荫。
明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