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主编的《创新思维与方法—TRIZ的理论与套用》除了新的体例和内容安排之外,还大量吸收创新方法学术与案例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有大量产业技术设计领域创新方法实际套用的分析和说明;附录中收录了矛盾矩阵、科学效应知识库、40个发明原理、标準解法、创新软体等相关内容,便于读者查询和使用。本书可以作为高校、企业创新方法课程和培训的教材,可以作为各级管理者学习创新方法的专题读物,也可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者和设计研发人员的工作手册。
基本介绍
- 书名:创新思维与方法—TRIZ的理论与套用
- 作者:陈光
- ISBN:978-7-03-031244-0
- 类别:理论专着/研究生教育
- 页数:277
- 定价:58.00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B5
- 语种:中文
- 版本:第一版
- 责任编辑:侯俊琳,郭勇斌,樊飞,王昌凤
- 字数:330千字
- 读者对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 编辑部:科学人文分社
- 副主编:王伯鲁 赵立力
图书简介
创新无止境,创新方法研究亦无止境。我国推广套用TRIZ的工作已有数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迫切需要反映最新成果、体系完整又适合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校创新教育实践要求的创新方法工具书。本书以技术系统客观进化规律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演进为主线,揭示了TRIZ各工具之间的逻辑关联,阐述了TRIZ各工具所包含的主要思想及其套用方法,从而为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理论素材与方法论指导。本书在对创新理论进行阐述的同时配备了大量工程案例和实用工具,并简要介绍了以Goldfire为代表的计算机辅助创新(CAI)软体的套用方法。
读者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程用书,同时对企业管理、产品创新、工程开发工作者和MBA、MPA学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导论
0.1 TRIZ的形成与发展
0.2 TRIZ的逻辑构架与主要内容
0.3 TRIZ与其他创新方法之间的关係
0.4 TRIZ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1技术系统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1 技术系统
1.2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
1.3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套用
2TRIZ创造性思维方法
2.1 九萤幕法
2.2 STC运算元
2.3 金鱼法
2.4 小人法
2.5 IFR法
2.6 资源分析法
3系统运算元分析法
3.1 系统运算元分析法基本思想及模型
3.2 系统运算元分析法的综合套用
3.3 系统运算元分析法的进一步发展
4理想度与IFR
4.1 理想度概念及其提升方法
4.2 IFR
4.3 理论的新发展
5发明原理
5.1 发明原理概述
5.2 发明原理的主要内容
5.3 发明原理在管理领域中的套用
6技术矛盾与矛盾矩阵方法
6.1 技术矛盾
6.2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6.3 矛盾矩阵方法
6.4 矛盾矩阵方法的缺陷与研究的新进展
7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
7.1 物理矛盾
7.2 分离原理
7.3 分离原理与40个发明原理的综合套用
8物-场分析法
8.1 物-场分析法概述
8.2 物-场分析法中的一般解法
8.3 物-场分析法在创新设计中的套用
9发明问题的标準解法
9.1 概述
9.2 76个标準解法的构成及套用流程
9.3 案例分析:用76个标準解法改善全球粮食供应状况
9.4 76个标準解法与40个发明原理的关係
10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10.1 ARIZ产生的背景
10.2 ARIZ的完善
10.3 ARIZ-85C流程与九步骤法
10.4 ARIZ的新发展
11创意评价方法
11.1 概述
11.2 创意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11.3 创意评价方法的套用
附录
附录1 古典矛盾矩阵
附录2 2003年版矛盾矩阵
附录3 科学效应知识库清单
附录4 40个发明原理
附录5 标準解法
附录6 GBT——新一代TRIZ软体
后记
0.1 TRIZ的形成与发展
0.2 TRIZ的逻辑构架与主要内容
0.3 TRIZ与其他创新方法之间的关係
0.4 TRIZ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1技术系统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1 技术系统
1.2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
1.3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套用
2TRIZ创造性思维方法
2.1 九萤幕法
2.2 STC运算元
2.3 金鱼法
2.4 小人法
2.5 IFR法
2.6 资源分析法
3系统运算元分析法
3.1 系统运算元分析法基本思想及模型
3.2 系统运算元分析法的综合套用
3.3 系统运算元分析法的进一步发展
4理想度与IFR
4.1 理想度概念及其提升方法
4.2 IFR
4.3 理论的新发展
5发明原理
5.1 发明原理概述
5.2 发明原理的主要内容
5.3 发明原理在管理领域中的套用
6技术矛盾与矛盾矩阵方法
6.1 技术矛盾
6.2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6.3 矛盾矩阵方法
6.4 矛盾矩阵方法的缺陷与研究的新进展
7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
7.1 物理矛盾
7.2 分离原理
7.3 分离原理与40个发明原理的综合套用
8物-场分析法
8.1 物-场分析法概述
8.2 物-场分析法中的一般解法
8.3 物-场分析法在创新设计中的套用
9发明问题的标準解法
9.1 概述
9.2 76个标準解法的构成及套用流程
9.3 案例分析:用76个标準解法改善全球粮食供应状况
9.4 76个标準解法与40个发明原理的关係
10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10.1 ARIZ产生的背景
10.2 ARIZ的完善
10.3 ARIZ-85C流程与九步骤法
10.4 ARIZ的新发展
11创意评价方法
11.1 概述
11.2 创意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11.3 创意评价方法的套用
附录
附录1 古典矛盾矩阵
附录2 2003年版矛盾矩阵
附录3 科学效应知识库清单
附录4 40个发明原理
附录5 标準解法
附录6 GBT——新一代TRIZ软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