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路》是200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盖文启。
基本介绍
- 书名:创新网路
- 作者:盖文启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6
创新网路
创新网路成立于2002年,是经过国家工商局,通管局认证的正规合法IDC企业,一贯秉承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站长服务,经过10年多的市场培育,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IDC企业之一,其中包括高性能虚拟主机,国际域名注册,国内域名注册,企业邮局,外贸邮局,各种资料库,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专业,高效的客户服务队伍更让新老客户成为长期选择的基础标準。 创新网路是目前中国10大虚拟主机提供商之一,仅次于万网,新网提供的高性能虚拟主机。
基本信息
ISBN: 7-301-05602-8
页数: 290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区域经济学者在新时期的一个研究成果,也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网路的专着。作者突破了以往区域经济研究的模式,从探讨和解析理论入手,系统构架了区域创新网路的一般性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一理论,来研究我国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和趋势。
本书作者在理论研究同时,注重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他结合当前形势,探讨未来区域及其创新网路的发展趋势。书中对义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外一些成功区域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今后的发展提出启示。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产业集聚、创新网路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新时期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 新时期的产业集聚
二 产业集聚与新产业区出现
第二节 新产业区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解释
二 我国研究新产业区及其区域创新网路的意义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的内容与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理论基石与研究方法
三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产业区研究综述与探讨
第一节 新产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马歇尔理论中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区特徵分析
第三节 国内外新产业区理论研究的进展
一 国外新产业区理论研究的进展
二 国内新产业区理论研究的进展
第四节 关于新产业区研究的国际争论述评
一 关于新产业区概念的争论
二 关于新产业区形成和发展机制的争论
三 关于新产业区类型划分的争论
第五节 新产业区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一 本书中新产业区的定义
二 新产业区类型的划分
第六节 区域创新网路与新产业区发展的关係
一 区域创新网路的形成是新产业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区域创新网路对于新产业区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区域创新网路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区域创新网路概念
一 网路的概念
二 区域创新网路
第二节 区域创新网路的基本构架
一 区域创新网路中的主要结点
二 区域创新网路中各结点间的关係链条
三 区域创新网路的形态差异
第三节 区域创新网路的基本特徵
一 动态性特徵
二 系统性特徵
三 开放性特徵
四 非中心化特徵
五 本地化特徵
第四节 区域创新网路与区域创新环境之间的互动
一 区域环境的内容
二 区域创新环境营造与区域经济发展
三 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网路
第五节 区域创新网路、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全球创新网路
一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网路
二 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
三 区域创新网路外部联接与全球网路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区域创新网路的相关理论基石
第一节 区域创新网路与规模经济、範围经济理论
一 规模经济、範围经济的有关理论
二 区域创新网路与外部规模经济、範围经济的实现
第二节 区域创新网路与交易成本理论
一 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交易成本观点述评
三 区域创新网路与交易成本
第三节 区域创新网路与当代创新理论
一 当代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 创新模式与区域内的创新活动
三 区域网路创新与创新理论
第四节 区域创新网路与区域竞争优势理论
一 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二 竞争优势理论:从国家竞争优势到区域竞争优势
三 区域创新网路与动态的区域竞争优势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区域创新网路中各结点的创新与合作
第一节 网路中的企业与外部创新网路
一 企业的创新与外部网路联接
二 创新的企业与区域创新网路
三 区域企业的发展及其结网过程
四 企业创新的外部经济网路
五 企业的非经济网路(企业家间的关係网路)
第二节 网路中的大学、研究机构与创新
一 大学、研究机构的创新作用
二 新产业区中大学、研究机构与网路创新
第三节 区域创新网路中的政府与创新
一 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
二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区域内的创新活动
三 我国新产业区内的地方政府对创新活动的作用
第四节 中介服务机构与创新
一 中介服务组织的创新作用
二 新产业区内主要的中介服务组织与创新活动
第五节 区域金融机构与创新
一 区域金融机构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二 国外新产业区内金融机构与创新活动
三 我国的区域金融机构与创新活动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未来新产业区及其区域创新网路的发展
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浪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 新技术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趋势
二 新技术革命与柔性化企业出现(从福特製到后福特製)
三 新技术革命与产业的柔性集聚
四 新技术革命推进与新产业区发展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本地化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二 经济全球化趋势推进的动因
三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影响
四 经济全球化浪潮与经济本地化趋势
五 经济全球化与新产业区的发展
第三节 未来新产业区及其区域创新网路的发展
一 区域创新网路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二 未来新产业区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国外典型新产业区及其创新网路发展比较与启示
第一节 义大利、德国、美国的典型新产业区发展对比
一 三个典型的新产业区及其创新网路的发展
二 三个典型新产业区的特徵比较
第二节 硅谷地区的成功及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启示
一 硅谷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探讨
二 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路及其发展
第一节 中关村地区的发展及其区域竞争优势
一 中关村地区的研究範围界定
二 中关村地区的迅猛发展
三 中关村地区发展的优势因子分析
第二节 中关村地区的创新网路研究
一 区域创新网路研究方法
二 中关村地区区域创新网路基本构成
三 中关村地区内企业创新及其外部创新网路联接
四 区域内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及其创新网路联接
五 政府的创新作用与区域创新网路建设
六 中介服务机构与区域内的创新活动
七 中关村地区内金融机构对创新活动发生的作用
八 中关村地区的发展及其区域创新网路形态的变化
九 中关村地区创新网路的外部联接
第三节 中关村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评估
第四节 中关村地区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建议
一 中关村地区今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二 中关村地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五节 小结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一 结论
二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关村地区创新网路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关村地区调研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