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米仔兰(中药)

(2021-06-27 23:25:56) 百科
米仔兰(中药)

米仔兰(中药)

米仔兰,中药名。为楝科米仔兰属植物米仔兰Aglaia odorata Lour.的枝叶。植物米仔兰,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湿,散瘀肿之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米仔兰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芸香目
  • :楝科
  • :米仔兰属
  • :米仔兰
  • 分布区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等地
  • 採收时间:全年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
  • 贮藏:贮乾燥容器内,置通风乾燥处

别名

树兰《台湾府志》,鱼子兰《广州植物志》,千里香《陆川本草》,兰花米、珠兰、木珠兰《四川中药志》,碎米兰《广西本草选编》,而子兰、鱼骨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秋兰《台湾药用植物志》,米兰《贵州中草药名录》。

入药部位

枝叶。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入肺、胃、肝经。

功效

祛风湿,散瘀肿。

主治

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相关配伍

治跌打骨折,痈疮,(米仔兰)枝叶9-12g。水煎服。并用鲜叶捣烂,调酒,炒热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形态特徵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7m。多分枝,幼嫩部分常被星状锈色鳞片。奇数羽状複叶互生,长5-12cm,叶轴有狭翅;小叶3-5,对生,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7cm,宽1-3.5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圆锥花序腋生;花杂性,雌雄异株;花萼5裂,裂片圆形;花瓣5,黄色,长圆形至近圆形,极香;雄蕊5,花丝合生成筒,筒较花瓣略短,先端全缘;子房卵形,密被黄色粗毛,花柱极短,柱头有散生的星状鳞片。浆果卵形或近球形,径约1cm,幼时被散生的星状毛,后变无毛。种子有肉质假种皮。花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湿润、肥沃的壤土和砂壤土林中,也常见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等地。

鉴别

一、药材性状

细枝灰白色至绿色,直径2-5mm,外表有浅沟纹,并有突起的枝痕、叶痕及多数细小的疣状突起。乾燥的小叶片长椭圆形,长2-6cm,先端钝,基部楔形而下延,无柄;上面有浅显的网脉,下面羽脉明显,叶缘稍反卷。薄革质,稍柔韧。

二、饮片性状

参见药材性状。

相关论述

1、《四川中药志》:“花;解郁宽中,催生,醒酒,清肺、醒头目,止烦渴。”
2、《广西药植名录》:“枝叶:治跌打痈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