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绣斧

(2021-06-27 23:28:35) 百科
绣斧

绣斧

绣斧,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王欣》。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绣斧
  • 出处:汉书
  • 拼音:xiùfǔ
  • 解释: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基本信息

词目:绣斧(绣斧)
拼音:xiù fǔ
解释: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详细释义

典源

《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王欣》
王欣,济南人也。以郡县吏积功,稍迁为被阳令。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胜之过被阳,欲斩欣,欣已解衣伏质,仰言曰:“使君颛杀生之柄,威震郡国,今复斩一欣,不足以增威,不如时有所宽,以明恩贷,令尽死力。”胜之壮其言,贳不诛,因与欣相结厚。

译文

王欣,济南郡人。由郡县的小吏积累功劳,逐渐升为被阳县令。汉武帝末年,军队经常出征,郡国盗贼群聚蜂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任直指使者持斧追捕盗贼,根据地方官徵集财物上交朝廷以供军用的多寡进行处置,诛杀二千石以下不听从命令的官吏。暴胜之巡察到被阳,要斩王欣,王欣已被解开衣服,身子伏在铡刀下面的砧板上,工欣仰起头来对暴胜之说:“使君专掌生杀权柄,威震郡国,现在再杀一个王欣,不能够增加您的威风,不如根据情况有所宽缓,以显明您的恩德仁恕,让我尽死力报答您。”暴胜之佩服他说的话,就赦免了他没有杀,因此,暴胜之与王欣结为厚交。
暴胜之完成使命回京,向皇上推荐王欣,武帝徵召他任右辅都尉,代理右扶风。武帝多次出巡塞童、韭地,经过迭凰,昙丘派人把宫馆收拾得乾净整洁,驰道修整平坦,供设帷帐齐全舒适。武帝很高兴,嘉奖王欣,停下车,将王欣的官职转正,治事十几年。昭帝时,王欣担任御史大夫,接替车千秋为丞相,被封为宜春侯。次年死去,谧号称为敬侯。

释义

汉武帝天汉年间,民间起事者众,地方官员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诛。后因称此等特派官员为“绣斧”。后亦称“绣衣使者”。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王莽时改称“绣衣执法”。亦省称“绣衣”、“绣衣吏”。

用典示例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不堪鶗鴂》:“江东日暮,道绣斧、人去未多时。”
宋 刘辰翁 《归朝歌·最是一人称好处》:“扫尽窝蜂闲绣斧。叠鼓春声欢岁暮。”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绣衣直指所不能绳,强项申威所不能及。”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汉以来重守令……虽有刺史、部使者,绣衣直指之属,间一命之,不专以为治也。”
《北史·高道穆传》:“臣虽愚短,守不假器,绣衣所指,冀以清肃。”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
宋 姜夔 《阮郎归·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词之一:“年年风絮时,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
清 魏源 《军储篇一》:“夫水师整饬,而外洋无庇贩之人;绣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内地无尝试之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