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是由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编写,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
- 作者: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
- ISBN:9787512501447
- 页数:316页
-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1年5月1日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的三位作者从有关毛主席的文字资料中筛选出大量的史料,编着了《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梳理了毛泽东活学活用三国智慧的小故事,本书兼具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哲理性、资料性等众多特点。
编辑推荐
《毛泽东品三国用三国》编辑推荐:办事方法,观人之道,用兵之谋,修身之理,攻读篇、借鉴篇、谋略篇、批注篇、兵法篇讲述毛泽东的三国故事。
目录
(一)攻 读 篇
1偷看《三国》的私塾生
2与《三国演义》的智缘
3先哲的书上就有号脉的秘诀
4《捉放宿店》有纰漏
5一串朝珠里的学问
6读书不能一目十行
7险境中读《三国演义》
8爱读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9七十年的“三国迷”
10看《失空斩》
11他为什幺姓诸葛
12殷墟考古蹟
13温县说司马懿
14曹操的发家之地
15曹操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16“‘关公’不姓‘关’”
17要做好“借东风”的工作
18“诸葛亮精通心理学”
19王弼是个有所作为的青年人
20名医华佗
21诸葛亮的羽毛扇
22指点迷津
23观《花鼓戏》
24推荐《吕蒙传》
25南阳考书记
26经学家张昭的读书之陋
27小人书中的大道理
28学点历史
29京剧《彝陵之战》
30给外交官的名字幽一默
31手书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32偏爱京剧
33《关公战秦琼》
34陨石雨后的毛泽东
(二)借 鑒 篇
1从小钟情《三国演义》
2初出茅庐第一功
3活用《三国演义》
4曹操是超世之杰
5“救兵粮”
6龙云献云南地图
7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拜兄弟
8“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9西安事变
10破格用人,用其所长
11拿鹅毛扇的知识分子
12撤退不能丢下老百姓不管
13难道我们还不如刘备
14“古城会”
15住涿州谈刘备
16诸葛亮“办事之人”
17“挥泪斩马谡”
18擒纵女匪首
19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20“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幺!”
21要选青年干部当团中央委员
22诸葛亮为政秘诀
23破格用人
24悼邹韬奋
25“三顾茅庐看出铁”
26“现在的人民公社运动,是有我国历史来源的”
27“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28我也要鞠躬尽瘁
29看来得去“卖年糕”了
30用《三国》故事讽刺、告诫林彪
31曹操的养生之道
32评点刘备的组织路线
(三)谋 略 篇
1《三国演义》中的治国谋略
2 “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
3黄洋界上《空山计》
4“黄忠”“张飞”和“周瑜”
5今晚只唱“借东风”,不唱“草船借箭”
6“说破英雄惊煞人”
7“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8黄盖巧使“苦肉计”
9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10我是诸葛亮到东吴
11巧设《空城计》
12现代《空城计》
13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14民众就是孔明
15希望陈毅这个新外长能“破除迷信”
16多谋善断的郭嘉
17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1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批 注 篇
1说史一家言
2评点《三国演义》
3蜀汉之败,“其始误于《隆中对》”
4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
5反批《失街亭》
6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浑身是胆的赵子龙
9民众就是孔明,领导就是刘备
10“舌战群儒”
11豪情逸致嘲司马
12关云长就不如我们彭老总
13不要再把老百姓看成“阿斗”
14三大优点突出的张飞
15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
16武圣关公的优缺点
17虎踞龙盘今胜昔
18“粟裕是人才、将才、帅才!”
19孙权?曹操?刘备
20关羽的教训
21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22魏国重臣司马懿
23“我们要给曹操翻案”
24“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25三曹父子的才华与名气
26陈云可称之为“能”
27年轻当家的孙权
28杀降不祥
29《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
30张飞的后代
31《龟虽寿》
32反思董卓
33借古喻今
34“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35否定卢弼对曹操的否定
36刘表“虚有其表”
37借《三国》雅号典故,评党内领导干部
38三国归晋
(五)兵 法 篇
1《孔明兵法》
2闲中谈“三国”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
5“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6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
7“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
8为什幺能在四川立国
9三朝元老刘晔
10“为将当有怯弱时”
11“阵地战”与“运动战”
12曹操的两个战例
1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14三败“小诸葛”
15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16论“三个世界划分”
17要学诸葛亮留一手
18吴忠“有忠”
19“人寿志犹存”
20毛泽东打仗的秘诀